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典範條目/2022年9月6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戰列艦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04年至1906年間建造的五艘德國級前無畏戰列艦的末艦,以普魯士時期的省份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命名。艦隻裝備有四門28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為18(33公里每小時)。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在一戰期間,它曾作為公海艦隊第二戰列分艦隊的一份子參加了日德蘭海戰。在海戰中被一枚大口徑炮彈擊中。之後帝國海軍將該艦下放至易北河口擔當警戒值勤,直至1917年底退役。1935年被改裝為供海軍學員使用的訓練艦。1939年9月1日凌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向位於但澤西盤半島波蘭基地發動襲擊,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炮。該艦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被用作訓練艦,直至1944年12月在哥滕哈芬遭英國轟炸機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