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上海市/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時,以上海為根據地的四人幫曾組織軍事力量,試圖抵抗中共中央政權的統治,被鎮壓。

這一說法似乎沒有根據,暫時刪除。--[Nths] 12:28 2005年10月5日 (UTC) 上海港吞吐量來源: http://www.portshanghai.com.cn/sipg/index.php

上海市衛星圖像

有點舊了,南市區已和黃埔區合併。Mrxstc 09:52 2005年12月19日 (UTC)

please add

please add: el:Σανγκάη

greetings from greece

簡稱的由來

請問『申』與『滬』這兩個簡稱的由來為何?67.103.245.50 02:10 2007年3月8日 (UTC)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 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 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

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 分,故上海別「申」。--Lok chun (留言) 2010年4月7日 (三) 07:30 (UTC)

(:)回應,上海別稱「申」沒有定論。一說上海有4箇舊市場,分佈形狀如「申」。--落葉松 (留言) 2011年7月4日 (一) 08:17 (UTC)

我覺得這個條目寫的很不錯

如果把旅遊,教育,體育三個方面完善下,然後把其他部分條目拆分下,再加上些來源參考和圖片,完全可以評特色Renious 2007年8月19日 (日) 23:18 (UTC)

可惜這幾方面都不是我的專長,只可以協助改寫,以及加上一些旅遊相關圖片。希望大家一起編寫,成為特色條目!—Baycrest (作客) 2007年8月20日 (一) 16:10 (UTC)

建議將上海旅遊獨立一個條目

現在的排版較亂,我小作修改,但水平有限。我認為上海旅遊資源是很豐富的,完全可以獨立一個條目。請大家提一下意見。—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1月10日 (四) 07:07 (UTC)

你說得對,目前的上海旅遊上海教育等欄目都是列表為主,不適合放在條目。反而獨立出去,改為上海XX列表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10日 (四) 13:50 (UTC)
就算現在字數少,我想也應該開新條目了。目前條目的長度太···對於一些電腦配置較差、網速較慢的讀者來說算是一種「摧殘」了 囧rz……--超越寶寶 ¤留言板 2010年5月2日 (日) 06:51 (UTC)

太多沒有標明來源的內容

剛對比了一下「上海」和「香港」兩個條目,內容長短相近,但上海條目的註釋與參考文獻僅13條,而香港條目則高達111條,差異竟達到如此之巨!—Camphora (留言) 2009年3月27日 (五) 09:39 (UTC)

上海和香港的維基用戶數量對比可能還小於13:111。—Msuker (留言) 2009年3月27日 (五) 13:55 (UTC)
(:)回應在下認為這不是用戶多少的問題,內陸很多城市也沒有多少維基人,但是條目卻很棒。估計這個條目是要開個大會戰才好了。--清揚坐而論道 2010年1月1日 (五) 16:19 (UTC)

中立性及語氣

該條目帶有嚴重的地方色彩,適當摘錄部分大家作為評判。

 *戏曲 1949前,上海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戏曲资源。在上海可以欣赏到几乎所有地方的戏曲演出。
 *评弹 有人估计,以时间而论,评弹大约占据了90%的时间,远非当时尚未成型的越剧、沪剧甚至京剧能比。
 *电影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即是在上海的徐园又一村,时间是1898年8月11日。直到1949年前,中国电影业基本上集中于上海
 *电影摄制与电影公司  但是,大多数公司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公司甚至一片未拍,即已销声匿迹,而稍具规模、能均衡制片生产的,约十几家。
 *流行音乐 与此电影产业相应的,1949年以前上海的流行音乐产业也极其发达。

以上只是截取一小部分,內文當中類似語句數不勝數。以上內容如同小市民說話一般,嚴重背離了基本的「中立」原則,同時無任何來源,大量的自我猜測性內容,我掛了模板,希望大家可以改進。--清揚坐而論道 2009年12月29日 (二) 16:45 (UTC) 「以上內容如同小市民說話一般」---評論者的中立性也可見一斑

開頭的括號里的吳語

如果是拉丁文而不是音標的話,最好改成寫吳語拉丁字。——Ri green (留言) 2010年5月9日 (日) 13:24 (UTC)

INFOBOX

Infobox 里不應該有英文翻譯;英文不是上海市的本地語言,也不是上海市或全國方言。請刪除掉! ---華鋼琴49 (留言巴) 2010年6月3日 (四) 01:09 (UTC)

上海交通整合

上海交通的部份沉長,本條目是介紹上海,已有另外的條目針對介紹上海交通,本人已對上海條目下的交通部分進行整合到上海交通條目上,精簡以後,如果有對上海交通更新的內容請至上海交通條目中補充和更新。精簡後,上海條目可能產生的排版問題,也麻煩有人進行整理。

