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Jaymyang/榕小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User:Jaymyang/榕小蜂
科學分類

榕小蜂屬於小蜂總科(Chalcidoidea),在無花果內度過幼蟲期。有些是傳粉昆蟲(歸於榕小蜂科),但小蜂總科內有些物種則僅以植物為食而未行傳粉。傳粉的榕小蜂會造出蟲癭,但其他種類的榕小蜂可能自己製造癭,也可能侵佔其他榕小蜂的癭;尚不能確認它們是否為寄生蜂[1]

歷史

[編輯]

亞里士多德在其《動物史》中記載,野生無花果( caprifig )的果實中有榕小蜂(fig wasps);它們的生命始於蠐螬(幼蟲),成年榕小蜂(psen)破開「皮」(蛹),飛離無花果,尋找栽培的無花果並鑽進去,防止其落果。他認為, psen自然發生的;他並未發現無花果是進行有性繁殖,而psen扮演此過程的輔助角色。 [2]

分類學

[編輯]

榕小蜂是一個多系群,各譜系的相似性乃基於與無花果樹(榕樹)的共同關聯。隨着研究進步,有一些譜系被移到其他科,特別是金小蜂科長尾小蜂科 。因此本科內的屬數仍在變動之中。最近認為榕小蜂科(Agaonidae)應包括所有的傳粉榕小蜂[3]和Sycophaginae亞科。 [4]其餘類群(如Epichrysomallinae 、 Sycoecinae 、 Otitesellinae和Sycoryctinae應歸屬於金小蜂科。 [4]

形態適應

[編輯]
雌性(左,有較長的產卵器)和雄性Blastophaga psenes

榕小蜂科的雌性型態就像一般昆蟲,雄性則大多無翅。雄性的唯一任務是在無花果的隱頭花(向內倒生的花)內與雌性交配,並咬出一個洞以讓雌性離開無花果。這與捻翅目昆蟲簑蛾科昆蟲正好相反(雄性是一般昆蟲,而雌性從不離開宿主)。未行傳粉的小蜂種類則演化出極長的產卵管,以將卵產在無花果內部。 [需要引用]

無花果的種類超過600 種,大多數都有隱花果,其內有三種類型的花:雄花、短雌花和長雌花。雌性榕小蜂的產卵器能抵達短雌花的子房,但無法到達長雌花的子房。因此蜂的幼蟲出生於短雌花上,而長雌花上只會結籽。由此產生的誤解是成熟的無花果內充滿了死黃蜂,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果實中「脆脆的部分」只是種子。這是因為無花果會產生無花果蛋白酶(ficain),消化死去的黃蜂,並吸收其營養形成成熟的果實和種子。 有幾種商業和觀賞無花果品種屬於單性結實,這些品種不需要榕小蜂授粉就能結果。 [5]

生命周期

[編輯]
斑馬屬sp.女性
Ceratosolen屬植物是榕屬植物SycomorusSycocarpusNeomorphe部分的傳粉者。 [6]
非傳粉寄生Apocrypta在南非榕樹上產卵

榕小蜂的生命周期與其棲息的榕樹的生命周期緊密相連。棲息在特定樹木上的黃蜂可分為兩類:授粉黃蜂和非授粉黃蜂。傳粉黃蜂與無花果樹之間存在強制性的苗圃傳粉互利關係,而非傳粉黃蜂則以植物為食,而不會給植物帶來好處。然而,這兩個群體的生命周期非常相似。

儘管各個物種的生活有所不同,但典型的授粉榕小蜂的生命周期如下。在周期開始時,交配過的成熟雌性傳粉蜂通過一個小的天然開口(孔口)進入未成熟的「果實」(實際上是一種稱為隱花果的莖狀結構),並在腔內產卵

交配後的成年雌性在強行穿過孔口時,通常會失去翅膀和大部分觸角。為了便於通過孔口,雌性頭部的下方覆蓋有短刺,以便能夠抓住孔口壁。

雌性榕樹在產卵時,也會產下從原寄主榕樹上採集的花粉。這為榕樹內表面的一些雌花授粉,使它們成熟。雌蜂產卵並完成授粉後就會死亡。

授粉後,有幾種不授粉的黃蜂會在無花果變硬之前產卵。這些黃蜂要麼是無花果的寄生蟲,要麼是傳粉黃蜂的寄生蟲。

隨着無花果的發育,黃蜂卵孵化並發育成幼蟲。經過蛹期後,成熟雄性的第一個行為就是與雌性交配 - 在雌性孵化之前。因此,雌性就會懷孕。許多物種的雄性沒有翅膀,無法在無花果外長期生存。交配後,雄蜂開始從無花果樹上挖洞,挖出一條隧道,供雌蜂逃生。

