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項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項忠
明《項忠畫像》軸,現藏嘉興博物館 作於項忠五十二歲時
明《項忠畫像》軸,現藏嘉興博物館
作於項忠五十二歲時
大明兵部尚書
籍貫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興府嘉善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藎臣
諡號襄毅
出生永樂十九年(1421年)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興府嘉善縣
逝世弘治十五年(1502年)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興府嘉善縣
親屬項經、孫項錫、曾孫項治元
出身
  • 正統七年壬戌科進士出身

項忠(1421年—1502年),字藎臣浙江嘉興府嘉善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

生平

[編輯]

正統六年(1441年)辛酉科浙江鄉試第三十八名舉人,正統七年(1442年)聯捷壬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進刑部員外郎。正統十三年(1448年),跟從明英宗北征,爆發土木堡之變,明軍戰敗,項忠乘間挾二馬南逃,之後馬疲棄之,步行七晝夜方抵達宣府。景泰年間,由刑部郎中,升廣東按察司副使,巡按高州,後因從征瀧水瑤有功。天順初年歷任陝西按察使,母喪丁憂,部民詣闕乞留,詔起復用。當時陝西連年災荒,項忠發廩振,且請輕罪納米,使百姓賴以為救濟。天順七年(1463年),召入為大理寺卿,百姓乞留,遂改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當時發兵平定洮、岷羌族民亂,後悉數招降。之後在陝南開鑿水渠,使得西安引水入城。之後疏通運河,灌溉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五縣七萬餘頃民田,為民愛戴、祠祀。成化元年(1465年),上疏請減少兵役。毛里孩進攻延綏,朝廷命令項忠與楊信帶兵抵禦,無功。次年,楊信計劃大舉出兵河套,以項忠提督軍務。此時賊寇再次攻陷開城,深入靜寧等六州縣,大掠而去。項忠未能制止寇亂,被兵部彈劾,明憲宗特宥。成化二年(1466年)召還管理都察院事[1]

成化四年(1468年),滿俊謀反,掠奪邊界,自稱招賢王,有眾四千。都指揮邢端等抵禦均失敗,後叛軍達兩萬之眾。御史命項忠總督軍務,與監督軍務太監劉祥、總兵官都督劉玉帥京營及陝西四鎮兵討伐。大軍未行時,巡撫陳價等先以兵三萬進討又失敗。當時,朝議欲增兵,而項忠考慮京軍脆弱不足恃,且更遣大將撓事權,於是上言稱其調兵三萬三千餘人,足以滅賊。大學士彭時商輅均贊同其主張,於是沒有派遣京軍[2]。項忠於是與巡撫都御史馬文升分軍七道,抵石城下,與之交戰並多有斬獲。伏羌伯毛忠乘勝奪其西北山,幾乎破城時忽然中流矢而死。劉玉亦被圍困,當時諸軍欲退,項忠斬殺一千戶以治軍,後眾人力戰,劉玉得以解圍。之後圍困數日,襲擊獲勝。論功,進右都御史,與林聰協掌院事[3]

成化六年(1470年),荊襄間流民叛亂,李原自立為平王,與小王洪、王彪等掠奪南漳等地,流民附賊者至百萬,史稱鄖陽民變。憲宗詔項忠總督軍務,與湖廣總兵官李震討伐。項忠採用分兵招降等策略,瓦解敵軍,大量流民出降。項忠軍對流民進行屠殺,「盡草薙之,死者枕藉山谷。其戍湖、貴者,又多道死,棄屍江滸」。項忠在鎮壓之後,自立「平荊襄碑」,以歌功頌德,百姓則稱之「墮淚」[4]。項忠的濫殺並沒有解決荊襄的流民問題,流民「入山就食,勢不可止」,至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命都御史原傑招撫荊襄地區的流民,終於解決問題。後項忠與兵部尚書白圭發生矛盾,互相彈劾。憲宗仍重用項忠,進左都御史,蔭子綬錦衣千戶。成化八年(1472年)召還,與李賓協掌都察院事。成化十年(1474年),拜刑部尚書,尋代白圭為兵部尚書[5]

當時太監汪直掌管西廠,異常恣橫,項忠屢遭侮辱不堪忍受,恰逢大學士商輅等彈劾汪直,項忠率領九卿亦彈劾汪直。西廠遂罷撤,汪直因此忌恨項忠。不久,西廠復設,汪直以吳綬為腹心。項忠此前彈劾過吳綬,深表不安,稱病乞歸。未行時,吳綬誣陷其罪,隨後給事中郭鏜、御史馮貫等亦交相彈劾項忠,此事牽連其子項經、太監黃賜、興寧伯李震、彰武伯楊信等。詔法司會錦衣衛廷鞫,項忠抗辯。然而眾人均知其出自汪直之意,無人敢為之伸冤,項忠被貶為民,黃賜、李震亦獲罪。汪直事敗後,恢復官職,不久致仕。弘治十五年(1502年)去世,年八十二歲。贈太子太保,諡襄毅[6]

