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Omeric Chou/洛杉磯警察大都會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洛杉磯警察局大都會司
洛杉磯警察大都會司圖章
格言"Can Do, Will Do"
成立時間1933年-至今
國家/地區美國,洛杉磯
駐地/總部2710 West Temple St.
Los Angeles, CA 90026
部門洛杉磯警察局
(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
上級機構反恐與特別行動局
(Counter Terrorism and Special Operations Bureau)
領導
現任主管三級高級警監 Mario Q. Mota 任指揮官
二級高級警監 Alex M. Medel 任助理指揮官
人員裝備
規模B&C排: 戰術響應組 (TRT, citywide Tactical Response Teams)

D排: 特警 (SWAT, 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 team)

E排: 騎警

K-9排: 警犬單位

H排: 市政要員保護單位

M排: 行政與後勤支援

大都會司警械保障組

海事行動組 (MOT, Maritime Operations Team) : 為前水下行動小組 (UDU, Underwater Dive Unit)

犯罪影響小組 (CIT, Crime Impact Team)
誓約職員392名 (直至2019)
網站大都會司官方網站

洛杉磯警察大都會司,通常被稱作大都會司或者就叫Metro,是洛杉磯警察局的精銳警力,並受反恐與特別行動局指揮。大都會司下屬有K-9警犬單位騎警單位、專精犯罪打擊的單位與特警單位,並以各自以「x」代稱。

大都會司的職責範圍很廣,涵蓋數個方面:處理重大案件、執行搜查令要員保護活動與個人監視反恐行動人群控制鎮壓暴亂以及處理負隅頑抗的嫌犯 (即近年來常見報的"Barricaded Suspect"事件) 或高風險對峙局面。

單位歷史[編輯]

大都會司成立於1933年4月16日,起源於彼時的輔警單位,並將流浪者管理科,情報局以及其他幾個來自局長辦公室的單位一併融入,建立起了這個精幹的機動犯罪打擊單位,並開始在城市四處打壓犯罪活動。

1968年,大都會司從70名警員擴編至約莫200名警員。1982年,K-9警犬單位成為了該司的一份子。緊接着是1988,E排騎警編入大都會司。轉眼間,1997年,因為臭名昭著的北荷里活劫案,大都會司被批准再添新丁。此時,部門人數已至約290人。隨後,這個數字一路漲至350名宣誓警員與16名文職警員。

在2015年4月14的年度市情會議上,時任市長Eric Garcetti宣佈,大都會司將增添超過200名警員以面對年前急劇飆升的犯罪率。同時也為了滿足時任局長Charlie Beck南洛杉磯激增的槍擊案而採取實施的擴大化市區內交通臨檢政策。直至2016年,大都會司的宣誓警員人數已達486人,並具備了多重突擊反恐能力 (MACTAC) 以應對犯罪趨勢。到了2019年,因為部門改組,宣誓警員人數收編至392人。

至於大都會司代表性的數字114,則是與輔警單位的起源密切相關。在前洛杉磯警察局所在的總部Parker Center,輔警單位辦公室正好位於房間114 (Room 114)。至此,114成為指代大都會司總部的數字,旗下多個排的無線電呼號,也被分配了以R (Robert) 開頭,緊接各自排代表字母組成的呼號。2016年,大都會司從洛杉磯警察局中央分局遷址至 Rampart分局自2008起閒置的前警局。

單位職責範圍[編輯]

大都會司的職責範圍包括:

主要職責:

  • 為部門社區警民合作關係的外聯活動提供支持
  • 為警員提供進階的在職訓練
  • 支援警探搜捕特定區域內的暴力犯罪人員
  • 為執行搜查令提供各類支持
  • 在全市範圍內搜捕逃犯

其他職責:

  • 在高風險情況下圍堵嫌犯
  • 監視盯梢
  • 要員保護
  • 執行搜查/拘捕令
  • 訓練警員的戰術與槍械使用技術
  • 協助各類重大案件調查人員

組織架構[編輯]

大都會司由八個行動排與一個行政排組成,每個排由一名警督作為警員主管 (Officer-in-Charge, OIC)。

M排由大都會行動指揮部構成 (Metro Operations Section, MOS), 履行對大都會司內所有部門、警械槍支庫、教學訓練部、潛水及水下作業單位的行政管理以及其文書工作。

