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 | |
---|---|
艺术家 | 雅克-路易·大卫 |
年份 | 1787年完成 |
类型 | 油画 |
尺寸 | 129.5 cm × 196.2 cm(51.0英寸 × 77.2英寸) |
收藏地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苏格拉底之死》(法语:La Mort de Socrate)是法国画家及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于178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和大卫同一时期的其他画作一样,《苏格拉底之死》也采用了古典的主题: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所记录的苏格拉底之死。画中镇定自若、一如既往讨论哲学的苏格拉底使人崇敬,而他周围哀恸不已的朋友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1]。
背景与创作
[编辑]公元前399年,七十高龄的苏格拉底被控不敬神和腐蚀雅典的年轻人,被判处服毒而死。按照《斐多篇》的记载,面对死亡,苏格拉底非常平静,一如既往地和弟子克里同、斐多、底比斯来的西米亚斯和克贝等人进行哲学讨论,只不过主题成了死亡是什么和死亡之后如何,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朽,将死亡看作一个另外的王国,一个和尘世不同的地方,而非存在的终结[2]。
1758年狄德罗发表了自己的论《戏剧诗》,认为苏格拉底之死的场景适合作为哑剧的主题,之后描绘这一主题的画作多次出现[3]。1775-1780年,大卫第一次去罗马旅行,他研究了对葬礼仪式的描绘,画下了很多草稿。大卫的很多主要作品都来源于这些素描[4]。大卫在1782年已经创作了这幅画的草稿,在1786年接受了特胡丹·德蒙蒂尼次子的委托,开始创作这幅画[5][6]1787年完成后在沙龙展览,受到不少艺术家的欢迎,当时正在巴黎的托马斯·杰斐逊也认为这幅画充分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壮丽理想,在给美国历史画家约翰·杜伦波的信中提到“展览中最好的作品是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一幅极好的作品”[7]。
画面
[编辑]按《斐多篇》的记载,当时在场的有至少十五人,为了构图的简洁,大卫省去了许多人物。大卫常通过不同的色彩来烘托画作要表达的情绪。牢门半开,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使画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格外突出[8]。相对于《贺拉斯兄弟之誓》里的较强光线,本作中的光也较柔和。在光线的正中,身穿白色长袍的苏格拉底坐在床上,其面容比保存至今的的苏格拉底胸像的形象更为理想化。苏格拉底一只手伸向装有毒堇汁的杯子,另一只手弯曲,食指指向上方。他的脸上并没有任何消极或忧愁的情绪,而是充满了进行哲学讨论与教导学生的神情,据说这一姿势是诗人安德烈·舍尼埃所建议的[4]。
苏格拉底周围围绕着不同年龄的弟子和朋友,大多数都显露出消沉和悲伤的神色。举着杯的年轻男子转过头去不忍看这一切,用手撑住低垂的头,一位中年男子伸手按住苏格拉底的左腿,有研究者认为这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克里同,还有一位较为年长的人同样身穿白袍坐在床头,躬身看着自己的膝盖,研究者认为这是柏拉图[9]。但实际上柏拉图当时病了,并不在场,且当时柏拉图还是个青年[2]。画面的左端描绘了一个拱门,拱门外有几个人正在走上台阶,其中一名女性显出悲伤的表情,做出告别的手势,这是苏格拉底的妻子赞西佩[10]。一名年轻男子正悲伤地伏在拱门内墙上哭泣,而画面右侧有一位青年男子正在号哭,其中可能有阿波罗多洛,正如《斐多篇》中记载的“阿波罗多洛的哭泣一直没有停止,此刻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2]。
在人物之外,大卫有意在画中地面上放置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既能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1],也契合《斐多篇》中死是摆脱肉体束缚,通向绝对自由的途径的论述。大卫在这幅画上留下了两个签名,一个是L.David,位于克里同所坐的岩石,另一个是L.D.位于柏拉图所坐的石凳。大卫在画中的签名通常具有象征意义,比如他在《波托基伯爵的画像》中的签名,是签在对着骑马者的狗的项圈上。在这幅画中,他在柏拉图下方的签名指的是这一故事来自于柏拉图,感激他给予了自己灵感的来源,而他在克里同处所签下全名表明艺术家自比克里同,希望维护和传承苏格拉底体现出的道德和价值[9]。
其他画作
[编辑]- 意大利艺术家根伯提诺·西格纳诺利(Gianbettino Cignaroli,1706-1770)曾以类似题材作画,现藏于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在西格纳诺利的作品中,苏格拉底已经去世,他周围围绕着陷入沉痛或放声号哭的弟子和朋友[11]
- 法国艺术家雅克-菲利普-约瑟夫·德·圣-昆汀(Jacques-Philip-Joseph de Saint-Quentin)也曾经以类似题材作画,描绘的是苏格拉底服下毒堇汁之后的痛苦,现保存在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12]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外国油画作品欣赏. [07-04-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 2.1 2.2 柏拉图,王晓朝译. 柏拉图全集·斐多篇.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 ^ Perrin Stein.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Drawings in New York Collection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9: 208.
- ^ 4.0 4.1 De Caso. Jacques-Louis David and the Style 'All' antica': 686–690.
- ^ Mary Vidal. David among the Modern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995, 56 (8): 599.
- ^ Philippe BordesBordes. Jacques-Louis David:Empire to Exi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54.
- ^ William Howard Adams. The Paris Years of Thomas Jeffers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99.
- ^ De Nanteuil. Jacques-Louis David. Harry N Abrams IncorporateFile:Jacques-Louis David. 1985: 24.
- ^ 9.0 9.1 Lajer-Burcharth. Necklines:The Art of Jacques-Louis David After the Terro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7.
- ^ The Death of Socrates. [07-04-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9).
- ^ The Death of Socrates - Giambettino Cignaroli Gallery. Lib-Art.com. [August 3,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6).
- ^ The Death of Socrates by Jacques-Philip-Joseph de Saint-Quentin. friends-of-art.net. [August 3,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