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上海話拉丁化方案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語言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語言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語言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上海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上海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上海市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提醒[編輯]

提醒一下管理員,Wtzdj設計的所謂吳語協會方案,那個協會沒有專業人員,只有一個他自辦網站支持,通行度有限。這樣的吳語拼音順手一抓一把。都貼上來,肯定是不可能。Wtzdj和他的幫手lieukehli明顯是借這裏做廣告。

上海拼音一式,實際就是錢式。至於,上海拼音二式。在大會過程中,諸位到會代表都支持一式,不支持「二式」,唯有游汝傑支持。考慮到,中國政府並沒有誠意保護方言,也不會大力推廣大會的方案。這個「二式」的能提供資料也不會多。

偉基 不僅要保持中立,還要提供大家有價值的資料。

至於,諸多方案中,有些方案未必有價值介紹。比如:Wtzdj設計的所謂「通用方案」,他的吳語協會,本身只是幾個業餘愛好者搞的,沒有專業人士。而像這樣一兩個人網站支持的方案,還可以收集到七八個。

吳語拼音方案,確實存在混亂。要知道2005年之前,網頁上的使用是比較一致的,就是「吳語拉丁注音法」大家稱的「法吳」。這是不爭的事實。到目前為止,香港的在線輸入,上海輸入法,吳越江南語言生態觀察網。

之後,網友的方案越來越亂。有人稱「吳語拉丁注音法」的設計者「上海閒話abc」,就是網上方言運動、吳語保護運動的發起者有「樹碑立傳」的想法。而「上海閒話abc」對這場漢語方言的貢獻本身就夠「樹碑立傳」了。倒是其他網友的動機是什麼? 後來者,常常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自稱「改良」,矛頭直指當時已經有群眾基礎(2005年之前)的「吳語注音法」。但是,客觀地來看,好於壞,通常是主觀臆斷。比如Wtzdj,就有這種改良大師的姿態,設計的所謂「通用方案」,其他指標不好比較,在拼音輸入方面,明顯效率低於「吳語拉丁注音法。」反對者Wtzdj曾經2004年間,在他主持的網頁做過所謂「公投」,結果是「吳語拉丁注音法」的諸項設計勝出。 儘管,各方「改良派」渾身解數,使「吳語拉丁式注音法」推廣不開,但到目前為止「吳語拉丁式」注音法依然是相對其它方案通行度廣的方案,香港的在線輸入,上海輸入法,吳越江南語言生態觀察網分別屬於不同的個人和社會機構。另一方面,其他競爭儘管針對「吳語注音法」是一支排斥的,但是最終的目的個人有個人的一套。所以,實際上其它方案一般只限於一個兩個個人網頁上使用。

==[編輯]

Wtzdj你自己總該知道點廉恥吧。換了幾個註冊名在偉基上搗亂,當我看不出來。 你的「方案」是2005年1月公佈的,「法吳」是2007年6月。你跑的「法吳」前面了是吧。如果是2007年,還叫「法吳」嗎?把已經有的拼音平台推翻,造成目前萬「碼」奔騰亂像的責任是我,不是你了? 告訴你,ZXC的輸入法網頁就是2004年建的。此外,還有一些網頁轉載「吳語注音法」,也可以證明「法吳」絕對不是2005年之後。

吳語拼音要統一,這樣才是對吳語前途最有利的事情。在2005年之前,「吳語拉丁注音法」是有絕對市場優勢的。你主持的所謂網上公投結果,足以說明這一點。而正是你們這些人,反反覆覆要整垮她。

你說,我「上海閒話abc」是為了自己樹碑立傳。我,作為中國當代方言保護運動的發起人,唯一一個被中國國家教委點名的「壞分子」,早就夠了。倒是你們這些人是什麼動機。 「吳語拉丁注音法」已經存在的情況下,你們的所作所為,沒有填補空白的意義。你們自以為是「改良」,你的搭檔也說了。好壞全是主觀意志。但是,我可以認真負責的告訴你。「吳語拉丁注音法」比你的好,是有具體指標的,只是目前不是我全盤托出的時候。就說一條:作為拼音輸入,遠比貴方案快捷。

當初,你把「歐oe/γ/」改為「eu」說是威爾斯語eu讀/e(i)/,可以照顧「歐」讀/e/的方言點。我回覆你,這個自稱拉丁語知音的Wtzdj,這個oe在拉丁語就是/e/,而且oe在荷蘭語就是/u/這個完全符合你照顧古音,錫常等將「歐」讀為/e/的方言點。核心問題並不是照顧那些方言點,而是照顧個別人的特殊目的。

