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丹尼斯·普拉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丹尼斯·普拉格
2018年普拉格
出生 (1948-08-02) 1948年8月2日75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母校布魯克林學院
職業
政黨共和黨
配偶Susan Reed (m. 2008), Francine Stone (m. 1988–2005), Janice Prager (m. 1981–1986)
網站dennisprager.com

丹尼斯·馬克·普拉格(Dennis Mark Prager,1948年8月2日[1])是美國保守派電台脫口秀主持人和作家。他出生在一個正統的猶太家庭,最初的政治工作涉及到蘇聯那些無法移民的猶太人。他逐漸開始對政治發表更多、更廣泛的評論。他的觀點大體上與社會保守主義一致。他創立了普拉格大學,這是一個美國的非盈利組織,以保守派的視角製作各種政治、經濟和哲學方面的視頻。

早期生活與教育[編輯]

丹尼斯·普拉格出生在紐約,母親是希爾達·普拉格(原名弗里德菲爾德;1919–2009)父親是馬克斯·普拉格(1918-2014)。普拉格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在一個現代正統的猶太家庭中長大。他參加了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弗拉特布殊猶太會堂,並在那裏結識了約瑟夫·特魯什金。他上了布魯克林學院,畢業時主修歷史和中東研究。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利茲大學學習課程;然而他沒有完成研究生學位就離開了學術界。從研究生院畢業後,普拉格離開了現代正統猶太教,但仍然保留了許多傳統的猶太習俗;他仍然有宗教信仰。[1]

職業生涯[編輯]

1969年,當他在英國學習時,他被一個猶太人組織招募到蘇聯,採訪猶太人在那裏的生活。當他第二年回國時,他作為一名關於蘇聯當局對於猶太人不平等對待的演講者而受到歡迎;他從演講中賺的錢足夠他旅行,然後他訪問了大約60個國家。[2]他成為了替蘇聯猶太人學生鬥爭運動發聲的全國發言人。[3]

普拉格職業生涯的開端,與美國猶太人中一個日益增長的趨勢重合。美國猶太人一直是堅定的自由派,他們向中間靠攏,也有些向右翼靠攏,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蘇聯猶太人大量湧入的推動。[4]1975年,普拉格和特魯什金出版了一本為不遵守戒律的猶太人準備的猶太教入門書:《關於猶太教的九個問題》,該書成為暢銷書。在文本中涉及的問題包括:猶太教與基督教有何不同?一個人能否在懷疑上帝存在的同時仍然是一個好猶太人?[1][5]

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普拉格支持吉米·卡特[6]從1976年到1983年,普拉格管理着布蘭代斯-巴爾丁研究所;特魯什金在那裏和他一起工作。[1]這是普拉格的第一份帶薪工作。[2]專注於攻擊世俗主義和自戀,他認為這兩者都在摧毀社會。於是他很快贏得了道德批評家的聲譽,有些人開始叫他猶太葛培理[2]

更明確的立場[編輯]

1982年,洛杉磯KABC (AM)聘請了普拉格,讓他每周日晚上主持一檔關於宗教的脫口秀節目,最終發展成了一檔每日脫口秀節目。[1]他和特魯什金在1983年出版了另一本書,《為什麼是猶太人?反猶主義的原因》[1]根據《評論》的一篇評論,這本書將反猶主義描述為一種「邪惡的奉承」;作者寫道,對猶太人的仇恨源於對猶太人接受這樣一種信條的不滿,即他們是上帝的選民,肩負着向世界傳遞道德信息的責任。[7]這本書將猶太人描述為一個國家(長期無國籍)和一個宗教的追隨者,並說這種身份對猶太教至關重要;這本書說,呼籲猶太人在文化上同化和反對猶太復國主義都是反猶主義的兩種形式。[7][8]這本書將世俗的猶太人描述為迷失方向的人,他們通常會錯誤地運用猶太教的使命,以左翼、極權和破壞性的方式改革世界。[7][8]他還為全國各地的報紙撰寫聯合專欄。1985年,普拉格創辦了自己的季刊《終極問題》, 1996年更名為《普拉格觀點》。[1]

1986年,他離婚了,並接受了為期一年的治療。猶太教百科全書說,這是他1999年出版的《幸福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一書的部分原因。[1]1990年,他寫了一篇名為《猶太教、同性戀與文明》的文章,反對在猶太社區[9]將同性戀行為正常化,並將性犯罪從婚前性行為、獨身生活、通姦、同性戀、獸交和亂倫等一系列問題放在一個統一體上。他認為將性限制在異性婚姻中會使宗教失去性,這是古代猶太傳統的一項偉大成就,值得為之奮鬥。[10]