B和C排作為戰術支援排,專精輔助調查人員進行重大案件偵破的。犯罪影響小組則是戰術監視單位,可以為部門與警探提供專業支持。特警 (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 SWAT) 為D排,騎警為E排, H排則是為市政要員提供安保服務的,上述這些與K-9警犬排和海事行動組 (Maritime Operations Team, MOT) 一併組成整個大都會司。

B、C排 (戰術響應組)[編輯]

A (已撤編)、B、C與G排 (已撤編) 警員部署並鎮壓2006年洛杉磯五一勞動節期間有關"移民政策改革"的遊行示威活動

B與C排作為市轄區戰術反應組,是大都會司社區警務工作的核心力量。其主要職能是作為戰術支援排 (Tactical Support Platoon, TSP) 的一員,協助巡邏部門的警探和專職部門等單位進行調查。以及打擊入室盜竊、搶劫、盜竊車輛和偷竊機動車內的財務。近些年來,工作焦點更傾向於打擊暴力犯罪。

此外,他們還會在一些大型活動做安保工作,例如:奧斯卡獎艾美獎格林美獎與一些體育賽事。B、C排也會負責保護政要的部分工作,並與美國特勤局國務院密切合作,為美國總統、副總統及外國元首等提供保護。同樣也負責遊行示威等大型場合的人群控制活動。

戰術反應組次要的職能,便是提供機動部隊 (Mobile Field Force, MFF) 訓練並每年對數千名現役警員進行槍支訓練與再認證。

再有一點,B、C排下屬還有一個快速驅散小隊 (Rapid Extraction and Dismantling Team, RED),是由受高度專業化訓練的警員組成,專門逮捕非法集會參與者,鎮壓暴亂與進行大規模逮捕行動;並在有需要時作為支援警力輔助特警。

在2019-2022年間,受持續黑命貴運動影響,帶有種族歧視的交通臨檢醜聞,以及由時任LAPD局長Michel Moore主導的警隊改革中,前大都會司下屬的戰術反應組A、G排撤編併入大都會司其餘排中。

D排(特警)[編輯]

2015年公開演習中,D排特警們身着Protech FAV背心、Crye Precision G3 LAC作戰褲,頭戴黑色Ops-Core FAST LE頭盔並拿着護木上放有DBAL-A2激光指示器的HK416D

D排,特種武器和戰術小隊,或者說是特警、SWAT單位,一般除了他們打擊犯罪的活動外,還要處理那些只有特警才能處理的情況。特警是洛杉磯警方為應對負隅頑抗的嫌犯、發現難以反制的狙擊手以及處理任何高危行動而設立的全天候即刻響應單位。

而當發生下列情況時,案件指揮官 (Incident Commander, IC) 也可能會請求特警隊出動:嫌疑人可能持有武器;嫌疑人被認定參與了犯罪活動或對公眾和/或警察的生命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嫌犯隱蔽或處於掩體處等對自身極為有利的位置,或嫌疑人聚集在開闊地帶,警察的出現或接近可能會引起嫌犯的應激反應;嫌犯拒捕。

此外,是否需要特警隊員所接受過的專業知識與訓練來協助執行拘捕令則取決於以下因素:非常規情況下的拘捕令執行;有着重兵把守的地方;可能存在潛在的交火場面或過去曾涉及使用武器暴力拒捕;在需要抓捕的嫌疑人中有已知幫派成員存在;將會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預計會涉及破門拆窗。洛杉磯特警已解救超過十餘名人質,且每年都會着手處理負隅頑抗的嫌犯以及執行許多高風險拘捕令。

快速部署、突襲、各類戰術訓練以及周密的部署,是特警們致勝的法寶。與此同時,特警們還會接受一系列的危機干預同談判技巧訓練,以面對有着抵抗情緒的嫌犯、安撫被挾持的人質,抑或是在面對意圖自殺的嫌疑人時做出恰當的反應。


現役的特警用載具有Lenco B.E.A.R., BearCat 以及 MedCat裝甲救援車。D排現特警總指揮是二級警督Ruben Lopez,副總指揮是二級警督Lee McMillion。

