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Richardcai/沙盒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惠州市行政區劃史描述今中國廣東省惠州市的行政區劃歷史。

明朝之前[編輯]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於原縛婁國境內置傅羅縣[1],縣治梁化屯(今梁化鎮),隸南海郡,是為今惠州市境被納入全國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之後最早的行政區劃[2]秦朝滅亡後,傅羅縣隸南越國南海郡;南越國於公元前111年被滅亡後,傅羅縣改稱博羅縣,屬西漢南海郡。這一時期,博羅縣的管轄範圍包含今惠州市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今深圳市東莞市汕尾市惠來縣西部、紫金縣大部分地區[3]西晉前,博羅縣境域更一度擴大至今天的香港[4]:326-327

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南海郡東部被拆分至新設立的東官郡,博羅縣亦析置海豐縣(取義「臨海物豐」[5])至東官郡。368年(東晉太和三年),博羅縣再析置欣樂縣及安懷縣,當中安懷縣隸東官郡[6]。483年(南齊永明元年),博羅縣又析置羅陽縣,欣樂縣則轉隸東官郡。503年(南梁天監二年),南海郡、東官郡析出部分地區置梁化郡,羅陽縣併入博羅縣,博羅、欣樂兩縣轉隸梁化郡[4]:327,博羅縣治所則遷至浮碇崗之西(今羅陽街道[7]

隋朝建立後,改郡縣制為州縣制。欣樂縣於588年(開皇八年)易名歸善縣,治白鶴嶺下。589年(隋開皇九年),梁化郡廢,改置循州;循州總管府設於龍川縣,次年遷至歸善縣梌山,後於605年(隋大業元年)廢。607年(隋大業三年),郡縣制恢復,循州被改為龍川郡,歸善、博羅兩縣隸之,此外還轄河源海豐興寧三縣。唐朝恢復州縣制後,龍川郡又於622年(武德五年)改為循州,先後隸廣州大總管府及嶺南道。690年(武周天授元年),循州改制為雷鄉郡;742年(唐天寶元年),雷鄉郡改為海豐郡;758年(唐乾元元年),廢海豐郡,復設循州,博羅縣亦更名為羅陽縣。917年(南漢乾亨元年),循州析置禎州,歸善縣(禎州治)、海豐縣、河源縣及由羅陽縣復名的博羅縣轉隸禎州,循州徙治雷鄉縣。958年(南漢大寶元年),禎州改治河源縣。[4]:327-328

997年(北宋至道三年),禎州隸廣南東路,復治歸善縣。1020年(北宋天禧四年),為避趙禎之諱,禎州改為惠州,管轄範圍不變。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惠州升格為郡,稱博羅郡[4]:328。1133年(南宋紹興三年),復名惠州[8]。1279年(至元十六年),惠州升格為惠州路,隸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4]:328;至元朝滅亡前,惠州路直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4縣,同時管轄循州治下的興寧、龍川及長樂3縣。[9]:338-339

由秦始皇設傅羅縣起至明朝建立前,今惠州境內的縣級以下區劃經歷了秦朝的鄉、里、亭制,漢朝的鄉、亭制,晉朝的鄉、里制,隋朝的保、里、族制,唐朝的鎮、鄉、里制,宋朝的鄉、里制及都、保制,以及元朝的鄉、里制及都、圖制。[9]:339

明清及民國時期[編輯]

1368年(洪武元年),惠州路改為惠州府;次年,循州併入惠州府,惠州府轉隸廣東等處行中書省,管轄縣份不變[10]。1376年(明洪武九年),惠州府隸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1496年(明弘治九年),博羅縣析西北部地區,廣州府增城縣析置西林、平康、金牛3都,合設龍門縣,隸廣州府,治西林都七星崗[11]。16世紀及之後,惠州府境內又先後設立和平永安長寧三縣[9]:339;至萬曆年間,惠州府疆域東至惠來縣界,東北至程鄉縣界,北至江西龍南縣界,西抵東莞界,南至海港[3]:334。縣級以下行政區劃方面,今惠州境內的歸善、博羅、龍門三縣自明代開始有資料詳盡記載有關內容,但三縣實行的縣級以下區劃制度不盡相同。歸善縣實行都、里制,嘉靖年間轄13都、44里,萬曆年間調整為11都、37里[12]:346博羅縣實行廂都制,在嘉靖、萬曆年間轄10都、49里,崇禎年間轄6坊、10都、48圖[13]:358龍門縣實行都、堡制,初時轄2鄉、3都、18寨、20約,萬曆年間將18寨調整為30堡[14]:364