到1992年,他再婚了。[9]據《洛杉磯猶太日報》報道,到那時,他已經是「當地電台的固定節目」和「代表簡單的『善』與世俗勢力作戰的猶太聖佐治」,而且總體上是社會保守派,不過也有一些例外。他支持婦女合法墮胎(儘管他說墮胎通常是不道德的),並支持非婚、自願的男女之間的合法性行為。[9]1992年,他加入了史蒂芬·懷斯神廟這個猶太會館,在那裏做演講,[1]並在KABC上主持了一個工作日的晚間脫口秀節目。[11]

1994年,普拉格在當地做KABC的節目之前,每天還通過WABC (KABC在紐約的姊妹台)的衛星電視台做一個小時的節目。[12]

1994年至1995年,多媒體娛樂公司聯合製作了一個普拉格的電視節目。[13][14]普拉格說:「我對電視作為深度、智能節目的媒介感到矛盾,但我對這個節目一點也不矛盾。這是一個用我的信仰體系影響大眾的絕佳機會。」[15]1995年,他在舞台上打動了現場觀眾,讓他們可以更直接地與他互動。[16]

政治觀點[編輯]

1994年,反誹謗聯盟發表了一份關於基督教右翼運動中反猶主義的報告。與基督教右翼的社會和政治保守主義結盟的普拉格抨擊了該聯盟及其報告。[17]1995年,他敦促保守的猶太人對與保守的基督徒(比如基督教聯盟)合作持開放態度。[18]1995年,他提名雅各布·佩圖霍夫斯基、埃利澤·伯科維奇、哈羅德·庫什納、C.S.劉易斯、理查德·約翰·紐豪斯米高·諾瓦克和喬治·吉爾德為對他的神學影響最大的人。[19]

1995年,普拉格批評了伊利諾伊州最高法院在嬰兒理查德一案中的判決,該案件將一名兒童從養父母身邊帶走。[20]在KABC電視台,他號召為嬰兒理查德集會,[21]得到了演員普瑞希拉·普雷斯利湯姆·塞立克和約翰·麥庫克的支持。[22]

1996年,普拉格在國會出席,支持捍衛婚姻法案。普拉格說:「接受同性戀與異性婚姻的愛是平等的標誌着西方文明的衰落。」[23]在1996年的總統選舉中,普拉格曾為鮑勃·多爾的競選團隊工作。但是選舉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多爾的競選活動沒有得到多少猶太人的支持,普拉格說,這是因為「美國猶太人對當前民主黨的反以色列立場一無所知」。[24]

自1999年以來,他一直在洛杉磯保守的基督教廣播電台KRLA主持一檔全國性的脫口秀節目。[1]KRLA是塞勒姆媒體集團的一部分,該集團還擁有其他保守派主持人,包括詹姆斯·多布森、蘭德爾·特里、珍妮特·帕爾沙爾、塞巴斯蒂安·戈爾卡和拉里·埃爾德。這是基督教右翼的一個重要的發聲平台,它試圖改變美國的政治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25][26]

2003年,他曾考慮在2004年的聯邦選舉中與芭芭拉·柏克瑟競爭美國參議院席位。[27]

2006年,普拉格批評了第一位當選國會議員的穆斯林凱斯·埃里森,因為他宣佈將用《古蘭經》進行自己的宣誓儀式。[28]普拉格寫道:「只要國會議員宣誓為美國服務並維護其價值觀,美國就只接受一本書,那就是《聖經》。」如果你不能用那本書宣誓,那就不要在國會任職。」作為回應,前紐約市長郭德華要求普拉格結束他在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委員會的工作。[29]

2009年,普拉格加入了其他塞勒姆廣播網絡主持人的行列,反對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30]2014年,當美國的同性婚姻正在合法化的過程中,他寫道,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那麼「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可以否定一夫多妻關係、兄弟姐妹、父母和成年子女的結婚權利。」[31][32]2014年,他還表示,「異性戀愛滋病」危機「完全是左派製造的」。[32]

普拉格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支持當勞·特朗普,但表示特朗普是他「在17位候選人中第17位的選擇」。他澄清說,「有別的選擇的時候,他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補充說,「但是現在沒有別的選擇。」[33]普拉格此前曾表示,特朗普「不適合當總統候選人,更別說當總統了」。[34]大西洋雜誌的康納·弗里德爾斯多夫描述了特朗普的通姦、人身攻擊、支持酷刑、不良行為、發牢騷以及使用褻瀆語言等行為,如何違反了普拉格一直堅持的價值觀和原則,這些價值觀和原則對公民生活至關重要。他指出,普拉格曾表示,支持特朗普符合他的原則,因為「我們認為,擊敗希拉里·克林頓、民主黨和左派也是一個原則,而且這是更偉大的原則。」弗里德斯多夫寫道:「如果這就是原則的全部含義,那麼我們就不太需要公共道德家撰寫每周專欄,呼籲猶太-基督教倫理和良好品格的重要性。」只要選擇你最喜歡的政黨,讓目的為其利益而辯護就行了。」[35]