在1972至2005年間,洛杉磯特警一共出動了3371次。其中,3196次屬戰術行動;174 次涉及人質,31 次是以特警擊斃嫌犯收場的。

E排 (騎警)[編輯]

E排警員們騎馬在South Park巡邏的照片

E排,即騎警,起源於洛杉磯警方的一次社區志願活動,並於1988年正式併入大都會司。該排現有28匹馬,飼養於一座先進的馬類綜合設施——阿曼森馬場。警員和他們的馬騎會在街上或特殊活動期間出動。除此之外,騎警排同樣也負責打擊犯罪,並響應鎮暴行動。

K-9排[編輯]

K-9排,或者叫警犬排,有着高度專業化訓練的警犬訓導員與他們的警犬搭檔來面對任何需要搜查或是逮捕重罪犯的場合。警犬們都受過良好的馴化,行動敏捷、紀律嚴明,會為市民與警察的安危犧牲自己的生命。K-9警員們也是24/7全天候待命的。他們都時刻準備着協助巡警部門搜捕重罪犯。

K-9排由一名二級警督任警員主管,並由排內六名二級警司中的一人兼任副主管;餘下五名二級警司則任現場主管。排內有3名高級警員任訓導員助理並有15名三級警員任警犬訓導員,每人皆分配了一條警犬。其中四名警員還被分配了受過專精槍支彈藥嗅查訓練的第二條警犬。

大都會司在1980年4月開始了一項為期一年的警犬單位試點計劃,並首次編入了兩隻警犬,兩個月後宣佈效果顯著並繼續發展該排。

與多數執法單位不同的是,洛杉磯警方的警犬所接受的訓練項目是在搜索嫌疑人時"發現並警告 (Find and Bark)"而非"發現即咬住 (Find and Bite)"。受訓的警犬們只有在嫌疑人做出可能對在場警員或者市民構成威脅的行為,或試圖逃逸時才會咬住他們。至2021年,大都會司K-9警犬們共出動315次,搜索到305人。在這305次搜捕中,有69次嫌疑人被警犬咬傷或受傷,此類情形被稱作一般接觸類案件;有4次導致人員被警犬咬傷或受傷且需急需住院治療,這類情形則被分類到警方使用武力案件。


1990年,警局為殉職或受傷嚴重的的警員或警犬特別設立了"自由勳章 (Liberty Award)"。這個勳章是以在執勤中被槍殺的大都會司警犬"Liberty"命名的,在警局史上也只授予給過這條警犬。Liberty的訓導員John Hall也因此事被授予了勇氣勳章 (Medal of Valor)

想成為一名K-9單位警員只能在成為巡邏警員後,通過申請考核並加入大都會司。

洛杉磯警察局特種武器和戰術小隊的歷史[編輯]

洛杉磯特警的臂章

特種武器和戰術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彼時全美多地發生了數起針對平民和警察的狙擊事件。其中許多案件發生在洛杉磯黑人區暴動 (即Watts Riot) 期間和隨後的一段時間裏。洛杉磯警察局的領導層在對每一起案件的處理方式經過嚴密審查後意識到,警方在這種危險情況下根本沒有應對與反制的能力。此時,John Nelson警官向一位名叫Daryl F. Gates的年輕警督 (這一年輕警督日後成為了洛杉磯警察局的局長) 提出了特種武器和戰術的概念。 Gates警督很快批准了由一小撮紀律嚴明的警員利用軍用戰術和特種武器來應對這些超常且棘手的襲擊。

首支特警隊由15個四人小組組成。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是從巡警部門和其他警察職能部門中自願選拔出來的,多服過兵役且有着專業的戰鬥經驗。特警隊員每月必須參加定期訓練,並在有需要時按需出動響應案件。這支小隊因為在內亂期間為警局和警用設施作安保工作,所以還有個外號叫"警局護衛隊"。

1969年,這支警用戰術的先驅單位面臨着他們的首次實戰,同樣是挑戰,即下文種提到的突襲黑豹黨老巢。12月9日,在對位於41街與中央街的黑豹黨非法武器搜查行動中,成員暴力拘捕,武裝抵抗;與特警隊的40名警員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槍戰,期間雙方發射了數千枚子彈,最終以三名黑豹黨成員與三名警員受傷的代價獲勝,他們的第一次行動留名青史,也打出了洛杉磯警察戰術單位的氣勢。

