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首頁/檔案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2年10月~2003年2月


繁簡體問題討論請到Wikipedia 對話:繁簡體問題


今天digiblog.org做了一個報道,不知這裏人會否多點兒……


someone is certainly here, bud.

編輯頁面的Watch this article可以改為監視本頁.

下面的朋友可以訂閱免費的wikipedia新聞newsgroup. 連接是[1]


究竟……到底……既然……而又……可是……就是……怎麼樣呢? anyone there???


大家如果已經同意維護一個版本的話,是否能提一些技術上的建議呢?我對繁簡體轉換的問題不太熟,其他人有什麼意見?Kentsin好像說有什麼解決方案.--Formulax


頁面編輯數終於突破1000次了! :)

Mountain 2003年1月6日 22:56 (UTC)


快要考試了,好久不來了。

我看了前面的「關於中文版的認真建議」的討論,覺得說的非常好。我認同他所有的觀點。:-)

只維護一個繁體字的版本,用戶自行選擇簡繁設置,技術上我想是可行的。這裏面最大的困難和搜索的困難是一樣的,還是漢語句子如何分詞。我只是稍微了解一點現有的分詞技術,需要一個龐大的詞庫,同時不能保證100%的正確性。儘管如此,有這樣一個工具,再加上一些人工參與,我想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我對PHP不熟悉,也不能保證有充足時間做這個工作,看看下學期的情況吧。如果需要,我會把一些相關資料貼過來。

現在我自己在設計一個Wiki Framework系統。

寫到這裏,地球的這一端馬上就要進入新的一年了。我祝大家新年快樂吧。:-)

Mountain 2002年12月31日 15:55 (UTC)


目前確實由於兩個版本並存帶來了一些混亂.不過另立一個tw.wikipedia.org域名似乎不太可能,因為Wikipedia所有的附屬域名都是用ISO 639語言代碼(例如中文Wikipedia不是cn.wikipedia.org而是zh.wikipedia.org,德文是de.wikipedia.org),而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使用的都是同一代碼,所以使用tw.wikipedia.org不太妥當.

我的建議是能否修改軟件,在參數設置頁中由用戶自行選擇繁簡版本.而一個頁面則自動轉換成繁/簡體,只是不知技術上是否可行.

至於譯名等不是太大問題,一般可以通過REDIRECT等重定向到某一特定頁面即可.我的意思是外來語儘量使用原來的文字,再將不同的中文譯名重定向到該頁.--Formulax 2002年12月24日 03:13 (UTC)


關於中文版的認真建議:

作為一個嚴肅認真的學術作品。我不認為應該有兩個漢語版本的WikiPedia。

從技術上來說,Unicode 允許使用全部的字符。維護一個正字的版本,並在輸出時選擇性地將文字轉換成簡化的版本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可以構造工具,協助懂正字的朋友透過工具和與原作者溝通將原輸入的簡化漢字部份轉換為正字。

從維護的角度上看,維護兩個或以上的版本將是十分的不便。

從使用的角度上看,要用戶查找兩個版本亦是不合理的。

文字的使用,我想有一些原則:

1. 使用最準確的字。專有的名稱使用該名稱的發佈的文字。法律條文用其發佈的文字。外來名及譯名用其原有文字形式加括其中文譯名,如有多個譯名,以分號相隔並注以其文化背景。一般的文章以其第一次發表或最早最流行的文字作準。

  即:以简化汉字命名的人和机构以其简化汉字为准。以正字命名的人和机构命名的人以正字为准。如命名时使用了异体字,则仍使用原来的异体字。

2. 癈除頓號,專有名稱中的大黑點,以逗號代替。

3. 建立一套標點和加注的規範。最好可以建立一個利用詞條產生一個標準的XML 檔的轉換。另外,資料來源最好用內部注(僅編輯可看)的形式記錄,以便日後查證。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逐步建立及完善以下一些工具和數據庫:

1. 將文字簡化成簡化漢字版的程序。這個程序除了可以從正字的網頁產生簡化文字版的網頁外,還可以用在檢索上。有了它,我們就可以任何漢字進行檢索。

2. 建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差異的對照表。這個對照表允許輸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語言版:如果我們編寫了一個關於美國總統的條目,我們可以有 zh_TW:克林頓 zh_HK:克林頓 zh_CN: 克林頓