一旦離開無花果,雄蜂很快就會死去。雌性會找到出路,並拾取花粉。然後它們飛到另一棵同一種類的樹上,在那裏產卵並重新開始這個循環。

共同進化

[編輯]

無花果與黃蜂的互利共生起源於7000萬至9000萬年前,是一次獨特進化事件的產物。 [7] [8] [9]此後,形態學和分子研究均證明了黃蜂屬和榕屬之間存在粗略規模的共枝形成和共同適應。 [9] [10]這表明無花果和黃蜂有同輻射的趨勢。 [9]如此嚴格的協同物種形成應該會導致兩個譜系產生相同的系統發育樹[8] ,而最近的研究將無花果切片映射到黃蜂屬的分子系統發育上,並進行統計比較,為這種規模的協同物種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8]

遺傳學上明確的傳粉黃蜂物種群與遺傳學上定義不明確的無花果物種群共同進化[11]榕樹的不斷雜交促進了新的傳粉黃蜂物種的不斷進化。宿主轉換和傳粉者宿主共享可能導致無花果和榕小蜂(如Pegoscapus )物種的驚人多樣性,因為它們會導致雜交和基因滲入 [11]

[編輯]

根據不同出版物對榕小蜂的屬和分類: [3] [4] [12] [13]  

博物館藏品

[編輯]

世界上主要的無花果黃蜂收藏之一現藏於利茲博物館和美術館發現中心[14] ,由史蒂夫康普頓博士收藏。 [15] [16]

參考

[編輯]
  1. ^ Boucek, Z. 1988. Australasian Chalcidoidea (Hymenoptera): a biosystematic revision of genera of fourteen families, with a reclassification of species. C.A.B.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England. 832 pp.
  2. ^ Leroi, Armand Marie. The Lagoon: How Aristotle Invented Science. Bloomsbury. 2014: 244–247. ISBN 978-1-4088-3622-4. 
  3. ^ 3.0 3.1 Cruaud et al. 2010
  4. ^ 4.0 4.1 4.2 Heraty et al. 2013
  5. ^ Roy, D. (2019). Tropical/subtropical fruit crops: Fig. In Breeding of fruit crops (pp. 113-115). Alpha Science International Ltd.
  6. ^ Zhen, Wen-Quan; Huang, Da-Wei; Xiao, Jin-Hua; Yang, Da-Rong; Zhu, Chao-Dong; Xiao, Hui. Ovipositor length of threeApocrypta species: Effect on oviposition behavior and correlation with syconial thickness (PDF). Phytoparasitica. April 2005, 33 (2): 113–120 [5 October 2015]. S2CID 35479915. doi:10.1007/BF03029967. 
  7. ^ Machado et al. 2001
  8. ^ 8.0 8.1 8.2 Cook & Rasplus 2003
  9. ^ 9.0 9.1 9.2 Herre et al. (2008)
  10. ^ Molbo et al. 2003
  11. ^ 11.0 11.1 Machado C.A., Robbins N., Gilbert M.T.P., Herre E.A. Critical review of host specificity and this co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in the fig/fig-wasp mutualism. (2005). Proc. Of the National Acad. Of Sci. of the U.S.A.102(1), 6558-6565. doi: 10.1073/pnas.0501840102
  12. ^ Cruaud et al. 2011
  13. ^ Roger A. Burks; Mircea-Dan Mitroiu; Lucian Fusu; et al. From hell’s heart I stab at thee! A determined approach towards a monophyletic Pteromalidae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Chalcidoidea (Hymenoptera).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2022-12-20, 94: 13–88. ISSN 1070-9428. doi:10.3897/JHR.94.94263. Wikidata Q115923766 (英語). 
  14. ^ Natural Science – 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19 August 2020]. 
  15. ^ Compton, Steve. Dr Steve Compton. [19 August 2020]. 
  16. ^ Compton, S. Host‐parasitoid relationships within figs of an invasive fig tree: a fig wasp community structured by gall size (PDF). Insect Conservation and Diversity. 2018, 11 (4): 341–351. S2CID 89701549. doi:10.1111/icad.12282. 

[[Category:小蜂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