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皮埃爾·弗朗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皮埃爾·弗朗克
出生1905年十月24日 編輯維基數據
巴黎第九區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84年四月18日 編輯維基數據 (78歲)
巴黎十三區 編輯維基數據
安葬於Crématorium-columbarium du Père-Lachaise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政治人物 編輯維基數據
政黨工人國際法國支部法國共產黨、國際主義共產黨、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編輯維基數據

皮埃爾·弗朗克(法語:Pierre Frank;1905年10月24日—1984年4月18日)是一位法國托洛茨基主義領袖。1948年—1979年,他任職於第四國際秘書處。

作為一名化學工程師,弗蘭克是最早的法國托洛茨基主義者之一,與超現實主義皮埃爾·納維爾工團主義阿爾弗雷德·羅斯梅爾英語Alfred Rosmer共事過。 1930年,他與列夫·托洛茨基一起前往普林基波島,成為準備國際左翼反對派第一次大會的秘書處成員。回到法國後,他成為1930年代法國托洛茨基主義組織共產主義聯盟的領導人。

在1934年法國人民陣線政府崛起後,弗蘭克參加了運動內部的一個派別,該派別由他的朋友雷蒙·莫林尼埃英語Raymond Molinier領導,他們在大多數人遵循托洛茨基的建議離開後仍留在法國社會黨內。弗蘭克及其同志因此被第四國際開除。弗蘭克是莫林尼埃建立的「公社」組織的創始成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弗蘭克被派往英國,以便繼續合法出版組織的文件。他發行了一份名為《國際通訊》的出版物,但作為非法居民,他曾被英國監禁在一個拘留營中。除貝蒂·哈密爾頓英語Betty Hamilton提供幫助外,英國的托洛茨基主義者對他的觀點並不表示同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回到法國,倡導法國托洛茨基主義者的重新統一。他加入國際主義共產黨英語Internationalist Communist Party (France)的領導層。在1948年的世界大會上,他加入埃內斯特·曼德爾米歇爾·帕布洛等人組成的第四國際領導層。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他是國際主義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1963年,他當選第四國際聯合書記處成員,並擔任《洲際通訊》的編輯。當國際主義共產黨於1968年改組為新的共產主義聯盟時,他仍是領導層的一員,並一直任職至逝世。

他著有《托洛茨基主義者的長征》和《國際共產主義組織史(1919年—1943年)》。

他的骨灰安放在拉雪茲神父公墓[1][2][3]

參考文獻[編輯]

  1. ^ Obituary by Ernest Mandel
  2. ^ Frank's writings from the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3. ^ The Lubitz TrotskyanaNet provides a bio-bibliographical sketch of Pierre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