3. 建立一個協助將簡化漢字轉成正字的輔助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參考利用上一個對照表。

4. 一個利用1的工具產生不同文字版本 zh_TW, zh_HK, zh_CN, zh_SG, ... 的程序。

5. 將漢字羅馬化的工具。

關於中文版的認真建議:

作為一個嚴肅認真的學術作品。我不認為應該有兩個漢語版本的WikiPedia。

從技術上來說,Unicode 允許使用全部的字符。維護一個正字的版本,並在輸出時選擇性地將文字轉換成簡化的版本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可以構造工具,協助懂正字的朋友透過工具和與原作者溝通將原輸入的簡化漢字部份轉換為正字。

從維護的角度上看,維護兩個或以上的版本將是十分的不便。

從使用的角度上看,要用戶查找兩個版本亦是不合理的。

文字的使用,我想有一些原則:

1. 使用最準確的字。專有的名稱使用該名稱的發佈的文字。法律條文用其發佈的文字。外來名及譯名用其原有文字形式加括其中文譯名,如有多個譯名,以分號相隔並注以其文化背景。一般的文章以其第一次發表或最早最流行的文字作準。

  即:以簡化漢字命名的人和機構以其簡化漢字為準。以正字命名的人和機構命名的人以正字為準。如命名時使用了异體字,則仍使用原來的异體字。

2. 癈除頓號,專有名稱中的大黑點,以逗號代替。

3. 建立一套標點和加注的規範。最好可以建立一個利用詞條產生一個標準的XML 檔的轉換。另外,資料來源最好用內部注(僅編輯可看)的形式記錄,以便日後查證。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逐步建立及完善以下一些工具和數據庫:

1. 將文字簡化成簡化漢字版的程式。這個程式除了可以從正字的網頁產生簡化文字版的網頁外,還可以用在檢索上。有了它,我們就可以任何漢字進行檢索。

2. 建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差異的對照表。這個對照表允許輸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語言版:如果我們編寫了一個關於美國總統的條目,我們可以有 zh_TW:克林頓 zh_HK:克林頓 zh_CN: 克林頓

3. 建立一個協助將簡化漢字轉成正字的輔助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參考利用上一個對照表。

4. 一個利用1的工具產生不同文字版本 zh_TW, zh_HK, zh_CN, zh_SG, ... 的程序。

5. 將漢字羅馬化的工具。


一些建議:

1.能否將繁體中文部份另立一個tw.wikipedia.org網域?

2.能否在進入繁體網頁後鏈結到簡體條目的部份加註[簡]?

臺北 飛馬


在其它語言的Wikipedia中添加連到中文條目的連結時,可以按下面步驟操作:

  • 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複製條目的UTF-8編碼。
  • 如果條目名中不含ASCII字母,在其它語言的Wikipedia相應條目下添加 [[zh: 条目的UTF-8编码]]。注意:冒號後面有一個空格。

如:英文條目History of China與中文條目中國歷史相互對應。「中國歷史」的UTF-8編碼為%E4%B8%AD%E5%9B%BD%E5%8E%86%E5%8F%B2,那麼英文條目History of China可以通過[[zh: %E4%B8%AD%E5%9B%BD%E5%8E%86%E5%8F%B2]]連結到中文頁面。注意:冒號後面有一個空格。

另外:對名稱中混有中英文的條目,命名時可以在中英文之間加空格。

如:命名條目Linux作業系統為Linux 作業系統。這樣可以直接在英文條目Linux operating system處添加連結[[zh:Linux %E6%93%8D%E4%BD%9C%E7%B3%BB%E7%BB%9F]]。注意:Linux後面有一個空格。

Mountain 2002年12月17日 5:15 (UTC)


我也有類似的疑問。比如數學裏的「變量」和程序里的「變量」可不是一回事。 我把這個叫命名衝突。在我們撰寫wiki的過程中如何對付這種問題呢? 不知道Formulax說的一詞多義是不是指我這裏說的命名衝突?

