李嘉玉
李嘉玉(1923年7月21日—1993年4月24日)原名李治和,陝西省清澗縣人,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1]。
生平
[編輯]1923年7月21日,李嘉玉生於清澗縣石嘴驛鎮西溝村(李家西溝)一個農民家庭,乳名「滿長」。父親李向均後來曾當選為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李嘉玉兄弟3人,李嘉玉排行第一。李嘉玉幼年曾上農村小學,並放過羊、賣過飯。1942年考進綏德師範學校,任學生會主席。194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畢業後,被分配到綏德專署民政科工作,歷任子洲縣石窯溝區(今屬榆林市橫山區)鄉指導員、橫山縣波羅區宣傳科長、鎮川縣(今屬榆林市)武家坡區(今屬榆林市橫山區)副區長。1946年6月,奉命到國統區波羅堡,參與策劃國民革命軍胡景鐸部武裝起義。1947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新4旅771團營政工幹事,17師49團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1]。
1949年10月,李嘉玉乘坐蘇聯軍機抵達新疆。1950年春,轉業到地方。1949年12月,任中共乾德縣(1954年改為米泉縣)委書記後,發動當地群眾廢除保甲制,成立人民政府,培養並提拔大批幹部(其中少數民族幹部佔54%以上)在縣區鄉村各級政權任職[1]。
1954年後,李嘉玉任中共烏魯木齊地委組織部部長、副書記。1958年,調任中共吐魯番中心縣委書記。為緩解糧食緊缺狀況,李嘉玉領導吐魯番縣、鄯善縣、托克遜縣大面積種植白高粱。1962年,李嘉玉參加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後,組織吐魯番縣、鄯善縣、托克遜縣農技幹部用兩個冬季在吐魯番縣學習交流,編寫《吐魯番盆地生產技術經驗》一書,由李嘉玉作序,用維吾爾文、漢文出版,發給生產隊長以上幹部每人一冊,並且派農技員輔導。1964年,李嘉玉主持召開中共吐魯番中心縣委擴大會議,讓吐魯番縣、鄯善縣、托克遜縣農技幹部授課、匯報科學試驗情況,並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耕種試驗田。1965年冬,選拔農業科技人員出任各人民公社技術副社長,這在整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首創。為解決開荒面臨的缺水問題,李嘉玉組織開挖坎兒井,並率領勘測人員三進天山選擇水源及引水路線,組織六、七千民工修建天山引水渠。1958年至1965年,吐魯番縣陸續建成天山引水幹渠4條,泉水幹渠8條,支幹渠9條,支渠111條,全長達到722.3公里。李嘉玉還率領當地群眾堅持植樹,使當地成為西北五省區防風治沙模範,李嘉玉因此被譽為「吐番魯的焦裕祿」[1]。
文革期間,造反派多次揪斗李嘉玉,維吾爾族農民們得知以後,將李嘉玉接到農村保護起來,從一個村轉到另一個村,從一戶轉到另一戶,保護李嘉玉達8個月。1971年重新工作之後,1971年3月李嘉玉任中共烏魯木齊縣委副書記(任至1973年1月),任內先後主抓水利、農機、農技、「菜籃子工程」。1973年7月,中共烏魯木齊市委副書記李嘉玉多次到附屬於烏魯木齊市的吐魯番縣探望逆境中的小麥育種專家陶述先;後來李嘉玉冒着政治風險將陶述先樹為烏魯木齊市科技戰線標兵。1974年,哈密地區社會局勢動盪、經濟困難,李嘉玉臨危受命出任中共哈密地委書記。當時幹部口糧80%為玉米面,李嘉玉和幹部們一起用大灶吃飯,不開任何小灶。李嘉玉率領中共哈密地委很快穩定了局勢,隨後大抓生產,興建了整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座山區水庫。1976年春,李嘉玉決定讓哈密縣農村科研成果豐富的維吾爾族第一代林技員烏買爾江參加全國科技情報會議,當時有人以烏買爾江「不突出政治」為由來反對李嘉玉的決定,但李嘉玉未改變決定。1978年3月,李嘉玉出席全國科學大會,被譽為「科學工作者的知音」[1][2]。
1977年起,李嘉玉曆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兼農牧委主任)、副書記、書記,分管農村工作。李嘉玉每年用三分之一時間下鄉開展調查研究,對南疆地區貧困問題的產生原因及對策提出建議,這些建議多數被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採納。李嘉玉還處理了生產責任制中的問題,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79年,李嘉玉到美國考察農牧業。1982年,出席中共十二大。1985年12月起,擔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
1993年4月24日,李嘉玉因胃癌在烏魯木齊市病逝,許多人自數百里外趕來向李嘉玉告別。1995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僕·知音·楷模——懷念李嘉玉》一書,收入李嘉玉遺作22篇,以及其他人寫的回憶文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