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華爾街 (1987年電影)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爾街
Wall Street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奧利華·史東
監製愛德華·R·普萊斯曼英語Edward R. Pressman
編劇奧利華·史東
斯坦利·韋瑟英語Stanley Weiser
主演米高·德格拉斯
查理·辛
達麗爾·漢娜
配樂史超域·科普蘭德英語Stewart Copeland
攝影羅拔·李察遜
剪接克萊爾·辛普森英語Claire Simpson
製片商二十世紀霍士
片長126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1987年12月11日
發行商20世紀霍士
預算1500萬美元
票房4384萬8100美元
前作與續作
續作華爾街之金融大鱷

華爾街》(英語:Wall Street)是一部於1987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由20世紀霍士公司發行,奧利華·史東執導,史東和斯坦利·韋瑟英語Stanley Weiser共同編劇。主要演員包括米高·德格拉斯查理·辛達麗爾·漢納馬田·辛特倫斯·斯坦普英語Terence Stamp約翰·C·麥金雷英語John C. McGinley哈爾·霍爾布魯克。影片講述了一位名叫巴德·霍士的年輕證券經理人不顧一切地想要成功,並下決心跟隨心目中的英雄哥頓·蓋柯,一個有錢且不擇手段企業掠奪者英語corporate raider的故事。

史東拍攝這部電影來向他的父親羅·史東致敬,後者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位證券經理人。蓋柯一角被認為是融合多位人物於一體,包括歐文·莫里斯(Owen Morrisey)、丹尼斯·萊凡英語Dennis Levine艾凡·博斯基英語Ivan Boesky卡爾·伊坎阿什·艾德爾曼英語Asher Edelman米高·奧維茨英語Michael Ovitz米高·米爾肯英語Michael Milken和奧利華·史東自己。同時勞倫斯·懷德曼爵士一角則是以英國金融家兼企業掠奪者占士·戈德史密斯英語James Goldsmith為藍本。製片公司起初希望由華倫·比提來扮演蓋柯,但他表示沒有興趣,史東想找理查德·基爾,可基爾也沒有接受。史東最終選擇了道格拉斯,儘管其他一些荷里活從業人員都建議不要請他來出演。

電影獲得了包括羅渣·艾伯特在內多位影評人的好評,道格拉斯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電影已經被視為1980年代的原型寫照,道格拉斯扮演角色的台詞「沒有比『貪婪』更好的詞語了」(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已經被證明有着激勵人們到華爾街工作的影響力,多年來仍然不斷有人們走到辛、道格拉斯和史東面前,表示自己正是因為受到他們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所影響,而成為一位證券經理人。

2010年9月24日,本片的續集華爾街之金融大鱷》上映,史東、道格拉斯分別回歸擔任導演和男主角,辛也有短暫客串

劇情

[編輯]

1985年,巴德·霍士是傑克遜·泰納姆公司的一位初級證券經理人,他極其渴望能往上爬,希望能早日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哥頓·蓋柯那樣的人物,蓋柯是一位冷酷無情的華爾街傳奇玩家,人所共知的企業掠奪者,他的價值觀與巴德的父親卡爾可謂是南轅北轍。卡爾是藍星航空公司的一位藍領維修領班,也是該公司技師工會的主席,他相信成功是依靠工作和真正創造某種價值來成就的,而不是對他人的商品和服務進行投機來達到。

巴德在蓋柯的生日聚會上見到了對方並獲得了短暫的面談機會,他向蓋柯談起股票,但對方不為所動。巴德意識到蓋柯可能不會有意和自己合作,情急之下表示可以提供一些藍星公司的內部信息,這些信息是他之前和父親的一次隨興交談中無意得知的。蓋柯表示自己會考慮一下,巴德垂頭喪氣地返回自己的辦公室,卻驚喜地發現蓋柯下了一份收購藍星公司股票的訂單而成為自己的客戶。

