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魚
胭脂魚 | |
---|---|
Juveniles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
科: | 亞口魚科 Catostomidae |
亞科: | 胭脂魚亞科 Myxocyprininae Fowler, 1958 |
屬: | 胭脂魚屬 Myxocyprinus (T. N. Gill, 1878) |
種: | 胭脂魚 M. asiaticus
|
二名法 | |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1865)
| |
異名 | |
|
胭脂魚(學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又名黃排、血排、粉排、火燒鯿、木葉盤、紅魚、紫鯿、燕雀魚、火排、中國帆鰭吸魚、大帆三間鼠等,屬於鯉形目吸口鯉科(或稱亞口魚科),生長於長江水系[1]及閩江[2][3]。其體型奇特,色彩鮮明,尤其幼魚體形別致,色彩絢麗,遊動文靜,被人們榮稱為「一帆風順」,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
四川民間漁民中流傳有「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之說,可見成年胭脂魚的體型不小,目前有紀錄的最大個體為135公分。
所謂胭脂魚的亞種實際上是過去一些學者的誤認,其實上只有一種。
外觀
[編輯]幼年胭脂魚的體色為棕色,並長有三條深色環帶。成年雄魚與雌魚的顯著區別是雄魚體色為胭脂紅色,而雌魚的體色是深紫色,並長有寬闊的豎條紋。胭脂魚的另一重要特徵是有高聳的三角形背鰭,並一直延伸至臀鰭後方。其肉質嘴唇肥厚[4],上有小乳突,無須。胭脂魚長有單行咽齒,呈梳子狀排列。[1]
隨着年齡的增長,成年胭脂魚的體色會越來越深;到其晚年時,其身上的白色帶狀條紋的特徵就會消失。[4]
習性
[編輯]食性
[編輯]胭脂魚攝食頻繁,屬雜食動物[5],無論食物狀態如何均可進食,其食物包括豐年蝦、紅蚯蚓和蔬菜。[4]
繁育
[編輯]胭脂魚是卵生動物,但在水族箱環境中還沒有過成功的繁育。雄魚在接近雌魚時頭部和鰭上會出現結節。[4]
行為
[編輯]胭脂魚喜好在水體中部和底部活動,其體型奇特,尤其幼魚體形別致,遊動文靜,而且會隨情緒變化改變體色。胭脂魚可與波魚、鿕和黑線飛狐(Crossocheilus siamensis)和平共處,但不能與石首魚和泥鰍混養。[4]
壽命
[編輯]成年胭脂魚體長最長能達到1米,由於其生長緩慢,在封閉的環境中可以活到25歲。[4]
飼養環境
[編輯]胭脂魚可以生活在熱帶水族箱和冷水水族箱中,不過其對硝酸鹽水平的改變非常敏感。它們需要生活在有高效過濾系統、湍急的水流[5]、懸浮植物以及定期換水的水族箱內。由於胭脂魚是一種好奇的動物,飼養它們的水缸需要較大的空間,而且不能放空間狹小的裝飾物,並在魚缸的底部鋪設柔軟光滑的物質。[4]
胭脂魚適應的水溫範圍是18°C至28 °C,最適合的水溫則為16-22°C,pH值範圍是6.0至7.5。[4]
易危物種
[編輯]很不幸的,胭脂魚在野外的處境並不是很好。由於牠們的大體型和良好的肉質,因此被人類當作食用魚,長江支流-岷江的族群被認為已經滅絕。魚隻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建造水壩、水污染和人類其他用水,因為胭脂魚是一種洄游性魚類。2 月份,成魚會遷徙到產卵場,這些產卵場位於水流湍急的淺水區。成魚會從 3 月至 4 月開始繁殖,並留在產卵場直到秋天,之後才洄游到較深的河域過冬。在中國,這些魚類已經得到保護,並且有一些繁殖計劃旨在透過釋放幼魚來恢復其自然族群。另外水族飼養的個體皆為人工養殖,對天然族群並沒有造成影響。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英文)Myxocyprinus asiaticus, Chinese sucker fish, Filamn.ifm-Geomar.de, 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 ^ 你不知道的“长江宝贝”.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3).
- ^ 李思忠,《黃河魚類志:黃河魚類專著及魚類學文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水產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67015371。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英文)Freshwater batfish, Whozoo.org, December 1999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 ^ 5.0 5.1 (英文)Hi-Fin Banded Shark,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1865), AquariumCentral.com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8.,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 (英文)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1865), Taxonomic Serial No.: 639710, Taxonomy, ITIS.go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Photograph of the Chinese high fin banded sha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ongabay.com
相關條目
[編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魚綱(Pisces,1988年版) | ||||
---|---|---|---|---|
目 | 科 | 中文名 | 學名 | 保護級別 |
鱸形目(PERCIFORMES) | 石首魚科 (Sciaenidae) |
黃唇魚 | Bahaba taipingensis | II |
(SCORPAENIFORMES) | 杜父魚科 (Cottidae) |
松江鱸魚 | Trachidermus fasciatus | II |
刺魚目 (GASTEROSTEIFORMES) |
海龍科 (Syngnathidae) |
克氏海馬 | Hippocampus kelloggi | II |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
胭脂魚科 (Catostomidae) |
胭脂魚 | Myxocyprinus asiaticus | II |
鯉科 (Cyprinidae) |
唐魚 | Tanichthys albonubes | II | |
大頭鯉 | Cyprinus pellegrini | II | ||
金線䰾 (指名亞種) |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 II | ||
扁吻魚 | Aspiorhynchus laticeps | I | ||
大理裂腹魚 | Schizothorax taliensis | II | ||
鰻鱺目 (ANGUILLIFOMES) |
鰻鱺科 (Anguillidae) |
花鰻鱺 | Anguilla marmorata | II |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
鮭科 (Salmonidae) |
川陝哲羅鮭 | Hucho bleekeri | II |
秦嶺細鱗鮭 |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 II | ||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
鱘科 (Acipenseridae) |
中華鱘 | Acipenser sinensis | I |
達氏鱘 | Acipenser dabryanus | I | ||
匙吻鱘科 (Polyodontidae) |
白鱘 | Psephurus gladius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