2017年,普拉格受邀擔任加州聖莫尼卡志願管弦樂團的客座指揮,這是在華特迪士尼音樂廳舉辦的一場籌款音樂會的一部分。樂隊的一些成員抗議這一邀請,他們認為這會助長偏見。樂團的領導之所以邀請普拉格,是因為他欣賞後者,因為普拉格經常在他的演出中討論和推廣古典音樂,過去曾擔任過幾次客座指揮,還因為他認為普拉格的到場可能有助於籌集更多的資金。[32][31]聖塔莫尼卡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吉多•拉梅爾儘管對普拉格的出現存在爭議,但他稱普拉格是「一個偉大的人、領袖和朋友」。[36]

在2020年2月,他告訴一個打電話的人「當然,你永遠不應該稱任何人為N-Word,這是卑鄙的」,但他抱怨這個詞本身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37][38] 在2020年4月,普拉格談到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的社會隔離措施時說,「封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錯誤。」[39][40]

普拉格大學[編輯]

2009年,普拉格和他的製作人艾倫·埃斯特林創建了一個名為普拉格大學的網站,該網站發佈了許多5分鐘的視頻,從保守的角度介紹各種話題。[41][42]據普拉格說,他創建這個網站是為了挑戰美國高等教育系統「在智力和道德上的不健康影響」。[43] BuzzFeed將普拉格大學描述為「在線媒體中最強大、最具影響力但又最不為人所知的力量之一」。截至2018年,該公司每年1000萬美元預算的40%左右用於營銷;每個視頻都是按照一致的風格製作的。視頻的主題包括「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收入不平等、槍支擁有、伊斯蘭教、移民、以色列、警察暴行」,以及在大學校園的演講。BuzzFeed表示,「普拉格避開全國關注的最大原因是,它基本上不做特朗普相關的視頻,也不參與政治新聞圈」。[34]2017年,該公司的一些視頻被YouTube限制了觀看。[44]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Karesh, Sara E.; Hurvitz, Mitchell M. Encyclopedia of Judaism. Facts On File. 2006: 402–403 [2019-10-12]. ISBN 978-0-8160-69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4). 
  2. ^ 2.0 2.1 2.2 Baker, Bob. Self-Worship and Secularism Called Greatest Enemies of Today's Society. Los Angeles Times. August 5, 1979. 
  3. ^ Kallah participants to hear Dennis Prager. The Jewish Press [Omaha, Neb]. December 11, 1981. 
  4. ^ Friedman, Murray. The Changing Jewish Political Profile. American Jewish History. 2003, 91 (3/4): 423–438. JSTOR 23887289. 
  5. ^ Kirsch, Jonathan. A Rational View of the Torah. Jewish Journal. May 16, 2018 [13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1). 
  6. ^ Oppenheimer, Mark. Inside the right-wing YouTube empire that's quietly turning millennials into conservatives. Mother Jones. March–April 2018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5). 
  7. ^ 7.0 7.1 7.2 Charen, Mona. Review: Why the Jews? The Reason for Anti-Semitism, by Dennis Prager and Joseph Telushkin. Commentary Magazine. October 1, 1983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3). 
  8. ^ 8.0 8.1 Boyd, Malcolm. Anti-Zionism vs. Anti-Semitism: the Dejudaization of Jew-hatred. Los Angeles Times. August 28, 1983. 
  9. ^ 9.0 9.1 9.2 Margolis, David. Dennis Prager: A Profile The man behind the golden voice.. Los Angeles Jewish Journal. December 1992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4). 
  10. ^ Balch, David L. Homosexuality, Science, and the "Plain Sense" of Scriptur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07: 292–293 [2020-05-27]. ISBN 97815563553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英語). 
  11. ^ KABC Changes (PDF).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20). 
  12. ^ R&R Street Talk: Rumbles (PDF).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20). 
  13. ^ The Dennis Prager Show. TV Guide. 1994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14. ^ Toasting a new talker (PDF).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20). 
  15. ^ Richmond, Ray. No Freaks: Dennis Prager's Talk Show is All About Values. Chicago Tribune. 1994-11-11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參數|newspaper=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website=) (幫助)
  16. ^ Snow, Shauna. THE ARTS'Sunset' Settlement: ... Television. Los Angeles Times. January 17, 1995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參數|newspaper=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website=) (幫助)
  17. ^ Dershowitz, Alan M. The Vanishing American Jew: In Search of Jewish Identity for the Next Century. Little, Brown. 2000: 158–159 [2020-05-27]. ISBN 978044693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英語). 
  18. ^ Barnes, Fred. The Orthodox alliance.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November 1995, 6 (6): 70. 
  19. ^ Kessler, E J. The Lord's Prager: Talking to 'Our Jew on the West Coast'. Forward. November 24, 1995: 1. 
  20. ^ Prager on Baby Richard. May 22, 1995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21. ^ Robby DeBoer Papers.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22. ^ The day you have a child is the day you become vulnerable. That's why we're here. (PDF).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1). 
  23. ^ Stoll, Ira. The Stoll Report: News From the Nation's Capital. The Forward. May 24, 1996. 