蓋柯把一些資金交給巴德進行管理,但巴德通過老實的調研所選擇的股票都賠了錢。於是蓋柯反過來將巴德收入自己羽翼之下,但迫使他以任何必要的手段來發掘新的信息。巴德的第一個任務是暗中監視英國的一位執行總裁勞倫斯·懷德曼爵士,並且辨明其下一個目標。巴德得知懷德曼正在對一家鋼鐵廠競標。通過巴德的間諜活動,蓋柯賺了大錢,而懷德曼則被迫購買蓋柯取得的鋼鐵廠股份來完成他的收購。

巴德開始變得有錢了,享受着蓋柯所承諾的福利,包括位於曼克頓上東城的一套頂層豪華套房,還有一個年輕貌美的金髮女友達麗恩,她是一位室內設計師。由於與蓋柯的交易獲得了大筆佣金,巴德在公司也得以升職,搬進了一間風景優美的角落辦公室。他繼續想方設計獲得內線消息,並且把朋友當作稻草買家利用來發財。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多筆交易引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注意。

巴德向蓋柯提出一個新方案,收購藍星航空公司並將其擴張,巴德親自出任總裁,利用工會的讓步來節省開支。雖然巴德沒能說服父親支持自己和蓋柯,但他還是獲得了工會的多數支持。然而巴德意外得知蓋柯對於經營毫無興趣,他真正的計劃是收購後將整個藍星公司拆散變賣,來獲取公司退休金計劃中的現金,讓包括卡爾在內所有藍星公司的僱員全部失業,巴德或者的確能當上總裁,但他也會是該公司的最後一任總裁。雖然知道自己可以在這個計劃中發大財,但巴德卻無法接受自己的父親和看着自己長大的熟人全部失業,特別是他的父親又一次心臟病發。巴德決定還是選擇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放棄對導師的追隨。達麗恩拒絕加入對抗蓋柯的陰謀,那不但是她事業上的大恩客,還是她的前任情人,憤怒的巴德於是與她分手。

巴德制訂了一個計劃,先把藍星的股票價格抬高,後操縱其下滑。接下來他再和其他工會主席與懷德曼會面,並許以高額回扣來安排他買進藍星的控股股東權益。蓋柯意識到自己的股票正在暴跌,於是在巴德的建議下拋售了持有的所有藍星股份。然而蓋柯從晚間新聞得知懷德曼在買進藍星,他馬上意識到是巴德從中作梗。第二天,巴德得意洋洋地回傑克遜·泰納姆公司上班,但卻被在那守候的警察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人員以內線交易的罪名逮捕。他淚留滿面地被戴上手銬,在同事面前帶走。

不知過了多久,巴德與蓋柯在中央公園見面。蓋柯斥責對方在藍星事件中的所作所為,甚至動起手來,指控對方忘恩負義,兩人不歡而散。巴德在自己的身上藏有錄音設備,這一次見面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取證據幫助執法部門指控蓋柯。他把磁帶交給了政府,對方告知由於他的合作,政府可以立案起訴蓋柯,作為交換,巴德的刑期不會太重。之後巴德的父母開車送他到法院,卡爾告訴自己的兒子,他挽救藍星公司的做法是對的,雖然他還是很可能要進監獄。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中,巴德走上法院的台階去面對自己罪行的一個公正裁決,但至少現在他問心無愧。

演員表

[編輯]

製作及起源

[編輯]

