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若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若虛(1174年—1243年),字從之,號慵夫。河北藁城人。

早年好學,以周昂劉中為師。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進士,調鄜州錄事,歷管城、門山縣令,有惠政,升國史院編修。曾奉命出使西夏,授同知泗州軍州事,留為著作佐郎。參預修《宣宗實錄》,遷平涼府判官,召為左司諫,轉延州刺史,入翰林直學士。金亡後不仕,北歸鎮陽,自稱滹南遺老。晚年與渾源劉鬱東遊泰山,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

王若虛在經學、史學、詩學都佔有重要地位,以議論見長。[1]他推崇杜甫白居易蘇軾,反對以黃庭堅為主的江西詩派諸人。對史家司馬遷的行處敘事,多有指責。他對宋儒朱熹的解經提出了批評,認為「宋儒所解,則揄揚過侈,牽扯過甚,故作高深。」陳天祥《四書辨疑》多引王若虛說。[2]清四庫館臣評說:「金元之間,學有根底者,實無人出若虛右。」[3]著有《五經辨惑》、《論語辨惑》、《孟子辨惑》、《史記辨惑》、《慵夫集》等,有《滹南遺老集》傳世。

註釋

[編輯]
  1. ^ 王旭《蘭軒集》卷二《蛻仙岩》云:「玉堂遺老滹南翁,平生景慕恨莫從。著書辨明經史惑,議論至今學者宗。」石珤《熊峰集》卷一《謁王滹南先生祠》曰:「在昔金氏興,豪傑稍驅集。惟公負雄才,辯博人鮮及。」
  2. ^ 元好問《內翰王公墓表》云:「學無不通,而不為章句所困。頗譏宋儒,經學以旁牽遠引為夸,而史學以探賾幽隱為功。謂天下自有公是,言破即足,何必呶呶如是?其論道之行與否云:『戰國諸子之雜說寓言,漢儒之繁文末節,近世士大夫參之以禪機玄學,欲聖賢之實不隱,難矣。』經解不善張九成,史例不取宋子京,詩不愛黃魯直,著論評之,凡數百條。」蘇天爵《安熙行狀》云:「國初有傳朱子《四書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負,為說非之。趙郡陳氏獨喜其說,增多至若干言。」
  3.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滹南集提要》云:「《議論辨惑》《著述辨惑》,皆品題先儒之是非,其間多持平之論,頗足破宋人之拘攣……統觀全集,偏駁在所不免,然金元之間學有根柢,實無出若虛右者。」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金史·卷126》,出自脫脫遼史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