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Signmin/愛麗絲夢遊仙境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ignmin/愛麗絲夢遊仙境症
路易斯·卡羅1865的小說《愛麗絲夢遊仙境》描述身體變大的圖像。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神經內科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英語: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簡稱AiWS),又名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是一種因神經系統錯亂而影響知覺導致視錯覺(英語:visual illusion)的疾病。發作時人們對於物體大小、距離的判斷會受到干擾,而覺得自己縮小或放大(相對而言就是周遭物體被放大或縮小),和巨視錯覺英語Macropsia[1]近前幻視英語Pelopsia視物顯遠癥英語Teleopsia等的症狀類似。除了物體大小在視覺上被扭曲外,還有可能出現其他種形式的感知障礙。

此症通常與偏頭痛腦腫瘤腦炎或使用藥物有關。也有可能是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病毒)的初期症狀[2],愛麗絲夢遊仙境症是因為異常量電活動導致在大腦中處理視覺感知的地方有異常血流而引起的[3]。在1995年由英國精神病學家John Todd命名[4]

有一說法為此症狀在兒童時期很常見,青春期時會快速增加[註 1]。AiWS已知的一個原因為睡眠不足,導致在睡眠剛開始的時候出現症狀。目前尚無有效的療法[5]

症狀與特徵[編輯]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偏頭痛,AiWS有一部分可能是此原因造成的。此病會影響視力、感知、觸覺、聽覺以及對自己身體的印象。[6]

明顯和最常讓患者不安的症狀並不是偏頭痛,而是身體大小改變的錯覺。患者會因部分或全部身體大小改變的錯覺,而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正在變大或是縮小。愛麗絲夢遊仙境症還牽涉到患者對於物體的大小或是形狀的知覺扭曲,其他可能的原因和症狀包括:偏頭痛、使用會導致幻覺的毒品、傳染性單核細胞等。[7]

患者都經歷了類似的幻覺[8],這些幻覺被稱為「Lilliputian英語Lilliput and Blefuscu」,這代表他們所看見的物體實際上會比較小或大[9]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因為EB病毒會經由唾液傳染。在歐美國家中,常發生於青少年,經由接吻而傳染。詳細可參見「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

參考資料[編輯]

  1. ^ 巨視錯覺 macropsia--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 醫護百科辭典. [2016-12-10] (中文(臺灣)). 
  2. ^ Cinbis M, Aysun S. 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 as an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Br J Ophthalmol. May 1992, 76 (5): 316. PMC 504267可免費查閱. PMID 1390519. doi:10.1136/bjo.76.5.316. 
  3. ^ Caroline Feldman. A Not So Pleasant Fairy Tale: Investigating 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 | Serendip Studio. 2008-04-07 [2016-12-10] (英語). 
  4. ^ Todd, J. The syndrome of Alice in Wonderland.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955, 73: 701–704. 
  5. ^ 罕病/如愛麗絲夢遊仙境 女孩患怪病出現奇異幻覺 |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3-12-08 [2016-12-10] (中文(臺灣)). 
  6. ^ Helene Stapinski. I Had 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 -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6-23 [2016-12-13] (英語). 
  7. ^ Tabe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美國: F.A.Davis. 2009 (英語). 
  8. ^ Mosby's Dictionary of Medicine, Nursing & Health Professions. 美國: Mosby's Dictionary of Medicine, Nursing & Health Professions. 2009 (英語). 
  9. ^ The Concis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 美國. 200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