1986年的《殺戮戰場》獲得成功後,奧利華·史東想讓自己在電影學院的朋友,洛杉磯劇作家斯坦利·韋瑟對1950年代的智力競賽節目醜聞英語Quiz show scandals進行研究並編寫一個劇本[1]。不過到了故事的討論會上,史東又建議製作一部有關華爾街的電影。他提出的故事前提是兩位投資夥伴捲入一些值得質疑的交易中,相互利用,之後兩人都像《罪與罰》那樣被檢察官盯上[1]。史東早在1981年就考慮過製作這一類型的電影[2],其靈感來源於自己的父親羅·史東,後者曾是經濟大蕭條期間海登·史東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名經理人[3]。導演認識一位日進斗金、起早貪黑的紐約商人,但他開始犯下錯誤而導致自己失去了一切。史東回憶道,「我電影中的故事大綱基本上就是一個《天路歷程》的故事,一個男孩受到很輕鬆就能得來的錢所誘惑而腐化。到了第三幕,他下決心自我救贖」[2]。史東請韋瑟閱讀《罪與罰》,但後者覺得那個故事不能很好地與他們正在創作的故事融合。於是史東請他再閱讀《大亨小傳》來尋找可用的素材,但編劇覺得該書中也沒有合適的內容[1]。韋瑟之前對金融世界缺乏了解,於是他埋頭開始研究這個股票交易、垃圾債券和企業併購的世界。他與史東花了三個星期到經濟公司實地考察並對投資者進行採訪[1]

劇本

[編輯]

韋瑟撰寫的初稿題為《貪婪》(Greed),史東則在寫另一稿。起初劇本的主角是一位名叫弗雷迪·戈德史密斯(Freddie Goldsmith)的年輕猶太經濟人,但史東將其改名為巴德·霍士來避免華爾街總是被猶太人所操縱的陳辭濫調[2]。據報道稱,哥頓·蓋柯一角融合了多個人物的特點,包括1985年捲入2000萬美元內線交易醜聞的歐文·莫里斯,還有丹尼斯·萊凡、艾凡·博斯基[4],企業掠奪者卡爾·伊坎,藝術收藏家阿什·艾德爾曼,經濟人米高·奧維茨和史東自己[1]。比如片中台詞「貪婪是好的」就是基於博斯基在一場演講中的話:「貪婪其實沒什麼」,史東當時讀到這句話時呆住了[5]。據監製愛德華·R·普萊斯曼所說,「一開始的時候蓋柯這個角色並不是以哪個人為藍本,但他有米高·米爾肯的部分特點」。普萊斯曼還表示勞倫斯·懷德曼爵士是「以占士·戈德史密斯為藍本」,此人是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億萬富翁,並且也是一個企業掠奪者[6]。據韋瑟所說,蓋柯說話的風格是受到了史東的影響。「我正在寫一些台詞的時候會和奧利弗通電話,他有時候說話速度非常快,就像哥頓·蓋柯那樣」[2]。史東表示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厄普頓·辛克萊辛克萊·劉易斯維克多·雨果的小說,還有帕迪·查耶夫斯基電影的影響,因為他們都成功地將一個複雜的題材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7]。史東把電影的時代背景設置在1985年,這是因為內線交易醜聞正是在這年開始達到高潮[7]。這也導致劇本中出現了時代性的錯誤,包括其中提到的挑戰者號穿梭機災難,這一事件發生在1986年1月28日,因此不可能在1985年的時代背景下被人提及[8][9]

演員

[編輯]

史東與湯·告魯斯見面討論過出演巴德·霍士一角的事宜,但他其實心目中已經選定了查理·辛[2]。史東喜歡辛的「剛性」表演風格,並使用這種風格來表現巴德崇拜著蓋柯的那種天真本性[10]。米高·德格拉斯剛剛擺脫了像《綠寶石》這類電影中的英雄角色,正好想找些暗黑和前衛的角色[2]。製片公司希望請華倫·比提出演蓋柯,但後者表示沒興趣。史東一開始想請理查德·基爾但對方也沒有接受,所以他選擇了道格拉斯,雖然荷里活的其他一些人建議他不要做這樣的選擇[2]。對此史東回憶道:「荷里活每個人都警告我說米高沒演技,他主要是一位監製而不是演員,他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在自己的拖車裏講電話。」但導演發現「當他演出時,他會全情投入。」[11]史東表示他在道格拉斯身上看到了「惡棍的特質」,而且總是覺得他是個精明的商人[12]。道格拉斯記得自己首次讀到劇本時,「我覺得這真是個好角色。劇本很長,裏面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漫長而激烈的內心獨白。我還從來沒見過哪個劇本裏面用單倍行距都還要用掉兩或三頁紙的獨白呢。當時我想,哇!我的意思是,這真太不可思議了。」[2]為了對出演角色做準備,他閱讀了企業掠奪者T·布恩·佩金斯(T. Boone Pickens)和卡爾·伊坎的個人資料[2]