1971年,洛杉磯特警的警員們被全職調崗至大都會司下屬,以應對時下肆意活動的顛覆政權組織活動、持續飆升的犯罪率以及提高隊員集合的效率。

1983 年,洛杉磯警方外派三名特警隊主管前往歐洲評估與學習德國邊境第九反恐大隊法國國家憲兵干預組和傳奇的英國第22特種空勤團 (即GSG-9、GIGN與SAS) 等準軍事團體所採用的戰術。他們共同制定了一個艱巨且嚴格的訓練計劃,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培養洛杉磯特警隊的人質營救能力。

洛杉磯特警隊的下一個重大挑戰出現在1984年。隨着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洛杉磯舉行,而全球恐怖主義活動在世界各地不斷蔓延,洛杉磯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襲擊目標。洛杉磯警方和特警隊的領導們再次認識到了這一問題,開始努力給特警隊進行反恐訓練,當年反恐技能的這一概念在全美各地警隊還未正式形成。為了實現這點,每位特警幹員都接受了長達2000多個小時的培訓。在1984年夏季運動會的19天裏,特警們夜以繼日地進行訓練來提升反恐技能。洛杉磯夏季運動會在沒有任何意外發生的和平中結束了,而此期間培養的反恐技能則將洛杉磯特警隊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如今,洛杉磯特警已是全球前沿的知名警用戰術執法單位之一。自1967年起,洛杉磯特警時刻準備着響應處理超常規裝備與一般受訓巡警能力範圍之外的案件。成立以來,特警隊成員已安全營救了無數人質,逮捕了數十名有着暴力犯罪行徑的嫌犯,並獲得了數百次團體與個人的嘉獎和表彰,其中包括數枚勇氣勳章,這是洛杉磯警方對在執行任務中恪盡職守,表現出極度英勇或英雄主義精神的個人所授予的最高榮譽。

洛杉磯特警的部門章上帶有41與54字樣,則是而為了銘記兩次慘烈的部署,即突襲41街黑豹黨老巢與54街圍剿共生解放軍。

洛杉磯特警著名的部署行動[編輯]

1969年突襲黑豹黨老巢[編輯]

1969年12月6日,兩名巡警報告他們看見了黑豹黨成員Paul Redd,"Duck" Smith與Geronimo Pratt持有非法槍支。隨即便向洛杉磯縣法院提交了對黑豹黨老巢的搜查令,並在1969年12月9日日出前兩小時簽發並決定執行。

洛杉磯警方決定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三地聯合突襲,超過約350名警員參與了此次行動。而此前從未參與過實戰的特警隊在警督Daryl Gates與警司Patrick McKinley的主導下率先突襲了位於中央街與41街交界處的黑豹黨老巢。黑豹黨成員與特警們駁火長達4小時,直至成員投降,雙方打出超過5000發子彈。在交火期間,Gates警督曾打給國防部請求使用榴彈發射器的許可,不過其實一直沒用上。

此次事件共導致4名黑豹黨成員與4名警員受傷 (但是在洛杉磯特警的官網上描述的是3名黑豹黨成員與3名警員受傷)。全部被捕的六名成員被以最重的罪名起訴,包括共謀意圖謀殺警員;但是最終法院裁決六人的行為系自衛,遂無罪釋放。

1974年圍剿共生解放軍[編輯]

1974年5月17日一天的下午,共生解放軍 (SLA) 成員聚集在Compton大道東54街處的一宅邸內。接到線報後,約莫400餘名洛杉磯警察局 (LAPD)、洛杉磯縣治安局 (LASD)、加州高速巡警 (CHP) 的警員們和聯邦調查局 (FBI) 的探員以及洛杉磯市消防局(LAFD) 的消防員們一起包圍了該住宅。圍攻一事很快通過無線電新聞與有線電視廣播給了數百萬民眾,幾天後甚至成為了全球報導的焦點。在向屋內投擲催淚瓦斯前後,警方曾展開多次談判;且直至解放軍成員用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向警員掃射了幾輪後警方才予以回擊。儘管共生解放軍此次共打了3772發,卻無一警員、平民或緊急服務單位的傷亡報告。