1647年(順治四年),惠州府隸廣東省惠潮嘉道,轄歸善、博羅、長寧、永安、海豐、龍川、長樂、興寧、河源、和平10縣及連平州;龍門縣隸廣東省廣肇羅道廣州府。1731年(清雍正九年),惠州府海豐縣析坊廓、石帆、吉康3都設陸豐縣。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惠州府劃出長樂、興寧2縣至嘉應直隸州[4]:328。此後,惠州府轄1州9縣,疆域東西長693里,南北長670里,東至嘉應州長樂縣界,北至贛州府龍南縣界,西至廣州府東莞、增城、龍門3縣連界,南抵海岸,西南至廣州府新安縣界,東南至潮州府惠來縣界,東北至贛州府長寧縣界,西北至韶關府翁源縣[3]:334。至於今惠州市境內各縣的縣級以下行政區劃,歸善縣沿襲明制[12]:346;博羅縣在乾隆年間轄4署、10都、48圖,1881年(清光緒七年)改轄10都、49里,清末廢都圖制,改轄13區[13]:358-359;龍門縣基本襲明制,惟在康熙年間將既有20約細分為51約,咸豐時期又在都、約(堡)之間設11圖[14]:364

中華民國成立後,廣東省廢清朝行政區劃制度,省以下僅有縣級行政區。1912年(民國元年),歸善縣更名為惠陽縣。1914年(民國三年)至1920年(民國九年),即北洋政府設道級行政區期間,惠陽、博羅兩縣隸潮循道,龍門縣隸粵海道。1921-1935年(民國10-24年)之間,惠陽、博羅等地先後隸東區、東江區等。1936年(民國25年),行政督察專員制度確立後,惠陽、博羅、龍門三縣隸廣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後於1947年(民國36年)轉隸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民國38年)2月,惠陽、博羅兩縣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改屬第六行政督察區[4]:328-329;5月,惠陽縣析出其東部地區,設立惠東縣[15]。縣級以下行政區劃方面,1912至1930年(民國元年至19年)期間,惠陽縣、博羅縣沿襲了清末的縣以下政區劃分制度[12]:346[13]:359,龍門縣廢都、堡制,改轄12區[14]:365。1931年(民國20年)以後,廣東省施行地方自治制度,啟用區、鄉、里制;1937年(民國26年),鄉鎮之下又設保甲制,以10戶為1甲、10甲為1保[16]。這期間,惠陽縣最初轄14區、384鄉、32鎮,後在1937年9月改轄6區、105鄉鎮;1943年(民國32年),轄6區、87鄉、11鎮;1947年(民國36年),轄6區、54鄉鎮[12]:346。博羅縣在1938年(民國27年)轄13區、18鄉[13]:359。龍門縣在1931年轄12區、108鄉、4鎮;1940年,轄4區、23鄉、6鎮,後改為2區、27鄉[14]:365

共和國時期[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省於1949年12月設東江專區,惠陽、博羅、龍門三縣隸之,惠東縣同月併入惠陽縣。1952年,東江專區撤銷,惠陽縣改屬粵東行政區,博羅、龍門縣改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1月,惠陽專區成立,隸上述三縣及增城、紫金、河源、連平、龍川、和平、海豐、陸豐、寶安東莞等13縣。1958年4月,惠陽縣一度析出縣級惠州市及惠東縣;11月,龍門縣併入增城縣,隸廣州專區;年底,惠州市、惠東縣併入惠陽縣,惠陽、博羅等縣則因惠陽專區被裁撤而轉隸佛山專區(廣州專區更名)。1961年3月,佛山專區復設龍門縣。1963年7月,廣東省復設惠陽專區,行署設於橋西,管轄範圍與1958年底撤銷前大致相同,但不再轄海豐、陸豐兩縣;8月,惠陽專區設立縣級惠州鎮。而在1964年10月及1965年7月,惠陽專區先後復設縣級惠州市及惠東縣[15][4]:329、333。1970年10月,惠陽專區改制為惠陽地區。1975年1月,龍門縣轉隸廣州市。1988年1月7日,惠陽地區被拆分為惠州、東莞汕尾河源等4個地級市,當中地級惠州市轄惠城區(縣級惠州市更名)、惠陽縣、博羅縣、惠東縣及由廣州市轉隸的龍門縣[4]:329。1994年5月6日,惠陽縣撤縣設市[17],後又於2003年6月10日撤市設區,成為現今的惠陽區[18]

