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sp混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d3sp混成
d3sp混成後的電子軌域排佈
(以鎳元素為例)
參與d3sp混成的原子軌域
s軌域1個
p軌域1個
d軌域3個
含有採用d3sp混成原子的分子離子
Co[Co(CN)5]4-
Ni[Ni(CN)5]3-

d3sp混成(英語:d3sp hybridization)是指一個原子內的三個n-1d軌域、一個ns軌域和一個np軌域發生混成的過程。原子發生d3sp混成後,上述n-1d軌域、ns軌域和np軌域便會轉化成為五個混成軌域,稱為「d3sp混成軌域」。五個d3sp混成軌域分別存在於兩個平面上,其中,位於水平面的三個混成兩兩之間的夾角皆為120°,另有兩個混成軌域位於軸向平面、對稱地分佈於水平平面兩側。一般認為d3sp混成的水平混成軌域是由dxy、dx²-y²和s軌域組成的,軸向混成軌域由d和pz組成。[1]d3sp混成一般發生在分子形成過程中。混成過程中,能量相近的d軌域、s軌域和p軌域發生疊加,不同類型的原子軌域重新分配能量並調整方向。

與dsp3混成間的轉換[編輯]

因為d3sp混成軌域與dsp3混成軌域相似,兩者常被等同看待。[2]d3sp混成軌域的能量比較低,因此較為穩定。所以dsp3混成可以轉變為d3sp混成。[3]

參考文獻[編輯]

  1. ^ 江平、辛劍、劉瑞斌. PX5与Fe(CO)5分子结构的比较 (PDF). 大學化學. 2004年2月, 19 (1): 57–59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2. ^ Kunju, A Salahuddin. Group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Prentice Hall of India. : 68 [2012-01-30]. ISBN 978-8-120-3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英語). 
  3. ^ Jürgen Hinze and H.H. Jaffè. Orbital Electronegativities and Electron Affinities of Transition Metals.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63, 41: 1315–1328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