史東讓查理·辛在積·林蒙馬田·辛之間選擇一位來扮演其角色的父親,查理選擇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馬丁。馬田·辛與其對應角色卡爾有相似的道德觀[10]。史東選擇了達麗爾·漢娜飾演巴德·霍士的唯物主義女友達麗恩·泰勒,但總感覺漢娜很不喜歡這個角色,也不明白為什麼她又會願意出演。他以為漢娜是因為泰勒的唯物主義思想與她的唯心主義理念相衝突以致造成困擾,於是多次試圖向她解釋這個角色[10]。史東很早就知道她不合適這個角色。「達麗爾·漢納對出演這個角色很不開心,我當初應該讓她退出的。有一天拍攝完成後劇組所有人都希望請她走,但我太自傲了,我一直說自己會處理好的」[2]。史東也一度與另一位女演員肖恩·楊出現緊張,後者公開宣稱應該炒漢娜的魷魚,再由自己接替其角色。楊與查理·辛也合不來,這導致片場出現了進一步的摩擦。之後回想起來,史東覺得楊的意見是對的,自己應該把她和漢娜的角色掉換過來[2]。史東承認他是與肖恩·楊有「一些不快」,但他拒絕確認或否認有關楊在完成拍攝後拿走了其角色所有服裝的傳聞[12]

拍攝

[編輯]

史東希望電影在紐約市開拍,並請求至少1500萬美元的預算,這個數額在1980年代屬中等水平。但之前為《殺戮戰場》投資的製片公司覺得這個項目風險太高而沒有同意,於是導演和監製普萊斯曼聯繫了20世紀霍士,後者接受了方案。影片於1987年4月開拍,同年7月4日結束[13]。據史東所說,他是在「拍一部有關鯊魚和獵奇的電影。鮑勃(指攝影師羅拔·李察遜)和我想讓攝影機成為一個獵食者。這裏面沒有絲毫的鬆懈直到你修復了查理父親的世界,再用固定的鏡頭給予你一種不變的價值感。」[2]導演將華爾街視為戰場,他把人物對話的鏡頭拍得像是兩人在打架一般,而多個人物一起的鏡頭他就讓攝影機圍着演員轉動「讓你感覺自己身處一個有鯊魚的游泳池一般」[14]

投資銀行家傑弗瑞·「瘋狗」·貝克(Jeffrey "Mad Dog" Beck)是本片的技術顧問之一,他在片中出鏡客串,扮演一位在討論拆散藍星公司會議上發言的男子。前紐約市負責財政和經濟發展的副市長,投資銀行家肯尼斯·理柏被僱請為電影的首席技術顧問[15]。一開始他覺得這部電影只會是一種單方面的攻擊於是拒絕了史東,導演請他再考慮一下,理柏於是讀了劇本,並寫了一份13頁的批評文章[16]。例如他指出所有的角色都「道德淪喪」這點是不現實的[15]。理柏向史東建議了交易大廳所使用計算機的種類,一場商業會議中女性的準確比例,還有片中蓋柯發表「貪婪就是好」演講所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需要選擇哪些類型的臨時演員坐下來等[15]。史東接受了理柏的批評,並邀請他對劇本加以改寫。理柏給電影帶來了平衡,這也有助於史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期間進入大廳現場進行拍攝[16]。理柏還與史東對羅·曼海姆一角出現了爭議。史東拍攝的一個場景顯示誠實的曼海姆在內線交易面前讓步了,理柏認為這可能導致觀眾以為任何一個在華爾街工作的人都是腐敗分子,並堅持要在片中留有一個無可指摘的角色。史東之後剪掉了這組鏡頭[16]