在駁火期間,房子內突竄一場烈火。至今也未知真正的起火原因;警方認定是多輪交火時其中一發子彈點燃了嫌犯持有的燃燒瓶導致的;而部分人則指責是警方釋放的催淚瓦斯引起了建築着火。全部六名嫌犯在受多輪槍傷後死於大火之中。

圍剿共生解放軍時,洛杉磯特警已經重新改組為6個10人小隊,每隊由兩個五人小組組成,稱之為"戰鬥小組 (Element)"。一個戰鬥小組由一名組長,兩名突擊手,一名偵察手和一名後方觀察手組成。其常規武器配置為兩把.223口徑的半自動步槍、兩把霰彈槍與一把狙擊步槍 (就事發現場使用的彈藥可推斷系.243口徑栓動狙擊步槍)。在一個警察都還多使用六發彈容的轉輪手槍和霰彈槍的時代,給警察配備半自動步槍已然是一種劃時代的進步。不過特警隊員們也還是會帶着他們的警用左輪放在肩部槍套里。那時候一般的公發裝備包括有急救包、戰術手套與防毒面具等。此次與共生解放軍的一戰使特警隊公發防彈背心與各式全自動武器成為了一種大趨勢。

1997年北荷里活劫案[編輯]

1997年2月28日,兩名有着重型防彈衣且持有重火力的武裝銀行劫匪Larry Eugene Phillips, Jr.Emil Mătăsăreanu與洛杉磯警方在街頭發生武裝衝突。事情的起因是北荷里活區分局的巡警與剛出被搶銀行大門的兩名劫匪撞個滿懷。在洛杉磯特警到場前已有11名警員及7名平民持續受到傷害,最後兩名劫匪均被當場擊斃。

臭名昭著的Phillips與Mătăsăreanu在此前已持有例全自動步槍等重型武裝搶劫數家銀行的前科。而洛杉磯警察局的巡警們當年的火力配置只是小口徑半自動手槍或左輪手槍,且僅在車內放置了一般霰彈槍 (以前只有特警幹員常備步槍)。Phillips與Mătăsăreanu當時可是攜帶有壓滿彈鼓的56式突擊步槍與能足以打穿警用護甲的子彈;並身穿防彈層總重量達近19千克的自製防彈衣,一般的警用手槍幾乎無法擊穿。在場的警員們持續被壓制直至特警到場後才有了能與之對抗的火力同護甲;與此同時,巡警們也從周圍的槍店買了幾支半自動步槍來平衡局面,不過在買的同時特警已經抵達現場了。

此次事件也引發了關於巡警在今後類似情況下應配備何種火力的討論。

洛杉磯特警第一位殉職的警員[編輯]

Randal David Simmons
出生1956年7月22日
加州洛杉磯縣
逝世2008年2月7日 (時年51歲)
加州,洛杉磯-溫內卡特
國籍 美國
別名Randy
從警經歷
所屬機構 洛杉磯警察局
從警年限1981-2008
職位1981年宣誓成為一名警員
– 三級警員
– 高級警員 ‡
警徽編號22885

Randal "Randy" David Simmons (1956年7月22日-2008年2月7日) 是洛杉磯特警成立40年以來第一位執勤期間犧牲的警察 (1998年一次訓練事故也帶走了一名警員,但非執勤期間)。他在洛杉磯溫內特卡地區與一負隅頑抗的嫌犯對峙當中不幸中槍身亡。Randy警官也是此次事件中五名死亡人員之一,其中還包括三名平民與一名嫌犯。特警隊員James Veenstra也在事件中身負重傷。被警方狙擊手擊斃的嫌犯最後被確認為是時年20歲的Edwin Rivera。而三名不幸罹難的平民分別為:54歲的Gerardo Rivera,21歲的Edgar Rivera與25歲的Endi Rivera;三者皆是Edwin的家人。

Simmons警官的葬禮約有近2.5萬名哀悼者前來參加,其中包括來自全球各地的執法人員,也是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警察葬禮。他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警,在洛杉磯警察局就職了27年,其中有20餘年是在都是大都會司D排特警隊度過的。

為了緬懷Randy,大都會司以他的名字建立並投入使用了Randal Simmons探索者哨站114,也是為了延續他在警察探索者項目 (即美國的少年警校項目) 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在電視劇《南城警事》-第四季第二集"水下 (Underwater)"一集中也同樣致敬了Simmons警官,說到其中角色Jones警官正因為他才會有加入洛杉磯警察的想法。

