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爾維德·佩爾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爾維德·亞諾維奇·佩爾謝
А́рвид Я́нович Пе́льше
拉脫維亞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
任期
1959年11月25日—1966年4月15日
前任揚·卡倫別爾津
繼任奧古斯特·沃斯
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66年4月8日—1983年5月29日
前任尼古拉·什維爾尼克
繼任米哈伊爾·索洛緬采夫
個人資料
出生1899年2月7日儒略曆1月26日]
 俄羅斯帝國庫爾蘭省耶察瓦自治市
逝世1983年5月29日(1983歲—05—29)(84歲)
 蘇聯莫斯科
國籍 蘇聯
政黨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
獲獎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 1969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 1979
列寧勳章 — 1946 列寧勳章 — 1950 列寧勳章 — 1958 列寧勳章 — 1965
列寧勳章 — 1969 列寧勳章 — 1971 列寧勳章 — 1979 十月革命勳章 — 1974
勞動英勇獎章 紀念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獎章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中忘我勞動獎章
退休勞動者獎章
克萊門特·哥特瓦爾德勳章 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勳章

阿爾維德·亞諾維奇·佩爾謝,(俄語:А́рвид Я́нович Пе́льше拉脫維亞語Arvīds Pelše,1899年2月7日—1983年5月29日)拉脫維亞人,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任拉脫維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1] [2]

生平

[編輯]
  • 1899年1月26日,生於俄羅斯帝國拉脫維亞庫爾蘭省包斯卡地區耶察瓦市的一個農民家庭。
  • 1915年,加入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人黨,後加入聯共(布)。
  • 一戰期間,領導維捷布斯克,哈爾科夫,彼得格勒,阿爾漢格爾斯克等地工人運動,負責宣傳工作。
  • 1917年,參加二月革命,當選彼得格勒蘇維埃成員,後作為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黨員代表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六大。
  • 1918年-1919年,莫斯科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工作,在列昂季耶夫斯基大街爆炸案中受傷。
  • 1919年,拉脫維亞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國家建築人民委員會主席。參加了在里加附近與拉脫維亞共和國臨時政府軍隊的戰鬥。
  • 1920年,西南戰線政治部教員、哈爾科夫政治專業學校教員。
  • 1924年,蘇聯紅軍首長訓練班教員和列寧格勒海軍政治學校教務處處長。
  • 1926年,波羅的海艦隊黨委書記、列寧格勒州黨委委員、監察委員會主席團委員。
  • 1929年-1932年,內務人民委員部中央學校黨史教師。期間,1929年-1931年,莫斯科紅色教授學院學習。
  • 1932年-1933年,莫斯科紅色教授學院碩士研究生學習。
  • 1933年-1937年,哈薩克東哈薩克斯坦州馬加贊,切爾諾伊爾特什國營農場政治處主任;阿拉木圖州奶牛肉類牧場合作社副主任。蘇聯國營農場人民委員部政治部副處長。
  • 1937年-1940年,莫斯科馬列主義學院教師。
  • 1940年-1941年3月,拉脫維亞共產黨(布)中央委員會新聞部長。
  • 1941年3月-1959年11月,拉共(布)中央書記處書記,負責宣傳工作。1946年2月當選拉脫維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 1959年11月-1966年4月,拉共中央第一書記。
  • 1966年4月-1983年5月,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
  • 1983年5月29日因心臟驟停於莫斯科逝世,享年84歲。葬於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

佩爾謝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6大,蘇共20-26大代表,第22-26屆中央委員,第23-26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7-10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第2-5,7-10屆蘇聯最高蘇維埃民族院代表,第6屆蘇聯最高蘇維埃聯盟院代表。佩爾謝是蘇共黨史專家,拉脫維亞革命運動史專家,領導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的鬥爭,出版多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的著作。

榮譽

[編輯]

蘇聯:

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亞:

  • 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勳章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