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洲原住民燔煙燧來傳遞訊息。

烽火,又稱烽燧狼煙狼燧,是一種用於示警的訊號。白天以燃燒摻有糞便的柴草,釋放濃煙來表達訊息,此稱為「燧」。夜裏則燃燒加有硫磺硝石的乾柴,使火光通明,以傳遞緊急軍情,此稱為「烽」。

通常會在險要處或交通要道上建築用於傳遞這種訊號的高台,後方看見訊號便知有戰事發生,出兵相助。《武經總要》記:「唐法:凡邊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峻處,若有山崗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里數,要在烽烽相望;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周築城障」。商周時期便設置了邊境上的烽火台[來源請求],中國有關烽火的事件之一是《史記》中記載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烽火戲諸侯」非史實[1]

註釋[編輯]

  1. ^ 清华简推翻《史记》记载 “烽火戏诸侯”是戏说. 成都日報. 2012-01-13 [201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