另外,上海文化和上海觀光的部份太沈長了,需要相同的整合,上海市條目接近1/2都在的都是這兩項內容,需要另起上海文化、上海旅遊兩個條目來詳細介紹,上海部分只需簡單介紹和附上連結就好了。

SONY (留言) 2010年8月29日 (日) 09:37 (UTC:8)

關於新版本中上海歷史的部分

為了避免編輯戰的再度出現,特在此處設立關於該部分問題的討論。

  • 現在問題集中產生在關於租界的範圍表述上。之所以只說「法租界的大部分地區」,因為該段只講述從1843年至1912年間的歷史簡史。而法租界的大部分地區,是在1914年才完成拓展的。所以不適合在本段作為正文羅列描述。但是為了便於讀者的信息採集完整,所以特將1914年發生的事情進行說明。同時加上了參考資料。以上為該段的編輯說明--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1月29日 (六) 14:43 (UTC)
  • 意見相左時,請勿意氣用事,求同存異協商解決--Pyzhou (留言) 2011年1月30日 (日) 15:23 (UTC)

上海佛教寺廟數量問題

本條目中關於上海的佛教寺廟數量問題嚴重失實,且作者並未給出任何資料的來源,僅據本人所知,便不止五所,希望有人能查到確切的數據,並予以修改。迷茫追夢人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16:55 (UTC)迷茫追夢人

(:)回應,感謝閣下的意見,因為該段是參照上海地方志辦公室纂寫的《上海宗教志》,數據的確存在較舊的原因。而且其名單也是根據原先附屬的一張列表更改的。所以,爭取儘量採集新的數據,希望您能持續關注本條目的發展,祝新年快樂,此致--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2月4日 (五) 11:56 (UTC)


關於上海市條目之長短、翔實問題

上海市詞條,自創建以來,備受爭議,正如同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一樣。翻閱過往歷史,三次評選優秀條目,一次撤銷。一個城市條目的爭議性如此之大,尚未有再者與之匹敵。但交付同行評審後,提出建議者卻寥寥幾人。某些在數次評選時高舉反對票的人士卻無任何勇氣在評審中提出相關意見。有些人,內容少,他說不夠評選,內容多,他說雜亂,整理過,他又說冗長。而真正的建設性意見卻鮮有所聞。

上海市,作為170年以來,中外觀瞻之所系,方方面面都足以寫一部百萬言之巨著。此條目,寫如此字數當尤顯不足。光文化藝術一章,有人嫌之冗長。那我要反問句,何為恰當?維基百科不是一個命題作文。冗長與適當的標準當以其條目內容本身而定。有些小作品寫出個萬言,那就是冗長。有些內容,本需要以數十萬字才能完整包括。哪怕寫千言也有概括不足之嫌。所以,什麼才是一個主題條目應當的長度?

  • 各子級主題內容的時間脈絡、主要脈絡清晰,即大事件闡述完備清晰,無邏輯銜接的問題。
  • 其內容不陷入與羅列式、年表形態。
  • 子級內容無過於翔實的細節描寫。
  • 讀者閱讀後能有所疑問,即想探究更進一步的內容。

條目之長短合適與否,雜亂與否,不應當以一貫標準衡量之。否則一些內容無法進行撰寫,或只能以簡單的羅列式形式呈現。這樣又違反了維基在評選上的相關標準。這就違背了維基在評選上的初衷。所以,希望各位閣下能在編輯前詳細考量各條目的實際情況再做評判。

以上僅為本人在閱讀完所有討論和評選意見後,個人的一點觀點,歡迎探討--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2月27日 (日) 15:51 (UTC)

(&)建議:擅長寫文章的人,固然可以用百萬言描述一座城市,當然也可用十萬言、萬言、千言,甚至百言來描述她,照樣令人感動。受限於電腦、網絡的速度,維基百科的單一條目長度勢必要有所節制,否則對讀者與其他編者都造成不變。也許閣下的電腦、網絡環境相當高檔,所以感受不到這個問題的存在。但並非每位讀者、編者都有這樣的條件,為什麼不為他(她)們想想呢?
我並不認為這個條目「冗」;但確實是太「長」了。維基有很方便的內部鏈結、主條目等工具,適當的分割可以帶給他人方便,也無損於知識的實質完整性,有何不好呢?
以上敬請參考。-Kolyma (留言) 2011年5月6日 (五) 10:29 (UTC)
至於條目太長的標準為何,建議參考WP:條目的大小#條目長度的衡量規則:「> 100 KB 肯定需要拆分,除極個別的例外」。雖然尚未成為中文維基的正式指引,但多少總值得參考。-Kolyma (留言) 2011年5月6日 (五) 12:08 (UTC)
(+)支持:我完全同意樓主的觀點,而且樓主所言為一方面。翻看過去的優良、特色條目評選討論存檔便可知,很多人在提出意見和投票時其實並沒有參考優良特色條目的標準,只是在找茬壓票數罷了。其實樓上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不過這個條目至少要基本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才會在優良條目評選中佔有優勢,原因是眾所周知的了。這個條目即便是現在也已經非常精彩了,希望有朝一日能評選成功並出現在首頁上。
另外聲明,我的發言是不帶有任何主觀性的,我個人對上海非常反感。Xiehechaotian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16:48 (UTC)