在縣以下行政區方面,廣東省在縣級行政區之下設區、鄉、鎮等建置[17]東江專區建立後,專區行署直管的縣級惠州鎮於1949年12月成立,轄4坊、1鄉;1950年5月,惠州鎮降格為惠陽縣的一個區級鎮。1952-1954年,該鎮轄4坊、4鄉;1955-1957年,該鎮仍轄4坊、1鄉[19]:342。惠陽縣於1950年轄9區、1區級鎮(惠州鎮)、70鄉(鄉級鎮);1951年,轄23區、368鄉鎮;1957年撤區並鄉後,轄6鎮、44鄉[12]:347-349。博羅縣於1950年轄5區、1鎮、25鄉,1951年轄6區、1鎮、31鄉;1958年完成兩輪撤區並鄉後,轄1鎮、19鄉[13]:359-360。龍門縣初時轄4區、1鎮、18鄉,1952-1956年轄5區、1鎮、19鄉;1957年撤區並鄉後,轄1鎮、12鄉[14]:365。1958年,區、鄉、鎮按地域組織成「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下轄若干生產大隊生產隊[17]。該制度實施期間,惠州市(鎮)及惠陽、博羅、惠東、龍門四縣內的鄉級區劃調整較為頻繁[19]:342-343[12]:349-352[20]:355[13]:360-361[14]:365-366。1983年,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分別改制為區公所、鄉人民政府[17]。1984年,惠州市轄3辦事處、5區[19]:343,惠陽縣轄19區、1區級鎮[12]:352,惠東縣轄21區、1區級鎮[20]:355,博羅縣轄22區、1區級鎮[13]:361,龍門縣轄12區、1區級鎮、3林場[14]:366。1987年,今惠州市境內全面撤區設鄉後,惠州市轄3辦事處、5鎮[19]:343,惠陽縣轄15鎮、5鄉[12]:352,惠東縣轄16鎮、6鄉[20]:355,博羅縣轄20鎮、2鄉[13]:361,龍門縣轄12鎮、3鄉、2林場[14]:366。1995年,惠州市除藍田瑤族鄉以外的所有鄉均已撤鄉設鎮[12]:352[20]:355[21][22]。2002年至2006年期間,惠州市對境內若干鎮進行了撤併及撤鎮設街道[23][24][25][26]。2003年,惠城區在惠陽市撤市設區的同時接管了10個原屬惠陽市的鎮份,以及將原博羅縣仍圖鎮併入惠城區汝湖鎮[18]。2017年,惠東、博羅、龍門三縣實現「一城兩街道」格局,且惠東縣多祝鎮劃出部分地區至平山街道後,惠州市境內再未有對縣級以下行政區劃做出調整[27]

  1. ^ 博羅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篇 建置、地理-第一章 建置区划-第四节 县名由来. 吳小明 (編). 《博罗县志(1979-2000)》.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44. ISBN 978-7-2180-7338-5. 
  2. ^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第七章 各市概况-惠州市. 黃勛拔 (編). 《广东省志·总述》.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4年2月: 289. ISBN 7-2180-4306-2. 
  3. ^ 3.0 3.1 3.2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一章 建置-第三节 境域.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334. ISBN 978-7-1010-6006-5.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一章 建置-第二节 隶属.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5. ^ 海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篇 政区-第一章 建置区划-第二节 建置沿革. 蔡忠 (編). 《海丰县志(1988-2004)(上)》. 方志出版社. 2012年11月: 33. ISBN 978-7-5144-0674-0. 
  6. ^ 張勁. 地情研究-深惠地区历史上行政区划关系探研.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編). 诠史述志集. 海天出版社. 2011年12月: 163. ISBN 978-7-5507-0311-7. 
  7. ^ 博羅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篇 建置-第一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沿革. 黎榕凱、鍾兆南 (編). 《博罗县志》. 中華書局. 2001年12月: 67. ISBN 7-1010-3206-0. 
  8. ^ 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編).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惠州. 《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1992年6月: 80. ISBN 7-8252-2135-9. 
  9. ^ 9.0 9.1 9.2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二章 区划-第一节 秦至清代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10. ^ 李默. 惠州府. 《广东方志考略》. 吉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吉林省圖書館學會. 1988年8月: 91. 
  11. ^ 龍門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建置沿革-第二节 建置沿革. 唐廣祥 (編). 《龙门县志(1979-2000)》.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42. ISBN 978-7-2180-7359-0.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三章 辖区-第二节 惠阳市-三、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三章 辖区-第四节 博罗县-三、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三章 辖区-第五节 龙门县-三、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15. ^ 15.0 15.1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三章 辖区-第三节 惠东县-一、隶属.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354. ISBN 978-7-1010-6006-5. 
  16.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二章 区划-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340. ISBN 978-7-1010-6006-5. 
  17. ^ 17.0 17.1 17.2 17.3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二章 区划-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0年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341. ISBN 978-7-1010-6006-5. 
  18. ^ 18.0 18.1 潘小平; 盧舜輝. 莊紅韜 , 編. 广东惠阳今天撤市设区 惠州市区扩大六倍. 人民網·時政 (人民網). 2003-06-10 [2019-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 
  19. ^ 19.0 19.1 19.2 19.3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三章 辖区-第一节 惠城区-二、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20. ^ 20.0 20.1 20.2 20.3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编 政区-第三章 辖区-第三节 惠东县-三、区划.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2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oluo_histor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ongmen_histor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2002_arrangemen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2003_arrangemen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2005_arrangemen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2004_arrangemen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2017_arrangemen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