家族

[編輯]

項忠之子項經、孫項錫、曾孫項治元均為進士出身[7]

註釋

[編輯]
  1.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78):「項忠,字藎臣,嘉興人。正統七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從英宗陷於瓦剌,令飼馬,乘間挾二馬南奔。馬疲,棄之,徒跣行七晝夜,始達宣府。景泰中,由郎中遷廣東副使。按行高州,諜報賊攜男女數百剽村落。忠曰:「賊無攜家理,必被掠良民也。」戒諸將毋妄殺。已,訊所俘獲,果然,盡釋之。從征瀧水瑤有功,增俸一秩。天順初,歷陝西按察使。母憂歸,部民詣闕乞留,詔起復。時陝西連歲災傷,忠發廩振,且請輕罪納米,民賴以濟。七年以大理卿召,民乞留如前,遂改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洮、岷羌叛,忠疏言:「羌志在劫掠,盡誅則傷仁,遽撫則不威,請聽臣便宜從事。」報可。乃發兵據險,揚聲進討,眾盡降。西安水泉鹵不可飲,為開龍首渠及皂河,引水入城。又疏鄭、白二渠,溉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五縣田七萬餘頃,民祠祀之。陝西數苦兵。成化元年上言:「三邊大將遇敵逗留,雖云才怯,亦由權輕。士卒畏敵不畏將,是以戰無成功。宜許以軍法從事。廟堂舉將才,逾年不聞有一人應詔。陝西風土強勁,古多名將,豈無其人?但格於不能答策耳。今天下學校生徒善答策者百不一二,奈何責之武人。」帝善其言,而所司守故事不能用。毛里孩寇延綏,詔忠偕彰武伯楊信禦之,無功。明年,信議大舉搜河套,敕忠提督軍務。忠方赴延綏,而寇復陷開城,深入靜寧、隆德六州縣,大掠而去。兵部劾忠,帝特宥之,搜套師亦不出。又明年,召理院事。」
  2.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78):「四年,滿俊反。滿俊者,亦名滿四。其祖巴丹,自明初率所部歸附,世以千戶畜牧為雄長。仍故俗,無科徭。其地在開城縣之固原里,接邊境。俊獷悍,素藏匿奸盜,出邊抄掠。會有獄連俊,有司跡逋至其家,多要求。俊怒,遂激眾為亂。守臣遣俊侄指揮璹往捕。俊殺其從者,劫璹叛,入據石城。石城,即唐吐番石堡。城稱險固,非數萬人不能克者也。山上有城寨,四面峭壁,中鑿五石井以貯水,惟一徑可緣而上。俊自稱招賢王,有眾四千。都指揮邢端等禦之,敗績。不再月,眾至二萬,關中震動。乃命忠總督軍務,與監督軍務太監劉祥、總兵官都督劉玉帥京營及陝西四鎮兵討之。師未行,而巡撫陳價等先以兵三萬進討,復大敗。賊因官軍器甲,勢益張。朝議欲益兵。忠慮京軍脆弱不足恃,且更遣大將撓事權,因上言:「臣等調兵三萬三千餘人,足以滅賊。今秋深草寒,若更調他軍,恐往復需時,賊得遠遁。且邊兵不能久留,益兵非便。」大學士彭時、商輅主其議,京軍得毋遣。」
  3.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78):「忠遂與巡撫都御史馬文升分軍七道,抵石城下,與戰,斬獲多。伏羌伯毛忠乘勝奪其西北山,幾破,忽中流矢死。玉亦被圍。諸軍欲退,忠斬一千戶以徇。眾力戰,玉得出,乃列圍困之。適有星孛於台斗,中朝多言「佔在秦分,師不利」。忠曰:「李晟討朱泚,熒惑守歲,此何害。」日遣兵薄城下,焚芻草,絕汲道。賊窘欲降,邀忠與文升相見。忠偕劉玉單騎赴之,文升亦從數十騎至,呼俊、璹諭以速降。賊遙望羅拜,忠直前挾璹以歸。俊氣沮,猶豫不出。忠命縛木為橋,人負土囊填濠塹,擊以銅炮,死者益眾。賊倚愛將楊虎貍為謀主,夜出汲被擒。忠貰其死,諭以購賊賞格。示之金,且賜金帶鈎。縱歸,使誘俊出戰,伏兵擒焉。急擊下石城,盡獲餘寇。毀其城,鑿石紀功。增一衛於固原西北西安廢城,留兵戍之而還。初,石城未下,天甚寒,士卒頗困。忠慮賊奔突,乘凍渡河與套寇合,日夜治攻具。身當矢石不少避,大小三百餘戰。彭時、商輅知忠能辦賊,不從中制,卒用殄賊。論功,進右都御史,與林聰協掌院事。」