拆分意見的詳細討論

我這幾天會抽空去在工部局的版本之上再完善一個拆分的版本,還請工部局和大家多批評、指正。因為工部局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我希望也能和大家一起完善一個高質量的拆分後的上海市條目。--Mountain (留言) 2011年3月27日 (日) 11:33 (UTC)

上海應該獨立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Fxqf·留言簿2011年9月6日 (二) 07:35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與條目毫無關係,建議刪除此段落。Xiehechaotian (留言) 2011年8月27日 (六) 13:26 (UTC)

釋名

沒看懂。貌似是從一名為「上海浦」的河流得名,「上」是因為上海浦與下海浦兩條吳淞江支流中上海浦距吳淞江源頭較近,那麼「海」呢?是不是因為本來「靠近主河源頭的地方稱為上海」呢?Wyang (留言) 2011年11月1日 (二) 01:34 (UTC)

這個條目寫的越來越好了

但是也太長了吧?能不能寫短一些呢。簡潔明了,多寫一下分條目分流過去。Shanghai Pudong (留言) 2011年12月22日 (四) 17:42 (UTC)

(+)支持,比如說簡史不簡--lavixcanvas (留言) 2011年12月24日 (六) 04:00 (UTC)
(+)支持,已有上海歷史之類的條目。--Isnow (留言) 2012年1月12日 (四) 17:49 (UTC)
(&)建議:有些段落重要性不足,可以考慮直接刪除或移至相關主條目。例如「飛地」一章,姑且不論這些市屬資產是否屬於行政區劃的飛地,其重要性真的非常非常不足。--Kolyma (留言) 2012年2月25日 (六) 00:52 (UTC)
條目長度由最高值206K下降到今日的163K,確實大有改善,但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我每次點進這個條目都要等很久,希望能夠再改善、再改善。--Kolyma (留言) 2012年2月25日 (六) 00:57 (UTC)
(+)支持,支持刪減,比如文化藝術,有多少人期待在介紹上海的條目下看到此長篇大論的?簡要提點下即可,其餘的引導至各自條目就是了。希望有熟悉此方面的人士挑選重要的留下來,其餘去除。* 無與倫比的豆腐留言2012年4月2日 (一) 14:31 (UTC)

控制各部分的比例(着手編輯前的思路)

我希望能從這個角度思考——你對這個城市一無所知,為此點開了這個條目,你想看到什麼?或者就當你在看伊斯坦布爾、 里約熱內盧的條目,你希望看到什麼東西?我覺得抱着編輯一座不甚了解的城市心態時,反而能明白哪些部分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討論說要控制長度,但是沒有指出具體控制哪些,我想應該探討一下,應該始終控制好各部分的比例,而不是等某一部分太長了,就想要搬一點到主條目去,否則一直會出現比例失調的問題。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每一章節長度對應其重要程度,而不是因為有相應主條目,這部分就可以隨便打發了,也不能因為某一章節沒有主條目就洋洋灑灑。

刪改舉例:原文「1843年11月14日,根據上一年,中英兩國在南京下關簽訂的《南京條約》,關於上海作為通商五口之一的規定,上海道台於當日貼出官府佈告,向市民告知當月17日正式開埠。同日,英國駐上海領事館亦貼出相同公告」,其實只要簡單說明1843年上海根據《南京條約》開埠即可。被刪去的細節對於本條目無重要性,刪改均遵循這個原則。

* 無與倫比的豆腐留言2012年4月2日 (一) 15:03 (UTC)

我的思考方式,以經濟為例。你如果去看巴黎這個條目,你可能想大致了解巴黎的經濟情況,巴黎的經濟發達程度如何,對法國來說重要度如何,主要發展了什麼產業,粗略介紹下就足夠,想了解更多,請到巴黎經濟主條目。至於巴黎政府的財政開支是多少,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是多少,對你來說有何意義?扔給你一個數字你能看懂?這些較專業的東西,全都應該放在相應的主條目下。總之,應該提供給讀者希望獲取的信息而非簡單羅列。

