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分診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醫學專題 (獲評未評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醫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醫院分級這事[編輯]

為什麼生病就生病直接看醫生不就好? 為何要分級?


大部分的基礎疾病其實可以在小診所進行療程治療,剩下的分給大型和中型的醫院,這兩者其中設備差異和醫護人員的技術差異,幾乎可以說微乎其微,在大部分的疾病療程上更是豪無差異,大家都醫學院玩出來的,大家用的藥物己乎都是健保局審核的公版,除非刻意的推銷國外專利藥物,否則治療出來的療程和康復率根本差不到那裏。

另一件事情便是資源分配這件事情,在國外有看門人制度(gate keeper),所以小病歸小診所,大病歸大醫院,感冒這種小東西你如果硬要去台大醫院這樣的教學醫院,保證帳單操爆的你的錢包,這系統可以確保每個醫護人員和系統能夠有效率地為國家中的地方人服務,不會有空轉的地方小診所,結果大醫院塞爆的狀況,這很不幸就是台灣的現況。

每個醫護都是人,兩條手一雙眼睛,再努力也就只能照護那些容積量的病人,多了只是讓失誤率直線上升

再來前面講到中型和大型醫院系統兩者治療效果大同兩異,大型醫院和中型醫院幾乎基本的設備和醫療採購,大多都採購相近的設備,只受限規模,中型醫院可能預算不足包含所有的科別,但在採購完齊全設備的科別一定能夠發揮完全的治療效果,常見地方醫院會宣傳自己醫院專職,就是針對這個限制而求生存的發展。

除了這點外大型醫院最重要的就是罕見疾病的診治、新興疾病的研究,這些專案的特色,攤開來就是兩個字。

賠錢、賠錢、還是賠錢

政府會給大型醫院較多醫療補助款,有很大的意義就是希望大型醫院做這些較賽缺的事情,這些帶有濃厚社會福利意味的研究、治療,這社會自然是有那些需要的人,但是需要的人數和成本實在相差誇張,所以沒有補助的情況下那些中型醫院本着賺錢至上主義,自然義不容辭的推辭掉了,斷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無人仕。
phoenix--36.225.96.157留言2017年7月11日 (二) 13: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