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斯特獎章
外觀
西爾維斯特獎章(英語:Sylvester Medal)是英國倫敦皇家學會為鼓勵數學研究而頒發的銅質獎章,同時發放1000英鎊獎金。[1]此獎項為紀念1880年代牛津大學的薩維爾幾何學教授詹姆斯·約瑟夫·西爾維斯特而命名,1897年西爾維斯特逝世後由一些他的朋友(主要是拉斐爾·梅爾多拉)提議設立,於1901年首次頒獎。[2][3]起初每三年頒獎一次,獎金約900英鎊。[2][4]後來皇家學會宣佈從2009年起改為每兩年頒獎一次,授予職業生涯早期至中期的科學家而非已經功成名就的數學家。[1]獎章獲得者由皇家學會A面獎章委員會選擇,該委員會處理物理的而非生物的科學獎項。
截至2008年,已授予36枚獎章,其中27枚授予英國公民,2枚授予法國公民,新西蘭、德國、奧地利、俄羅斯、意大利、瑞典和美國各1枚。(瑪麗·卡特賴特)為唯一獲得此獎章的女性。
獲獎者列表
[編輯]年份 | 姓名 | 國籍 |
---|---|---|
1901 | 儒勒·昂利·龐加萊 | 法國 |
1904 | 格奧爾格·康托爾 | 德國 |
1907 | 威廉·維廷格 | 奧地利 |
1910 | 亨利·弗雷德里克·貝克 | 英國 |
1913 | 詹姆斯·維特布萊德·李·格萊舍 | 英國 |
1916 | 讓·加斯東·達布 | 法國 |
1919 | 珀西·亞歷山大·麥克馬洪 | 英國 |
1922 | 圖利奧·列維-齊維塔 | 意大利 |
1925 |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 英國 |
1928 | 威廉·亨利·揚 | 英國 |
1931 | 埃德蒙·泰勒·魏泰克 | 英國 |
1934 | 伯特蘭·羅素 | 英國 |
1937 | A·E·H·樂甫 | 英國 |
1940 | 戈弗雷·哈羅德·哈代 | 英國 |
1943 | 約翰·恩瑟·李特爾伍德 | 英國 |
1946 | 喬治·奈維爾·沃森 | 英國 |
1949 | 路易斯·J·莫德爾 | 英國 |
1952 | 亞伯蘭·薩摩洛維奇·貝西科維奇 | 俄羅斯 |
1955 | 愛德華·查爾斯·蒂奇馬什 | 英國 |
1958 | 馬克斯·紐曼 | 英國 |
1961 | 菲利浦·赫爾 | 英國 |
1964 | 瑪麗·卡特賴特 | 英國 |
1967 | 哈羅德·達文波特 | 英國 |
1970 | 喬治·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坦普爾 | 英國 |
1973 | J·W·S·卡斯爾斯 | 英國 |
1976 | 戴維·喬治·肯德爾 | 英國 |
1979 | 格雷厄姆·希格曼 | 英國 |
1982 | 弗蘭克·亞當斯 | 英國 |
1985 | 約翰·格里格斯·湯普森 | 美國 |
1988 | C·T·C·沃爾 | 英國 |
1991 | 克勞斯·羅特 | 英國 |
1994 | 彼得·惠特爾 | 新西蘭 |
1997 | 哈羅德·斯科特·麥克唐納·考克斯特 | 英國 |
2000 | 奈傑爾·希欽 | 英國 |
2003 | 里納特·卡爾松 | 瑞典 |
2006 | 彼得·斯溫納頓-戴爾 | 英國 |
2009 | 約翰·麥克勞德·鮑爾 | 英國 |
2010 | 格雷姆·西格爾 | 英國 |
2012 | 約翰·托蘭 | 英國 |
2014 | 班·格林 | 英國 |
2016 | 蒂莫西·高爾斯 | 英國 |
2018 | 杜薩·麥克多夫 | 英國 |
2019 | 彼得·薩那克 | 美國 南非 |
2020 | 布萊恩·約翰·伯奇 | 英國 |
2021 | 弗朗西斯·科萬 | 英國 |
2022 | 羅傑·希斯-布朗 | 英國 |
2023 | 邁爾斯·里德 | 英國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The Royal Society: The Sylvester Medal (1901). The Royal Society. [200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 ^ 2.0 2.1 Sylvester Medal. JOC/EFR. [200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4).
- ^ Cantor, Geoffrey, Creating the Royal Society's Sylvester Medal,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2004, 37 (1(132)): 75–92, MR 2128208, doi:10.1017/S0007087403005132.
- ^ Grattan-Guinness, Ivor, The Sylvester Medal: origins, and recipients 1901–1949, Notes and Record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93, 47 (1): 105–108, MR 1214538, doi:10.1098/rsnr.199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