史東還向卡爾·伊坎、阿什·艾德爾曼、已經被定罪的內線交易員大衛·布朗(David Brown),以及多位政府檢察官和華爾街投資銀行家進行了諮詢[12]。他還請來交易員作為演員的片場教練,教導他們怎樣拿住電話,如何寫出單據,怎麼和客戶交談等[16]。史東請理柏設計一段為期6周的課程來將查理·辛培養成一位年輕的華爾街商業人士。辛對此表示,「我對他們能夠保持那樣的積極和動力實在深感佩服」[17]

道格拉斯請了一位語音教練進行呼吸控制練習,以便更好地適應電影中所需要的較快語速。據他所說,電影開拍後不久,導演還通過加強他「壓抑的憤怒」來測試他訓練的效果[10]。有一次史東進入道格拉斯的拖車問他是不是在嗑藥,因為「你看起來好像從來沒演過戲一樣」[10],這話可把道格拉斯嚇着了,他於是做了更多的調研並反覆練習自己的台詞,比之前都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所有的辛勤工作都在那段「貪婪就是好」的演講中達到了高潮[10]。史東原計劃在電影中用到一本《財富》雜誌的封面來換取宣傳廣告,但《福布斯》雜誌也給出了類似的提議。導演最終選擇了《財富》,這讓《福布斯》的老闆邁爾康·福布斯很不爽,他之後拒絕了劇組借用自己遊艇的要求[18]。為了在有可能發生的美國導演工會罷工運動前完成影片的主體拍攝工作,史東在最後幾星期把每天的拍攝時間從12小時增加到了14小時[18]。辛記得史東總是看看劇本又看看表,他總是在擔心時間和電影的預算[10]

原聲音樂

[編輯]

《華爾街》的原創配樂由史超域·科普蘭德作曲,1988年發行了密紋唱片載體的電影原聲帶[19],1993年10月26日又發行了CD版本[20]

  1. 《Kent Unpredictable》 (2:17)
  2. 《Dietz Just Come Right in Here, Denise》 (3:05)
  3. 《Talk We Know Where You Live》 (3:51)
  4. 《Tick We Feel Too Much》 (2:46)
  5. 《Trend He Has Heart》 (3:11)
  6. 《Bud's Scam》 (2:51)
  7. 《Are You with Me?》 (1:15)
  8. 《rading Begins》 (2:25)
  9. 《all Weeds》 (3:04)
  10. 《Break-Up》 (2:03)
  11. 《Anacott Steal》 (2:54)
  12. 《End Title Theme》 (1:09)

主題

[編輯]

《華爾街》已經被視為對1980年代的一個原形寫照,尤以道格拉斯的那句「沒有比『貪婪』更好的詞語了」為甚[21]。電影通過把金錢和權力與單純和誠實相對抗來體現出大量的道德衝突,從而也提升了自己[22]。卡爾的角色代表着電影中的工薪階層,藍星公司機械師工會主席。他經常對大企業、金錢、強制藥物篩選和貪婪製造商等,一切他認為會對自己的工會構成威脅的人、事、物進行聲討。蓋柯對財富的不懈追求與卡爾·霍士觀念之間的衝突形成了這部電影潛台詞的基礎[22]。這一潛台詞可以被形容為兩位父親通過鬥爭來奪取對兒子道德觀念的控制權。史東在之前拍攝的《殺戮戰場》中也使用了這一概念。在《華爾街》中,努力工作的卡爾·霍士和惡性競爭的哥頓·蓋柯都代表了父親。電影的製作人員把卡爾當作他們在電影中的代言人,在蓋柯無節制的個人哲學所帶來創造性破壞之中,一個仍然保持理性的聲音[22]