我們用名字來指稱事物,只要這樣做就有可能出現命名衝突。 wiki採用平直的名空間,命名衝突可以通過名字組合來解決。 在英文wikipedia中我們可以見到兩種名稱組合的手段: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這兩種組合手段如何使用大家可以討論。其實還可以想一些別的組合,比如: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這裏面有些組合手段好,有些不好,比如我覺得括號就不好,用了兩個符號()來表示名字的隔離。 這些組合手段如何用,可以討論。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則是簡潔自然、合乎直觀。 如@有at的意思,那麼 名字1@名字2 可以理解成 名字1 at 名字2。

還有另外一種命名衝突,多個名字同一所指,即多詞一義。 現有的Wikipedia系統可以通過Redirect來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繁簡我覺得還是分開好。然後通過inter-wiki的方式來解決資源的共享。

其實我覺得搜索功能目前沒有作好才是現在系統最大的缺憾。難點是不是在於漢字沒有分詞符號呢?

Mountain 2002年12月17日 5:10 (UTC)

對.Brion現在的做法是在每個中文字符後自動加入空格,不過似乎如此一來就無法有效縮小搜索範圍.--Formulax

一詞多義該如何處理?放在一起恐怕不恰當吧? --Formulax


我是MM????徹底暈倒…………

FatCatHu MALE!!!!!


索性把首頁作成純簡體的吧,這樣更清爽。我不徵求大家的意見了。 改好了大家再看合不合適吧。:P

雖然我認為 Wikipedia 是大家的,既不單是大陸人,也不單是台灣人的,也不單是東南亞華人的。:)

Mountain 2002年12月 16日 14:30 (UTC)


繁體的「首頁」作好了,文字少多了,看起來舒服了一些。

Mountain 2002年12月 16日 13:42 (UTC)


呵呵,這樣簡繁首頁一起確實有點太亂。 不過我覺得也要尊重使用繁體的用戶。 怎麼解決呢?徹底分開?

我先試一試單獨作一個繁體的「首頁」如何?

Formulax如果你現在不忙,給Brion去信討論討論這個問題吧。我現在要考試了。:(


FatCatHu 是個MM吧,那麼調皮呀~ :)

Mountain 2002年12月 16日 12:34 (UTC)


faint....簡繁首頁到一塊兒啦?暈倒中……

Wikipedia 版權資訊〖 簡|繁 〗

Wikipedia 版權資訊〖 簡|繁 〗

這個這個……不會吧……

FatCatHu. :-P


其實現在寫條目已經沒有問題了。規範要靠大家來討論,可是也沒有來討論的呀~:(

我覺得還是先寫一寫,多體會體會,然後再定規範,乃至挖掘一下wiki的潛力吧。

Mountain 2002年12月 12日 01:19 (UTC)


Mmmm....不是說不要急着寫,等一切規範起來嗎?俺等着呢……

FatCatHu, Again.


好像看的人多,寫的人少呀。

如果覺得首頁上給出的條目範圍太大,不好把握; 大家可以學習Formulax的辦法: 在自己的用戶頁面上寫自己感興趣的、好把握的條目。

也不要只是一些嚴肅的話題, 幹嘛不來點著名電影、影星、歌星什麼的。 多點生活氣息好一些吧, 百科全書並不是老闆面孔的呀。 只要別過火就行,是吧?:)

抽空閒聊兩句。

Mountain 2002年12月 11日 05:06 (UTC)


呵呵,好吧,改掉。


涓涓不塞,將為江河?? 好像一般是貶義的啊,類似於小病不治,終成大患的意思。 雖然有時候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連用,可是野火燎原和洪水泛濫終歸都是破壞性的活動。 用來描述一場推翻現政權的革命也許還好,用在建設一個百科全書這樣的活動上???? Mmmmm......值得考慮。

我用Google搜了一下,除了在本頁上之外,其他幾乎全都是貶義的用法,甚至星火燎原從前 也是貶義的,嘿嘿嘿,甚至有這樣一道語文試題「下列四句話中,那一句的意思與另三句不同?(1)涓涓不塞,終為江河(2)皇天不負苦心人(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4)有志者事竟成。 」答案是(1)。

可見這個詞實在無法作為Wikipedia的口號。

I'm FatCatHu @ 2002.12.09。(我還沒註冊:)等中文支持啊啥更規範一點再說。)

覺得「維集」如何? 集者集市之集,如大教堂與集市:) 不過念起來沒有維基那麼爽,那麼微集?微積?聽上去像個數學術語,微積分啊啊哈哈:) 好吧,當我沒說。

I'm FatCatHu @ 2002.12.07


Wikipedia 是否可以譯作「維基百科」呢?我在字典上查了一下,覺得這個翻譯似乎還可以接受:

Wiki-pedia 顯然來源於 wiki 和 encyclopaedia ;wiki 有它本來在夏威夷語的含義,但這裏指的應該是一個小的知識「塊」,而「基」字可以作基石講,所以我覺得「基」可以接受。「維」字,本意「系物的大繩」(《高級漢語大詞典》),也可以作「網」講(《集韻》:維,網也),所以「維」字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參照的一個譯法是 WWW(World Wide Web) 被譯作萬維網(這個譯法是被 W3C 認可的)。稱「百科」,而不說「百科全書」,主要是為了符合漢語的習慣,可以朗朗上口。

僅是個人觀點,大家討論。

還有:這些是不是應該移到一個專門的地方,而這裏只應該關於討論「首頁」的問題。

--ghyll 2002年11月 28日 13:13 (UTC)


我建議大家大家先討論好基本的框架結構,特別是關於繁體和簡體的問題需要儘快解決。我建議和推崇ghyll的方案1,理由有2:一,同一頁面繁簡併存對只想獲取單一字體信息的用戶造成信息時間和頁面浪費;二,集中目前有限人員和力量先把簡體版的wikipedia建設起基本框架再轉換繁體比較節約精力。--popo1999 21:21 2002年 11 月 22 日(北京時間)

目前就是按ghy11的方案在辦。--Formulax

圖像無法正常顯示!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上載的兩個圖像明明已經上載成功了(點擊圖像連接),卻只顯示圖像頁而不顯示圖像!--Formulax


好像不太好看呀,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 style sheet ;發現了一些翻譯錯誤,慚愧。 --ghyll 2002 年 11 月 15 日 04:54(北京時間)


Wikipedia如何翻譯不急,等以後人多了再一起討論也沒關係。
但是到現在還沒辦法搜索中文條目,恐怕會給別人帶來不方便。--Formulax


昨晚一時頭腦發熱,想讓 zh.wikipedia.org 的站點統計數據多一些, 就創建了許多新頁面。我想可能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操作上的不便。道歉。 --ghyll 11:45 2002年 11 月 15 日(北京時間)


一開始我也是按簡體中文來翻譯首頁的,但是沒有兩天就有人提議支持繁體中文。

中文繁簡命名衝突的問題是否可以象下面這樣來解決: 有一個「宗教」條目,裏面再指向「宗教·簡」、「宗教·繁」這兩個條目。 某些頁面內容不多,可以在該頁面內繁簡共存,如「宣告」等。 我在民族條目里試着採用這種方法,大家看可不可行。

Wikipedia 如何翻譯,我認為要慎重,集思廣益的好。我覺得「維基百科全書」不如「維基百科」:)

為了更好、更規範的翻譯,我新建了三個頁面Wikipedia:翻譯者守則Wikipedia:專用詞彙翻譯索引Wikipedia_對話:專用詞彙翻譯索引

另外,我沒有翻譯完全首頁上的英文前言,只翻了一部分。 --ghyll 00:10 2002年 11 月 15 日(北京時間)


我覺得方案1比較好,方便。只要每一頁上放一個連接就行了。不一定是一定要再做一個新的繁體字百科全書,只是讓中文百科全書佔兩個域名,一個放簡體字,另一個放繁體字,不知可否?Formulax


to formulax:

謝謝你的翻譯。我已經把Wikipedia:版權資訊轉換成繁體,並加入了繁體頁面Wikipedia:版權資訊

我有一個疑問:象「宣告」、「宗教」、「考古」等詞彙,繁簡都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想同時擁有這些頁面的繁體、簡體版本,就會出現命名衝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看看這種情況出現的頻率:首頁上的65個關鍵詞中有17個出現繁簡命名衝突,但數學中的16個關鍵詞裏只有1個出現衝突。命名衝突出現的頻率還有待更細緻的考察。或許在命名時注意一下就可以迴避掉許多衝突。

解決方案我想無非下面三種:

  • 方案1:zh.wikipedia.org 域名下不放繁體條目。再開設一個新域名,如 tw.wikipedia.org (新域名是什麼可以討論,呵呵 :p )
  • 方案2:提供一個新的命名約定來解決這個問題。
  • 方案3:修改軟件,把繁簡作為用戶的個人設置。

方案1比較簡單、直接。新域名下的 interface localization file 可以採用繁體字,這樣就方便了繁體用戶。可實際上繁簡的差別並不是語言的差別,從各種中文知識的角度上看,繁簡的差別並不大。方案2要討論商定。方案3好像不太好吧。:)


to Brion:

could you change the style sheet for tag <p> by

p{ text-indent: 2em }

for the style conventions of chinese paragraph?