我「上海閒話abc」倡導拼音方案要統一,才觸動你們的神經,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我的觀點是沒有錯的。拼音方案統一有利於吳語。我不讓你們搞,因為勞民傷財,何況你們的觀點是在不成熟。說「拼音只是糊弄中國白紙,不必遵守國際習慣」是你吧。抵制「c幾、ch氣」的你吧,反過來質問我懂不懂梵文轉寫的也是你。你不覺得好笑嗎?拼音方案對外只需要遵守國際拼寫習慣和轉寫習慣,而不是國際音標。Ts, tsh很好是嗎?那你為什麼不把那個所謂國際音標式「tc幾、c希」堅持用下來。搞了一大堆特殊符號ç ñ拼音的是你吧?現在,帶過頭來又去跟人說,特殊符號不好用,你真懂?吳語拉丁注音法從2001(你們說的「法吳」)開始,就解決了標調也不用特殊字符,你卻倒退了回來,搞得「五」上聲ngh,用你的方案標不出來。早就告訴你了,那些傳教士的方案可以作為參考,是尺碼不是腳,。那些傳教士受他們的時代限制,他們想的只能是方便他們自己,不會全面考慮拼音的功能的。你那他們當標準,這叫「愚人買鞋」。尤其是你,狂推「-e斯」,結果是什麼。既然傳教士是金科玉律,你這個把「-e斯」否定了。你憑什麼來問我不遵守這些傳教士方案。簡直是「砍了紅旗,還打紅旗」。 現在,真正用方案的人還不多,真的用起來,你還會有不少毛病會暴露出來。你利用手頭的資源,帶大家走了多少回彎路?我已經不指望,你能懸崖勒馬。但是,你記住,是金子總會閃光的。

對的,反對「吳語注音法」確實還有其他人。沒你,也會有阻力,但是你沒有起好的作用。民眾是盲目,但是可以引導的,比如:我倡導「c幾、ch氣」和你的「tc幾、c希」,經過作工作,大家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民眾是需要引導的,而不是利用的。

最後告訴你,我「上海閒話abc」可劈肝膽兩崑崙。我毫無一點私心雜念。歷史上秦檜生前,門生遍天下,宋金兩國都有良好的關係,可是死後如何?歷史上,能得罪人的人,不為他們所處的時代所容的人多了。可是,歷史是公正的,歷史也會還我一個公正。


==

本條目有質量下降的趨勢,汪達爾作風和人身攻擊傾向強烈。提醒防止編輯戰及條目破壞。籲請維基編輯主持此條目的中立性。--Jikayo 03:54 2006年1月20日 (UTC)

是 閒話ABC 在搗亂。。。查了查IP,都是來自法國。你怎麼上上維基百科了? 128.135.60.87 04:07 2006年2月5日 (UTC)
你是誰?你是Nishishei?(不是繞口令)--Jikayo 21:52 2006年2月10日 (UTC)
伊號稱某某某支持他(其實沒有查對過,當事人也心知肚明),對外一貫施以「老子天下第一,其他都是冒牌盜版」的作風,甚至中文貼到英文條目里去,自己用第三人稱給自己寫傳,這樣的東西對讀者造成很大的迷惑,不管其敘述的東西如何,起碼其做法是有待商榷的,今後條目質量堪憂,希望有關方面能關注一下。

上面你應該是圈內人,「上海閒話abc」本人不會搞網站,但是目前支持「吳語拉丁式注音法」的中文網站就有境內,香港和個人,分屬於不同機構和社會團體的三個以上。如果沒有人支持,這些網站是哪裏來的。 還有,網上吳語拼音的發展事實,是戳動了一些人的神經,但是那是證據確鑿的。不要學的像一些流氓政府,裝得像「祥林嫂」到處說人造謠。人家造什麼謠?那句話拿不出證據,你可以說。告訴你,什麼「嚴厲譴責」,我早就聽膩味了。

Jikayo你在國內也能上偉基?真的、假的。

關於快速刪除的說明[編輯]