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場景是蓋柯在一次股東會議上的演講,他計劃要接手這家公司。從更廣闊的範圍上來說,史東利用這個場景來給予蓋柯所代表的華爾街掠奪者們,一個把自己行為合理化的機會,蓋柯也令人難忘地做到了這一點,他指出美國企業在戰後的歲月里所累積起來的懶惰和浪費,並將自己視為一個「救星」[22]。「貪婪就是好」這場演講的靈感有兩個來源。首先,蓋柯抱怨某公司管理人員僅擁有不到3個百分點的股權,而且也配有太多的副總裁職位,這一部分來自於卡爾·伊坎在對自己試圖收購的一家公司所做的類似演講[22]。對於貪婪的辯護則是來自於1986年5月18日,日後將被判內線交易罪名成立的套利交易商艾凡·博斯基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商管理學院畢業典禮上所做的一次演講,他說,「順便說一句,貪婪其實沒什麼。我希望你明白這一點。我認為貪婪是健康的。你可以在貪婪的同時仍然自我感覺良好」[22]

《華爾街》沒有對資本主義系統提出全盤的批判,而是針對1980年代玩世不恭、急功近利的文化[22]。電影中的「好」角色自己也都是資本家,但屬於更穩定和勤勞的那一部分。電影中有一幕蓋柯對巴德·霍士有關辛勤工作的道德價值問題嗤之以鼻,並且援引自己辛勤工作了一輩子,到死都還是碌碌無為的父親為典型。羅·曼海姆是老好人導師的原型,他在電影開場後不久說,「好事有時候需要時間」,這指的是IBM希爾頓。與此對應,蓋柯的「貪婪就是好」正是1980年代流行的典型短期信條[22]

反響

[編輯]

《華爾街》於1987年12月11日起在730家電影院上映,首周入賬410萬美元,在北美地區共計獲得438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23]。影片獲得影評人較好的評價,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49篇評價文章,其中38篇給出「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78%,平均評分6.8(最高10分)[24],而在Metacritic上收集的16篇評論文章中,有8篇給出好評,2篇差評,6篇褒貶不一,平均得分56(滿分100)[25]。《紐約時報》影評人文森特·坎拜(Vincent Canby)在其文章中雖然對影片的整體表現頗有微詞,但仍然讚揚男主角米高·德格拉斯在片中給出了「他演藝生涯中最為精彩的表演」[26]。《芝加哥太陽報》影評專欄作家羅渣·艾伯特給予本片三星半(最高為四星)的評價,讚揚影片中「將所有有關金融交易中不擇手段的一面都處理得既複雜但又合乎情理真實可信,任何人都能看懂這部電影,因為股票交易中的貪婪和黑幕都清晰且透明地體現了出來,讓所有的觀眾都清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且都明白其中的原因」[27]。《時代周刊》的理查德·科利斯(Richard Corliss)寫道,「這回他干出一身臭汗但還是沒達到目的,就像一個鐵人三項運動員在跑步機上一樣。但只要他不停下來,那麼觀看他繼續自己的事業就有一種可怕的樂趣」[28]。傑·史葛(Jay Scott)在《環球郵報》中稱讚了兩位主角的表演[29],《華盛頓郵報》的麗塔·肯伯利(Rita Kempley)認為電影的道德宣傳意味降低了總體質量,那些說教段落正是電影表現最薄弱的環節[30]

米高·德格拉斯在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上台致辭時,感謝導演奧利華·史東「選擇我來出演這樣一個幾乎其他任何人都認為我演不了的角色」[31],他還因本片獲得了第45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32]。而達麗爾·漢娜的情況則完全相反,她因本片中純粹花瓶式的表演而被提名金酸莓獎最差女配角獎。米高·德格拉斯在片中典型金融大鱷的裝束[33]是由阿蘭·弗魯瑟英語Alan Flusser根據80年代雅痞的形象而設計[34]。2003年,美國影藝協會進行了一項名為AFI百年電影史百大銀幕英雄與惡魔的評選,米高·德格拉斯扮演的哥頓·蓋柯榜上有名,在惡魔榜上名列第24位[35];2005年,美國影藝協會又進行了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台詞的評選,本片中哥頓·蓋柯的台詞「沒有比『貪婪』更好的詞語了」(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名列第57位[36]