--ghyll

Done. --Brion VIBBER 2002年11月 24日 01:07 (UTC)

請問下面這段話應該怎麼翻譯?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with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with no Back-Cover Texts.
這是一段版權資訊的一部分,諸如Invariant Sections等都是法律名詞,不知應該怎麼翻譯才行?


我認為contributor雖然直譯是貢獻者,不過翻成參與者是否聽起來更順耳呢? 我已經着手翻譯Wikipedia版權資訊了,不過無法進行繁簡字體轉換。--formulax


我覺得頁面風格最好可以有點中文特色,比如簡單採用一些標點符號(【】〖〗『』◆◇※)
就可以使頁面具有一種典雅的風格。作為百科全書,頁面風格還是樸素為宜。 --ghyll


首頁的編目方案參照了《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於上個世紀80年代,它編目方案突出了有中國特色的地方。
但我覺得該編目方案有些地方似乎顯得老舊,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ghyll


我已經翻譯了一部分Wikipedia:幫助,但不知道有些譯法是否得當。
我還翻譯了一部分Wikipedia:LanguageZh.php,但 namespace 是否都要翻成中文呢?
我覺得把這兩部分翻譯過來最重要,只有翻譯好了才能告訴更多的人,讓他們參與進來。 --ghyll


現在中文可以正常顯示了。我準備先翻譯Wikipedia幫助文件。--formulax


不知道為什麼下面新加坡網友的留言中有亂碼。我用中文留言。
我還在上學,現在學習比較忙,我只能抽空來作這件事的。 ghyll


sorry, i'm not familiar with linux. but have you installed all the localization packages? ghyll

No, I only installed simplified Chinese package, and it works fine on any other websites.


What Linux distribution are you running? What web browser? You may have to configure fonts appropriately; some browsers select default fonts based on character coding instead of the actual characters present. The non-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 sections of Wikipedia use Unicode (UTF-8 encoding) instead of the wide range of more language-specific encodings, and the default Unicode font in your browser might not include Chinese characters. --Brion VIBBER 09:02 2002年 11 月6日 (UTC)

Hi everybody, I've got a problem here. I can't read any Chinese characters here with my Linux. I don't know why and what shall I do to fix it? --formulax


您好_ 我編寫過世界語[2]的條盿¼Œ原來也試過寫這個丿–‡的,但漢字有時不能濧¡?˜¾示出來㿿 另忯¼Œ既然是丿–‡百翥…¨書,大家又昿¸­國人,希望能用漢諉½œ為交流工具㿿 我是丿名世界迨€…,編過世界諉š„Wikipedia承以忨¯?¨€闓?比較敏感〿

希望能忥°†左邊和上邊的菜單,甚至WIKIPEDIA的標誌全部漢化㿂這丿點世界迧š„做得很好,甚至還作了印有標誌的衣服,提包㿿


Hi, Brion.

I'm a graduate student i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PR.China. I had translate the English MainPage into Chinese and edited the MainPage in zh.wikipedia.com which is moved here. I really want to and can do some contributes to the localization things.

I can translate these word into Chinese in Wikipedia:LanguageZh.php, but before we do it we'd better discuss something about th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is us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scattered all aroud the world, and maybe they can divided into 4 groups - users in mainland, users in taiwan, users in Southeast Asia, users in other part of the world. The language they used is mostly the same, but the character set and some special terms they used are different. Then there is two situations:

(1) the same word in language, but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 term "Denmark" in mainland is "丹麥" ; but is "丹麥" in taiwan.

(2) the same meaning of some special teams, but different words in language and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 term "software" in mainland is "軟件" ; but is "軟體" in taiwan.

I think "simplified vs traditional characters" is not a big problem, for there are many tools to translate them.

if we use UTF-8 to encode the page, I think the page can be viewed and edit correctly all around the world. But the page encoded in simplified characters cannot understand smoothly by taiwanese.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two page for the same item in the encyclopedia.

