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羲之故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羲之故里遺址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
分類古遺址
時代漢-清
編號3-85
認定時間2006年12月7日

王羲之故居是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生前的住所。王羲之故居有兩處,一處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 20號,另一處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1]

臨沂王羲之故居

[編輯]

臨沂王羲之故居位於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中段北側,為古典園林式建築,佔地面積約28畝,建築面積300餘平方米,內有一個池塘,叫做「洗硯池」。王羲之幼年時練字後到池中洗刷硯台,時間一長以至於池水呈墨色,這是「洗硯池」得名由來。臨沂王羲之故居內還有曬書台、鵝池、禊亭等遺蹟,此外還有新建的晉墨齋、書法展室和書法碑廊。[1]

臨沂王羲之故居是王羲之早年居所。西晉建興元年(313),王羲之隨家族南遷會稽山陰,故宅成為佛寺。拓跋魏時期,佛寺得名律寺開元八年(720年),佛寺得名開元寺北宋時改稱天寧萬壽禪寺劉齊時,佛寺更名普照寺。1141年,寺廟方面翻修殿宇,並在大雄寶殿北建藏經樓,收藏佛經5048卷。工程竣工後,在寺的中庭築亭刻碑,該碑就是「集柳碑」。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攻佔臨沂後,古建築被破壞,古文物被洗劫。普照寺的大鐵鐘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州李希賢在右軍祠內設立瑯琊書院同治年間,有人在忠教祠西修建了萬善庵[1]

1982年,當局開始整修王羲之故居。1989年,臨沂地區行署開始重建王羲之故居。1990年5月,王羲之故居一期工程建成並對外開放,主要建設了洗硯池、大門、碑廊、琅琳書院、晉墨齋、硯碑亭、晉墨留香亭等景點。2003年10月16日,二期工程建成對外開放,主要建設了王羲之故宅一沂州普照禪寺、右軍祠左公祠(紀念左寶貴)、五賢祠、翰墨苑等景點。此外還重新複製刻成《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集柳碑)、乾隆皇帝題琅珈五賢祠御碑、大、小蘭亭圖、十七帖、琅琢帖等石碑。[1]臨沂王羲之故居後來被列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2006年12月7日,臨沂王羲之故居以王羲之故里遺址的名義被授予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3]

嵊州王羲之故居

[編輯]

嵊州王羲之故居是王羲之晚年的居住之地,又稱書聖園。建築共分山門、天王殿、大殿、後殿四進,整組建築佔地約20畝。王羲之的後代曾在王羲之故居修煉煉,並起名金真館,後來改稱金真宮南朝宋永初十七年(440年),經褚伯玉的提議,當地又改名為金庭觀。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除了山門外其餘建築都被搗毀。1983年,當局重修山門、大殿和寺前墨池。[1]現在該故居境內有王右軍墓、金庭觀、右軍祠、碑廊、空海靈跡碑 等建築。[4]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成仁才,李興林主編;甘肅省兩當縣文化體育出版局編,琅琊王氏族譜發現與研究,三秦出版社,2016.05,第147頁
  2. ^ 金迎新著,尋蹤四方,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05,第69頁
  3.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鲁政发[2006]136号). 法搜. [2012-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4. ^ 《親歷者》編輯部編著,浙江旅行Let,中國鐵道出版社,2019.02,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