  24. ^ Stoll, Ira. Donkeys Jockey for Credit As Clinton Victory Looms. The Forward. November 1, 1996. 
  25. ^ Piore, Adam. A Higher Frequency. Mother Jones. December 2005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26. ^ Stoltzfus, Mandy. Conservative Spotlight: Chuck DeFeo. Human Events. May 8, 2006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Our nationally syndicated hosts — Bill Bennett, Mike Gallagher, Dennis Prager, Michael Medved and Hugh Hewitt — reach millions of Americans every week. I come to work every day thinking about how we can move those folks online to Townhall.com so they can voice their opinion through blogging, pod-cas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other conservatives.」 DeFeo is excited about the opportunities he has using Townhall.com and Salem’s radio to reach members of the conservative movement and involve them in policy battles and political campaigns. 
  27. ^ Pershing, Ben. Radio Days in California? ; As GOP Searches for A Senate Candidate, Two Syndicated Talk Hosts Are Mentioned. Roll Call. February 3, 2003. 
  28. ^ Marty, Robin. Dennis Prager - Hateful and Wrong – Updated. Minnesota Monitor. November 28, 2006 [December 4,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幫助)
  29. ^ Koch Calls for Pundit's Ouster from Shoah Council. The Jewish Daily Forward. December 8, 2006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30. ^ Gilgoff, Dan. More Christian Conservatives Against Healthcare Reform. US News & World Report. September 8, 2009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4). 
  31. ^ 31.0 31.1 Garcia-Navarro, Lulu. Santa Monica Symphony Orchestra Confronts Controversy Over Right-Wing Guest Conductor. NPR.org. August 13, 2017 [August 27,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英語). 
  32. ^ 32.0 32.1 32.2 Deb, Sopan. Santa Monica Symphony Roiled by Conservative Guest Conductor.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7, 2017 [August 27, 2017].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0) (美國英語). 
  33. ^ Carter, Evan. Q&A: Dennis Prager off the air. The Collegian. September 8, 2016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4). 
  34. ^ 34.0 34.1 Bernstein, Joseph. How PragerU Is Winning The Right-Wing Culture War Without Donald Trump. BuzzFeed. [March 12,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4) (英語). 
  35. ^ Friedersdorf, Conor. Dennis Prager Puts Defeating Clinton Ahead of All His Other Principles. The Atlantic. September 7, 2016 [August 27,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美國英語). 
  36. ^ Schultz, Rick. Dennis Prager draws classical newbies, and a musicians' boycott, at Disney Hall concert. The Los Angeles Times. August 17, 2017 [November 12,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美國英語). 
  37. ^ Dennis Prager says it's 'idiotic' he can't use the N-word. The Daily Dot. 2020-02-14 [2020-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2) (美國英語). 
  38. ^ It's 'idiotic you can't say the N-word,' says radio host Dennis Prager, soon to speak at Calgary conference | CBC News.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39. ^ Conservative Pundit's Hot Take on Coronavirus Lockdown Gets the Slapdown It Deserves. April 29, 2020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40. ^ PragerU Mocked for Tweet on Lockdowns. Mediaite. 2020-04-29 [202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41. ^ Facebook apologises to right-wing site. 2018-08-20 [2019-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英國英語). 
  42. ^ Bray, Hiawatha. Youtube restricts access to Alan Dershowitz video. The Boston Globe. [August 8,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The videos are mini-lectures on topics from feminism to religion to foreign policy, presented from a conservative point of view. 
  43. ^ Hallowell, Billy. Radio Host Dennis Prager Has a New Online 'College' to Combat Liberal Bias and Teach Judeo-Christian Values. TheBlaze. August 29, 2012 [January 12,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0).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幫助)
  44. ^ Gardner, Eriq. Conservative Video Producer Suing Google Over "Censorship" Pushes for Injuncti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January 2, 2018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