在2007年5月31日 (四) 21:38所做的修訂版本之後的7個(不含)版本改動有:1)法吳最後一個定稿的年份,從2005改為2003。然而此說未見任何書證,故暫不採信。2)先後兩次重複提到某輸入法,而所引網頁乃是具有門戶性質的針對輸入法或者某語言的入口網頁,並無明確給出有關拼音方案內容的信息,連二手文獻都談不上,考慮到本條目的主題,故而不應列為參考文獻。3)強調吳語協會不具有政府背景。此處改動明顯蛇足。首先,本條目名稱為「上海話拉丁化方案」,並未預先限定方案制定者的身份,官民身份與條目內容毫不相干;再者,查諸眾方案,無一為代表政府所制,為何獨獨強調該會的民辦身份。須知,制定了語言國際標準代碼639-3的SIL也是一個非政府機構,所以這種官民身份的描述純粹是蛇足。4)這7個修改版還刪除了原本依據維基格式寫就的詳細參考文獻,應當予以恢復。基於以上理由,我進行了快速刪除,恢復到在2007年5月31日 (四) 21:38所做的修訂版本。另外,再次提醒來自194.250.177.91和62.210.20.231的朋友在討論頁留言後具名—Lieukehli 2007年6月4日 (一) 08:51 (UTC)[回覆]

「吳語拉丁注音法」最後定稿的日期是2003年。有足夠的資料證實在2004年5月之前。有2004年版《上海吳語手冊》和2004年建成的「吳語注音輸入法」網站。 lieukehli先生有點孤陋寡聞了。此外,還有不少網也有介紹。至少,法吳的資料掛在這裏,也應該在2005年之前。

最近發現wtzdj就是wutzindjiq,wtzdj自己wutsinjih,原來wtzdj也是法吳的用戶,那麼還到處說自己用的方案是別人的個人方案,還在wtzdj自己方案之後,蠻好白相的。--Great Guru (留言) 2010年3月26日 (五) 10:50 (UTC)[回覆]

關於上海話的聲母[編輯]

我在2010.8.15.上海話的討論區寫了上海話的發音與聲調有關係的一些情況。像拉丁化方案中寫的b白與p百,d特與t德,dz其與t6機,g軋與k格,合與h哈,w黃與?w汪,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對應的字的聲調決不一樣,也就是白特其軋合黃所發的聲調差不多,而與百德機格哈汪的聲調決不一樣。這樣應該可以把這兩個聲母合併為同一個。

目前版本的問題[編輯]

兩種分類[編輯]

「這十套方案按濁塞音(及「歐」「凹」二韻)的標記方式大致可分為延用漢語拼音和遵從國際慣例(表中以藍底突出)的兩類。」

像q表示「氣」聲母、j表示「幾」聲母的朱氏、城大、湯氏方案也算國際習慣?

「凹」韻母的表達,目前歸列為「國際習慣」方案的有完全對立兩種,那種算國際習慣?au/ao顯然是對應普通話的。

繞開「安」韻母不提,提「歐」韻母的表達符合國際習慣。 泰國官方轉寫「ɤ」是oe。有沒有哪國官方拼寫「ɤ」是eu?這裏無非兩類,ou和eu。如果按照對應的雙元音算,就是英語doe的oe,ou和eu哪個算符合國際習慣。客觀地說普通話的ou相對eu更加符合國際習慣。

繞開的「安」韻母。可以負責的說,沒有一個大語種的正規拼寫「ø」是oe,如果不用特殊符號的話,用eu是主流。包括法語、荷蘭語,還有英語的引進詞彙deux,德語的正規拼寫banlieue,operateur;雖然是引進詞,但是上正規字典。如果談德語ö的轉寫,德語götze(goetze)也是像上海話「歐」不是「安」。

滬一式和錢式[編輯]

滬一式就是錢式,沒必要分開來列出。至於錢乃榮教授的另外一套方案,當事人自己都不使用了,沒有必要推薦。否則阮恆輝教授也另外有套方案,見於他的《上海話流行語》。

滬二式 等方案來源[編輯]

滬二式在「2006年首屆國際上海方言學術研討會」的學報沒有提及。正規報紙也沒有提及。目前資料來源只是bbs,按照規則不符合wiki採用資格。希望有其它資料來源。尤其這套方案可有什麼資料。如果沒有什麼資料,這個方案似乎也無推薦必要。 eccles方案也缺少資料來源。

音標的問題[編輯]

目前那個â是啥意思,能不能解釋一下。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上海話拉丁化方案中的8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7日 (四) 13:4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