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之死
蘇格拉底之死 | |
---|---|
藝術家 | 雅克-路易·大衛 |
年份 | 1787年完成 |
類型 | 油畫 |
尺寸 | 129.5 cm × 196.2 cm(51.0英寸 × 77.2英寸) |
收藏地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蘇格拉底之死》(法語:La Mort de Socrate)是法國畫家及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於1787年創作的一幅油畫。和大衛同一時期的其他畫作一樣,《蘇格拉底之死》也採用了古典的主題:柏拉圖在《斐多篇》中所記錄的蘇格拉底之死。畫中鎮定自若、一如既往討論哲學的蘇格拉底使人崇敬,而他周圍哀慟不已的朋友們增添了畫面的悲劇性,使畫面獲得了凝重、剛毅、冷峻的藝術效果[1]。
背景與創作
[編輯]公元前399年,七十高齡的蘇格拉底被控不敬神和腐蝕雅典的年輕人,被判處服毒而死。按照《斐多篇》的記載,面對死亡,蘇格拉底非常平靜,一如既往地和弟子克里同、斐多、底比斯來的西米亞斯和克貝等人進行哲學討論,只不過主題成了死亡是什麼和死亡之後如何,蘇格拉底認為靈魂不朽,將死亡看作一個另外的王國,一個和塵世不同的地方,而非存在的終結[2]。
1758年狄德羅發表了自己的論《戲劇詩》,認為蘇格拉底之死的場景適合作為啞劇的主題,之後描繪這一主題的畫作多次出現[3]。1775-1780年,大衛第一次去羅馬旅行,他研究了對葬禮儀式的描繪,畫下了很多草稿。大衛的很多主要作品都來源於這些素描[4]。大衛在1782年已經創作了這幅畫的草稿,在1786年接受了特胡丹·德蒙蒂尼次子的委託,開始創作這幅畫[5][6]1787年完成後在沙龍展覽,受到不少藝術家的歡迎,當時正在巴黎的托馬斯·傑斐遜也認為這幅畫充分體現了新古典主義的壯麗理想,在給美國歷史畫家約翰·杜倫波的信中提到「展覽中最好的作品是大衛的《蘇格拉底之死》,一幅極好的作品」[7]。
畫面
[編輯]按《斐多篇》的記載,當時在場的有至少十五人,為了構圖的簡潔,大衛省去了許多人物。大衛常通過不同的色彩來烘托畫作要表達的情緒。牢門半開,從門縫中射進一束陽光,使畫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襯托下格外突出[8]。相對於《賀拉斯兄弟之誓》裏的較強光線,本作中的光也較柔和。在光線的正中,身穿白色長袍的蘇格拉底坐在床上,其面容比保存至今的的蘇格拉底胸像的形象更為理想化。蘇格拉底一隻手伸向裝有毒堇汁的杯子,另一隻手彎曲,食指指向上方。他的臉上並沒有任何消極或憂愁的情緒,而是充滿了進行哲學討論與教導學生的神情,據說這一姿勢是詩人安德烈·舍尼埃所建議的[4]。
蘇格拉底周圍圍繞着不同年齡的弟子和朋友,大多數都顯露出消沉和悲傷的神色。舉着杯的年輕男子轉過頭去不忍看這一切,用手撐住低垂的頭,一位中年男子伸手按住蘇格拉底的左腿,有研究者認為這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克里同,還有一位較為年長的人同樣身穿白袍坐在床頭,躬身看着自己的膝蓋,研究者認為這是柏拉圖[9]。但實際上柏拉圖當時病了,並不在場,且當時柏拉圖還是個青年[2]。畫面的左端描繪了一個拱門,拱門外有幾個人正在走上台階,其中一名女性顯出悲傷的表情,做出告別的手勢,這是蘇格拉底的妻子贊西佩[10]。一名年輕男子正悲傷地伏在拱門內牆上哭泣,而畫面右側有一位青年男子正在號哭,其中可能有阿波羅多洛,正如《斐多篇》中記載的「阿波羅多洛的哭泣一直沒有停止,此刻禁不住嚎啕大哭起來」[2]。
在人物之外,大衛有意在畫中地面上放置打開的鐐銬和散落的手卷本,既能引起人們對蘇格拉底鐵窗生涯的想像[1],也契合《斐多篇》中死是擺脫肉體束縛,通向絕對自由的途徑的論述。大衛在這幅畫上留下了兩個簽名,一個是L.David,位於克里同所坐的岩石,另一個是L.D.位於柏拉圖所坐的石凳。大衛在畫中的簽名通常具有象徵意義,比如他在《波托基伯爵的畫像》中的簽名,是簽在對着騎馬者的狗的項圈上。在這幅畫中,他在柏拉圖下方的簽名指的是這一故事來自於柏拉圖,感激他給予了自己靈感的來源,而他在克里同處所簽下全名表明藝術家自比克里同,希望維護和傳承蘇格拉底體現出的道德和價值[9]。
其他畫作
[編輯]- 意大利藝術家根伯提諾·西格納諾利(Gianbettino Cignaroli,1706-1770)曾以類似題材作畫,現藏於布達佩斯美術博物館。在西格納諾利的作品中,蘇格拉底已經去世,他周圍圍繞着陷入沉痛或放聲號哭的弟子和朋友[11]
- 法國藝術家雅克-菲利普-約瑟夫·德·聖-昆汀(Jacques-Philip-Joseph de Saint-Quentin)也曾經以類似題材作畫,描繪的是蘇格拉底服下毒堇汁之後的痛苦,現保存在法國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12]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外国油画作品欣赏. [07-04-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2.0 2.1 2.2 柏拉圖,王曉朝譯. 柏拉图全集·斐多篇.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 ^ Perrin Stein.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Drawings in New York Collection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9: 208.
- ^ 4.0 4.1 De Caso. Jacques-Louis David and the Style 'All' antica': 686–690.
- ^ Mary Vidal. David among the Modern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995, 56 (8): 599.
- ^ Philippe BordesBordes. Jacques-Louis David:Empire to Exi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54.
- ^ William Howard Adams. The Paris Years of Thomas Jeffers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99.
- ^ De Nanteuil. Jacques-Louis David. Harry N Abrams IncorporateFile:Jacques-Louis David. 1985: 24.
- ^ 9.0 9.1 Lajer-Burcharth. Necklines:The Art of Jacques-Louis David After the Terro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7.
- ^ The Death of Socrates. [07-04-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09).
- ^ The Death of Socrates - Giambettino Cignaroli Gallery. Lib-Art.com. [August 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6).
- ^ The Death of Socrates by Jacques-Philip-Joseph de Saint-Quentin. friends-of-art.net. [August 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