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福運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運門,是中國揚州民國時期揚州新城增設的一座城門,開闢於1923年,1953年拆除城牆時消失。

位置[編輯]

福運門原址位於今揚州市廣陵區渡江路與南通路交匯處以東20米處。

歷史[編輯]

福運門開闢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1918年揚州到六圩公路築成,開通鎮揚長途汽車,在古運河南岸建起了揚州汽車站。為了方便交通,1923年在汽車站對岸,挹江門以東,引市街南口的城牆上新辟了福運門,接李官人巷,再通過引市街進城。福運門是揚州原本十二座城門之外,民國年間增設的三座城門之一。福運門開闢後,立刻成為南北交通的孔道,對外交通集中在此,有長途汽車站、客運輪船碼頭,車水馬龍,來往旅客行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凡,引市街也更加繁華。福運門的運河上原本只有渡口、浮橋,1947年12月21日開始建橋,1948年2月25日工程竣工,1948年3月3日舉行竣工通行典禮,這座人行木橋以在上海經營理髮業的捐款人任大榮命名為「大榮橋」[1]。。

1953年,政府拓寬國慶路,並向南延伸到古運河,在引市街西側形成渡江路,又在大榮橋西側新建鋼筋混凝土大橋渡江橋,同時拆除城牆城門建設環城馬路。福運門從此消失。

參考資料及註釋[編輯]

  1. ^ 《揚州市城鄉建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