  4. ^ 《明史紀事本末·荊襄之役》(卷38):「十一月,荊、襄、南陽流賊平,進總督軍務項忠右都御史,敕留撫治。忠之用兵荊、豫也,遣人持榜,入山招諭。負險不服,即縱兵剿不赦。李鬍子勢孤,潛伏山寨。忠遣副使余洵、都指揮李振率兵追捕,遇鬍子於竹山縣,盡死拒敵,為官軍所擒。小王洪尚有眾五百,屯於鈞州龍潭,亦破擒之。幾遣還鄉者四十萬人,俘斬二千人,編戍者萬餘人。時流民有自洪武以來,家業延子孫,未嘗為惡者。兵入,盡草薙之,死者枕藉山谷。其戍湖、貴者,又多道死,棄屍江滸。議者謂忠此役,實多濫殺。既樹平荊襄碑,或亦呼為『墮淚』,以嘲忠云。」
  5.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78):「白圭既平劉通,荊、襄間流民屯結如故。通黨李鬍子者名原,偽稱平王,與小王洪、王彪等掠南漳、房、內鄉、渭南諸縣。流民附賊者至百萬。六年冬,詔忠總督軍務,與湖廣總兵官李震討之。忠乃奏調永順、保靖土兵。而先分軍列要害,多設旗幟鉦鼓,遣人入山招諭。流民歸者四十餘萬,彪亦就擒。時白圭為兵部,遣錦衣百戶吳綬贊參將王信軍。綬欲攘功,不利賊瓦解。縱流言,圭信之,止土兵毋調。忠疏爭,且劾綬罪,帝為召綬還,而聽調土兵如故。合二十五萬,分八道逼之,流民歸者又數萬。賊潛伏山寨,伺間出劫。忠命副使余洵、都指揮李振擊之,遇於竹山。乘溪漲半渡截擊,擒李原、小王洪等,賊多溺死。忠移軍竹山,捕餘孽。復招流民五十萬,斬首六百四十,俘八百有奇,家口三萬餘人。戶選一丁,戍湖廣邊衛,餘令歸籍給田。疏陳善後十事,悉允行。忠之下令逐流民也,有司一切驅逼。不前,即殺之。民有自洪武中占籍者,亦在遺中。戍者舟行多疫死。給事中梁璟因星變求言,劾忠妄殺。白圭亦言流民既成業者,宜隨所在著籍,又駁忠所上功次互異。帝皆不聽。進忠左都御史。蔭子綬錦衣千戶,諸將錄功有差。忠上疏言:「臣先後招撫流民復業者九十三萬餘人,賊黨遁入深山,又招諭解散自歸者五十萬人。俘獲百人,皆首惡耳。今言皆良家子,則前此屢奏猖獗難御者,伊誰也?賊黨罪固當死,正因不忍濫誅,故令丁壯謫發遣戍。其久附籍者,或乃占山四十餘里,招聚無賴千人,爭鬥劫殺。若此者,可以久居故不遣乎?臣揭榜曉賊,謂已殺數千,蓋張虛勢怵之,非實事也。且圭固嘗身任其事,今日之事又圭所遺。先時,中外議者謂荊、襄之患何日得寧。今幸平靖,而流言沸騰,以臣為口實。昔馬援薏苡蒙謗,鄧艾檻車被徵。功不見錄,身更不保。臣幸際聖明,願賜骸骨,勿使臣為馬、鄧之續。」帝溫詔答之。八年召還,與李賓協掌院事。後二年拜刑部尚書,尋代圭為兵部。」
  6.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78):「汪直開西廠,恣橫,忠屢遭侮不能堪。會大學士商輅等劾直,忠亦倡九卿劾之。奏留中,而西廠遂罷,直深恨之。未幾,西廠復設,直以吳綬為腹心,綬挾前憾,伺忠益急。忠不自安,乞歸治病。未行,而綬嗾偵事者誣忠罪。給事中郭鏜、御史馮貫等復交章劾忠,事連其子經、太監黃賜、興寧伯李震、彰武伯楊信等。詔法司會錦衣衛廷鞫,忠抗辯不少屈。然眾知出直意,無敢為之白者,竟斥為民,賜與震等亦得罪。直敗,復官,致仕。家居二十六年,至弘治十五年乃卒,年八十二。贈太子太保,諡襄毅。忠倜儻多大略,練戎務,強直不阿,敏於政事,故所在著稱。」
  7.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78):「子經,經子錫,錫子治元,皆舉進士。經,江西參政。錫,南京光祿寺卿。治元,員外郎。」

參考書目

[編輯]
  • 《明史·列傳第六十六》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八
  • 項德楨:《項襄毅公年譜》
官銜
前任:
王槩
明朝刑部尚書
1474年
繼任:
董方
前任:
白圭
明朝兵部尚書
1474年-1477年
繼任:
余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