對於大都會司的爭議[編輯]

大都會司B、C排是鎮壓2007年麥克阿瑟公園中要求特赦無證移民的五一集會的600名警察中的一部分。警方的鎮暴行動直接導致了27名示威者與9名媒體記者受傷,致使5人被捕,且有至少50名市民填寫了關於警方濫用暴力的投訴。

洛杉磯警方因行動中侵犯人權的部分與其他城市損壞賠償了近1300萬美元,而大都會司中有17名警員與2名警司就此次鎮暴中存在的不當行為受了紀律處分。

2017年五月,一位D排特警於洛杉磯警方空中支援司的直升機上擊斃了一名位於洛杉磯市桑蘭-圖洪加的嫌犯。直升機是在地面警力確認嫌犯系非法闖入一戶人家且用屋主的槍支武裝自己後部署的,此時嫌疑人正處於一個對警員安危極為不利的位置。

一年後,即2018年5月,經洛杉磯警察局內務部認定,12名警員在事件中違反了警隊的執法人員使用武力原則,稱幾名警員"在嫌疑人不再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後任然開槍,而其他警員則距離嫌犯太遠,無法確定威脅"。

2020年7月,一名前洛杉磯特警警司起訴洛杉磯警察局,指控D排特警的誕生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特警黑手黨"的小團體,以去美化警方使用過度或者致命武力制服嫌犯,而非遵守武力降級原則或者使用非致命武力。

這位警司在訴訟中還強調,"特警黑手黨"的成員們在大都會司里一手遮天;選拔警員時徇私舞弊,任人唯親,而非去選擇一些真正有能耐的幹警;且長期攻擊、騷擾抑或是冷暴力那些與這個小團體意見相左、公然反對他們或是恪守武力降級原則的警員。

在這位D排前警司向內務部告發"特警黑手黨"這種小團體存在後,他被從特警隊強行調離並發配至洛杉磯國際機場的K-9單位。對此他認為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針對,因為從他在聖貝納迪諾縣的家過去路上要花很長時間。

2022年,在時任局長Michel Moore的下令進行內部調查後,洛杉磯警方發佈了一組報告否認了關於D排特警在使用致命武力問題上存在爭議。報告顯示,洛杉磯特警在2012至2022年間一共部署了1350次,其中僅105次部署行動中使用了各種形式的武力 (致命與非致命),且在這10年間,只有20名特警警員涉及執勤間槍擊事件。

流行影視文化中的洛杉磯特警[編輯]

1975年,ABC家播放的電視連續劇《SWAT特警隊》讓特警這一警種開始變得廣為人知,此劇的背景則是大致設定並改編於現實的洛杉磯特警。而2003年的這部由上述電視劇改編,Clark Johnson導演,Samuel L. JacksonColin FarrellLL Cool J 主演的《反恐特警組》電影可能更是一代觀眾對洛杉磯特警的印象來源,以北荷里活劫案開場、特警隊員們身穿Point Blank HRM背心,手持MP5衝鋒鎗、M4突擊步槍的經典形象留足影史。在2017年,由《犯罪心理》主演Shemar Moore任主角,從03年電影與75年電視劇再度改編而來的CBS《反恐特警組》開始連載;與前作電視劇不同的是,此次新劇集確定了背景即是現實的洛杉磯特警。

《霹靂小組》系列,或者叫SWAT系列,是一系列由雪樂山工作室製作,維旺迪舊2K波士頓工作室一併開發的電子遊戲,最初源於由已退休的洛杉磯警察局局長Daryl Gates解說的《警察故事》遊戲的後續互動式電影。此後,《霹靂小組》系列又推出了一款即時戰略遊戲遊戲與三款類似於《彩虹六號》系列的第一人稱戰術射擊遊戲。除《霹靂小組4》外,該系列的所有主線作品都以洛杉磯特警為背景,且已受到洛杉磯警方的官方認可。而SWAT4則是設定背景在一個虛構的東海岸城市。

參考資料[編輯]

官網連結[編輯]

[[Category:美国反恐政策]] [[Category: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Category:维基百科和维基数据上的官方网站不同]] [[Category:洛杉矶警察局的下属部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