我參考了其他城市條目,並仔細瀏覽了2011年3月至4月期間本條目長度劇烈變化時期的歷史版本,認為主要從以下方面提升質量,請大家一起努力。

  • 避免吹捧語氣:中國政府官方以及媒體慣常的吹捧口吻,並不適合直接引用至對一個地方或者人物進行客觀描述,希望引用資料後能進行適度改寫,能平靜客觀地呈現上海的各個重要方面。另外炫耀式的描述並不能提供任何有意義的信息。
  • 刪除次要信息:原始資料中可能包含大量信息,在轉移至條目時,請將次要的信息刪除,高度概括以避免流水賬。謹記這是「上海市」,儘量減少與上海無關的語句,並且對上海整體影響較小的信息也應當刪除。(尤其是歷史上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什麼等信息,請考慮和上海的相關性作出提煉)

* 無與倫比的豆腐留言2012年4月2日 (一) 15:55 (UTC)

對條目的清理與擴充請求

  • 歷史:可能需要對北洋時期、國民政府時期、人民共和國時期作輕微清理,將次要的信息去除。
  • 政治:引言部分的幾句話沒有說明上海的政治制度和現狀,請作適當補充。
  • 文化藝術:應該需要較大的清理,尤其是傳統戲劇、現代戲劇、音樂等方面。清理掉的內容請往主條目海派擴充。
  • 新聞傳媒:現有條目完全是以流水賬的方式灌輸讀者不需要的信息,應用高度概括性語句予以改寫。
  • 公用事業:供水供電等全部刪除,和交通合併在一起,名為「交通與基礎設施」

這個條目雖然問題多多,但其實綜合質量在中文條目中已經算是上乘,希望能越來越好。大家認為呢

* 無與倫比的豆腐留言2012年4月5日 (四) 02:51 (UTC)


對本輪修改的綜述

本條目曾經眾人增補,巔峰時期長度曾達200k,至我着手編輯時仍達165k。經過參考了幾條中文版和不少其他語言的特色條目後,反覆修改,形成了當前的篇幅。相信雖然還不完善,但是應當已經達到優良標準。本條目很久已經乏人問津,最近的修改基本我在做,總結如下:

章節 篇幅 主要修改
引言 略增 刪除少量炫耀性語句;增加經濟結構、文化等方面
釋名 減少1/3 精煉語句;另曾兩個名稱來源
歷史 減少1/3 將與上海關係較少的信息過濾,刪除部分臆斷
自然地理 —— 少量
政治 —— 新增政治結構、政治制度;行政區劃減少篇幅,飛地僅留少量信息;外事、領事、友好城市合併
經濟 增加 幾乎重寫;增加重要的浦東開發;增加經濟發展列表;增加圖片
社會 減去1/2 對人口來源進行改寫並單列,增加導致的社會問題;語言部分用極少篇幅概括;宗教改以綜述和表格
市政建設 減去1/2 幾乎重寫;城市規劃改寫;供水、供電、供氣、環境衛生刪除;增加舊房改造與環境污染內容及圖片
交通 減去1/2 地鐵、公交、輪渡,出租車、公交卡等合併為市內交通;航空和空港合併;公路、高速公路、橋樑等合併為公路
科研教育 減少1/3 刪除炫耀語句,歷史內容予以減少
文化藝術 減少1/3 刪除炫耀語句,歷史內容予以減少;增加當代內容
傳媒 減少1/2 減少歷史內容,增加當代內容;增加表格
體育 —— 少量
建築 增加 分三個時期分別描述,增加圖片
旅遊 —— 少量
著名人物 清空 已分散在相應的藝術與體育章節

主要不滿意的地方:全篇對城市整體風貌沒有很好地體現,尤其是社會人文方面;文化藝術仍比較像流水賬,沒有突出重點,且拜上海歷史文化積澱較少,文化在中國社會中重要性也較低,似不應太大篇幅;經濟還可適量擴充;旅遊一章單列顯得突兀,其實巧妙融合其他章節更加合理。百年的租界對上海有深遠影響,社會各方面還留存了許多痕跡,覺得應該在社會中單列一章。另,關於篇幅:每個城市各有特色,側重點是不同的,這個需要仔細推敲。

還有很多小地方就不說了,反正修改是無止境的。但是個人認為這些問題並不妨礙此條目達到優良標準,而我則由於能力所限,很難再有大幅提高,需要擅長相關內容人士繼續改進。另外Virtual Shanghai 收集了數千張照片,以老上海為主,大多可以自由上傳和使用。

很欣慰本條目成為了優良條目,行走京滬線作出了最大的貢獻,希望大家繼續努力。 -- * 無與倫比的豆腐 2012年4月30日 (一) 15:5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