Considering all these problems, how can we edit the MainPage, and how can we edit item pages and TOC pages?

In the MainPage now I had tried to give some solution for these problems,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the solution is proper and acceptable.

The solution is based on my opinion: all the Chinese knowledge on web shoud be shared by all the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I will explain it later.

                                                                    user:ghyll

I've moved the Chinese Wikipedia stub over to the new server and the new software; it's set up for Unicode instead of Latin-1, so direct typing and link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work.

Note: the search function isn't likely to work at the moment; it has some problems with Unicode. Will be fixed soon hopefully...

Searching works now. It may not return correct results when searching on multiple characters though; please give it a try. --Brion VIBBER 2002年11月 24日 01:07 (UTC)

Basic linking should work. For info on linking articl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ogether, see [3]. (Right now linking to the Chinese will be a little difficult.)

Question: what's going to be the best way to handle simplified vs traditional characters? Does anything need to be set in the stylesheets to keep things consistent?

Interface localization: Wikipedia:LanguageZh.php

我剛接觸wiki幾天, 我也發現在處理中文的 WikiName, InterWiki 等技術問題上有些麻煩,我這兩天的經驗是只能使用utf-8字符集(不論是瀏覽器還是WikiEngine)。另外WikiEngine在存取後台數據的時候也要用unicode才能保證查詢、索引等功能的正常使用。我目前看到這個站點用的UseModWiki好像不是這樣處理的。

我現在還只用過MoinMoin,這個軟件用文件系統的普通文件來存儲數據,並把非西歐字符集(ISO-885915)的所有字符用瀏覽器指定的字符集來編碼,包括文件名也如此,比如 「呵呵」 就會存為 e3_ba_c7_e3_ba_c7。這樣的好處就是當搜索的時候軟件可以用unicode的統一規則來判斷匹配項。我現在我們學校(國內cernet)建了一個內部wiki站,我會繼續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 Yufeng Lan


有人能夠把繁體/簡體中文Wikipedia到現時為此的討論組織一下嗎?我認為我們應該盡快解決這個如此重要的問題,否則當文章越來越多的時候,情況將會非常混亂,要再改變就更難了。

現時的zh.wikipedia.org其實是主要簡體中文wikipedia,因其一般介面是簡體,主頁亦是簡體,只不過繁體版本的文章亦放在zh.wikipedia.org之下,與其簡體版本共存。而繁/簡兩版本之間就只由一條外加的連結來連接,並沒有其他的相互作用。這根本上與繁簡分站沒有甚麼分別。

其實繁簡分站最大的問題是同一文章兩個版本之間要如何去維持一致性。當其中一個版本被修改時,另一個版本仍然是維持原貌(甚至是被另一參與者修改),造成繁簡兩版本的不一致,這就是我們不想見到的情況。而這個問題其實是不是繁簡分站/不分站就能解決到呢?

其實對於同一篇文章,其繁體版本與其簡體版本有何分別呢?只是在繁簡字的分別,抑或包括各地用詞的分別呢?若然是包括後者,那麼應該分香港版本(我就是來自香港的,別忘了香港也是用繁體的)及台灣版本嗎?(當然是不應該!但的確各地所用的中文是有不少的分別。)

如果繁簡不分站,介面的問題難解決嗎?

另外為甚麼我好像不能登記成為用戶呢?當按下"建立新帳號"的按鈕後,不是應該顯示類似"登入成功"的頁面嗎?我試了很多次看到的頁面都是這樣[4],究竟是甚麼問題呢? --en:User:Lorenzarius

登入問題已經解決了,原來都是IE的錯。 --Lorenzarius 2003年2月22日 06:39 (UTC)


管理人,我不小心創了命名常規(應該是Wikipedia:命名常規),請刪除。謝謝。
Administrator, I accidentally created 命名常規(should be Wikipedia:命名常規), please delete it. Thanks. --Menchi 2003年2月21日 05:34 (UTC)


Text moved from Wikipedia:關於:

I suggest include a virtual keyboard, so the user can type chinese characters using a latin keyboard. Similarly to 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 virtual keyboard ). --81.203.94.172

--Lorenzarius 2003年2月25日 01:4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