1990年,隨着1980年代的偶像人物如米高·米爾肯和伊凡·博斯基都因與內線交易相關的法律相牴觸而逃跑,《新聞周刊》雜誌封面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問題:「貪婪死了嗎?」(Is Greed Dead?[3]多年來,電影的編劇斯坦利·韋瑟遇到過許多人告訴自己,「這部電影改變了我的一生。我一看到就知道自己想要從事這個行業。我希望成為像哥頓·蓋柯(那樣的人)」[1]。除此以外,查理·辛和米高·德格拉斯也不斷有遇到他人表示,自己正是因為對方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而成為股票經理人[10]。史東被人問起《華爾街》中描繪的金融市場為什麼會發生變化,他回答,「在1980年代市場就已經存在的問題,不斷成長為一個龐大了很多的現象。安然公司是虛幻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哥頓·蓋柯的買進和賣出也一樣是虛幻的……肯尼·萊就是新的哥頓·蓋柯」[5]。《娛樂周刊》的歐文·格萊伯曼於2009年對這部電影進行了評價,認為該片「揭示了一些當年無法預料,只有在如今才能意識到的東西。世界上的哥頓·蓋柯並不只是在變得有錢,他們還創造了另一個現實,這個現實將會在我們所有人面前坍塌」[37]

2007年9月18日,《華爾街》發行了20周年紀念版,其中增加了史東在鏡頭上對電影所作的介紹,大量的刪除場景,「貪婪就是好」的花絮,以及對米高·德格拉斯和查理·辛的視頻採訪[38]

續集

[編輯]

2007年,《紐約時報》報道稱有一部續集《華爾街之金融大鱷》正在進行前期製作[39]。米高·德格拉斯繼續出演哥頓·蓋柯一角。電影中他剛剛出獄,然後重新進入了這個已經比他所見更加混亂的金融世界[39]。查理·辛也在片中以巴德·霍士的身份客串出鏡[40]。達麗爾·漢納不會參與到續集中[41][42]

2009年4月,20世紀霍士公司確認續集正在開發並宣佈奧利華·史東將出任導演[43]。此外在演員方面,沙·拉保夫佐斯·布連均獲邀出演[44]。一開始劇組還曾考慮過請查維爾·巴頓加入[45],但之後由於檔期上存在衝突而取消[46]。影片於2010年9月24日上映[4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Weiser, Stanley. Repeat After Me: Greed is Not Good. Los Angeles Times. 2008-10-05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7).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Riordan, James. Stone: A Biography of Oliver Stone. Aurum Press. 1996-09-18. 
  3. ^ 3.0 3.1 Demos, Telis. Oliver Stone: Life after Wall Street. Fortune. 2007-09-21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4. ^ Crowdus, Gary. Personal Struggles and Political Issues (PDF). Cineaste. 1987 [2013-07-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2-26). 
  5. ^ 5.0 5.1 Sigesmund, B.J. The Return of Greed. Newsweek. 2002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6. ^ Goodley, Simon. Brace Yourself, Gekko is Back. Daily Telegraph. 2008-10-27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7. ^ 7.0 7.1 Scott, Jay. Stone Gets Down to Business on Wall Street. Globe and Mail. 1987-12-04. 
  8. ^ Outer Space Universe. Remembering the Challenger Shuttle Explosion: A Disaster 25 Years Ago.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3). 
  9. ^ Chris Bergin. Remembering the mistakes of Challenger. nasaspaceflight.com. 2007-01-28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Kiselyak, Charles. Money Never Sleeps: The Making of Wall Street. Wall Street: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th Century Fox). 2007. 
  11. ^ McGuigan, Cathleen. A Bull Market in Sin. Newsweek. 1987-12-14. 
  12. ^ 12.0 12.1 12.2 Lipper, Hal. The Stone Age. St. Petersburg Times. 1987-12-13. 
  13. ^ Blair, Cynthia. 1987: Wall Street Filmed in New York City. Newsday. 2008 [2008-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7). 
  14. ^ Wuntch, P. Stone's War on Wall St. Herald. 1987-12-21. 
  15. ^ 15.0 15.1 15.2 Cowan, Alison. Making Wall Street Look Like Wall Street. New York Times. 1987-12-30. 
  16. ^ 16.0 16.1 16.2 16.3 Welles, Chris. The Platoon of Pros Who Helped Out on Wall Street. Business Week. 1987-12-21. 
  17. ^ Rattner, Steven. From Vietnam to Wall Street. New York Times. 1987-08-30. 
  18. ^ 18.0 18.1 Garcia, Guy D. In the Trenches of Wall Street. Time. 1987-07-20 [200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8). 
  19. ^ Stewart Copeland.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0). 
  20. ^ 20.0 20.1 Wall Street (1987).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21. ^ Ross, Brian. Greed on Wall Street. ABC News. 2005-11-11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Gabriel, Satya J. Oliver Stone's Wall Street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Economics in Popular Film (course) (Mount Holyoke). 2001-11-21 [2008-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23. ^ Wall Street. Box Office Mojo.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24. ^ Wall Street. Rotten Tomatoes.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2). 
  25. ^ Wall Street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7). 
  26. ^ Canby, Vincent. Stone's Wall Street. The New York Times. 1987-12-11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4). 
  27. ^ Ebert, Roger. Wall Street. Chicago Sun-Times. 1987-12-11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28. ^ Corliss, Richard. A Season Of Flash And Greed. Time. 1987-12-14 [200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3). 
  29. ^ Scott, Jay. Stone paves Wall Street in Blood. Globe and Mail. 1987-12-11. 
  30. ^ Kempley, Rita. Wall Street. Washington Post. 1987-12-11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5). 
  31. ^ Gorney, Cynthia. Douglas and Cher Win Acting Honors. Washington Post. 1988-04-12. 
  32. ^ Wall Street (1987) - Awards. IMDB.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33. ^ Condra, Jill.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Clothing Through World History: 1801 to the present, vol.3.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8: 209. ISBN 978-0-313-33665-2. 
  34. ^ O'Neill, Sean. The fit's the king. Kiplinger's Personal Finance. : 105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35. ^ AFI's 100 Years...100 Heroes & Villain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6.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 Quot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5). 
  37. ^ Gleiberman, Owen. Wall Street: What it still has to tell u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03-28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 
  38. ^ Croce, Fernando F. Wall Street. Slant. 2007-09-15 [2010-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5). 
  39. ^ 39.0 39.1 Siegel, Tatiana. Fox, Loeb up for Wall Street sequel. Variety. 2008-10-13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6). 
  40. ^ Charlie Sheen to Cameo in Wall Street 2. Coming Soon. 2009-09-08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41. ^ Cieply, Michael. Film’s Wall Street Predator to Make a Comeback. New York Times. 2007-05-05 [200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42. ^ Wall Street sequel 'to be made'. BBC. 2007-05-05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7). 
  43. ^ Fernandez, Jay A.; Kit, Borys. Oliver Stone in for Fox's Wall Street follow-up.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9-04-28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44. ^ Fleming, Michael. Stone to walk Wall Street again. Variety. 2009-04-28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5). 
  45. ^ Finke, Nikki. Hedge Fund Is Villain In Oliver Stone's Wall Street 2: Shia LaBeouf & Javier Bardem Set To Star With Michael Douglas; Filming Starts Aug. 10 For February 2010. Deadline Hollywood Daily. 2009-06-02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46. ^ Olson, Parmy. Bardem Snubs Wall Street Sequel. Forbes. 2009-07-22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3). 
  47. ^ DiOrio, Carl. Fox bumps Oliver Stone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0-03-10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