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為你而死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為你而死
  • きみのためなら死ねる
  • Feel the Magic: XY/XX
  • Project Rub
歐洲版遊戲封面
類型迷你遊戲集合
平台任天堂DS
開發商Sonic Team
發行商世嘉
總監吉永匠日語吉永匠
製作人小川洋二郎[1][2]
設計師須永惠美子
長瀬貴子
編劇Chizuru Asyura
美術鑓水奈奈子
音樂幡谷尚史英語Naofumi Hataya
佐佐木朋子日語佐々木朋子
南波真理子英語Mariko Nanba
模式單人
發行日
  • 北美:2004年11月16日
  • 日本:2004年12月2日
  • 澳洲:2005年2月24日
  • 歐洲:2005年3月11日

為你而死(日版名:きみのためなら死ねる,美版名:Feel the Magic: XY/XX,歐版名:Project Rub,台灣又譯作「願為你死[2]、「迷彩戀曲」)是2004年世嘉任天堂DS平台所推出的迷你遊戲集合遊戲,由Sonic Team開發,世嘉負責發行。本遊戲最先在北美發行,然後才在日本和PAL區發行。

本遊戲大量使用任天堂DS的各種輸入操作,包括輕敲、塗鴉輕觸式熒幕和對麥克風吹氣。[3]

遊戲系統

[編輯]

玩家扮演一名害羞的男高中生,喜歡上一名路過的漂亮女生後,被一群不明身份的名為「摩擦之兔(Rub Rabbits)」的團隊慫恿,不斷挑戰各種難度的小遊戲,並突破情敵的阻撓下,最終向女生表白。

本遊戲裏大量使用了輕觸式熒幕和麥克風功能,而且還具備一個語音識別系統來識別對話和吹氣聲。遊戲有若干個鬆散的小遊戲構成,遊戲的目標就是要取得遊戲內女角色的注意。

遊戲分別有有三個遊戲模式。故事模式為由不同小遊戲構成的遊戲主線劇情,圍繞着玩家作為男生追求女生的故事,每個章節都分為「一般」、「難」、「地獄」三個級別。回憶模式就是重新挑戰之前已經通過的關卡,回憶模式也可以收集遊戲內的星星點數和解鎖女生的着裝。「瘋狂(Maniac)」模式,就是要全部關卡挑戰完畢從而解鎖全部的女生着裝。

本遊戲同時提供英文和日文語音文字介面,在故事模式中可以收集隱藏兔子,收集足夠後可以解鎖相應的女生着裝。完成遊戲後,可以解鎖全部語音。[4]

開發歷程

[編輯]

2003年,世嘉解散了其內部遊戲開發部門United Game Artists,水口哲也也離開世嘉,轉職到Q娛樂英語Q Entertainment公司。一些前組員,例如開發過《太空5頻道英語Space Channel 5》的吉永匠和湯田高志,被轉入到Sonic Team[5][6][7][8][9]在Sonic Team中,湯高創作了《超音鼠騎士英語Sonic Riders》,而吉永則創作了本作和《為你而生》。[8][9][10]《為你而生》和《為你而死》兩者的開發,起源於任天堂發佈任天堂DS的硬件配備。由於「rub」的音調與「love(愛)」近似,所以吉永有意就這個主題創作出兩部相互關聯的遊戲。

因為作為一個以「愛情喜劇故事」為遊戲主線,吉永使用剪影來表現人物角色,從而讓玩家能更好地代入到角色中。雖然有暗示成分,但是吉永並沒有為作品添加極為明顯的色情元素,而且選擇採用以女性人員作為開發團隊來避免產生可能有冒犯女性的成分。[1][8]

該作以內部專案名「Project Rub」在2004年E3大展上宣佈。執行董事總經理中裕司則聲稱「該作標題強調注重使用輕觸式熒幕操作,通過DS所帶來的獨特的硬件體現,來實現『摩擦』的概念。我們將會進一步探索DS所帶來的新特性,這會是值得我們未來期待的一作。」[11]然後在10月發佈遊戲的具體細節和預覽。[12]

評價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75/100[13]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Edge6/10[14]
電子遊戲月刊8/10[15]
Eurogamer7/10[16]
Game Informer8.5/10[18]
GamePro4.5/5顆星[19]
Game RevolutionC−[20]
GameSpot7.7/10[21]
GameSpy3.5/5顆星[22]
IGN7.8/10[23]
任天堂力量4.6/5[24]
Fami通33/40[17]
悉尼先驅晨報3/5顆星[25]
泰晤士報5/5顆星[26]

評測綜合網站Metacritic收集到本遊戲獲得「普遍的好評」[13]。在日本,《Fami通》以一個8分、一個9分、一個7分、一個9分,總分40分給出33分的評價。[17]

特里爾·埃爾韋拉·莫滕森(Torill Elvira Mortensen)以該作品作為利用硬件平台設備優勢的最佳例子,他指出,自該作發佈,本作品被認為是充分地利用任天堂DS的輕觸式熒幕和麥克風,而且本作品的幽默性和遊戲性也獲得眾多遊戲評論家的讚賞。[27]

《泰晤士報》給本作品給出五星滿分評價,並且提到「雖然沒有使用DS的無線通訊功能而因此沒有多人遊戲模式,但它依然是任何初始接觸DS所必備的遊戲」。[26]而《紐約時報》也給出良好評價,並認為「它避開了許多煩人的步奏來讓玩家更好地享受遊戲,從而延緩了厭惡這個遊戲的速度。」[28]但是,《悉尼先驅晨報》只給出總分5星的3星評價,認為「本作的小遊戲可以單獨抽離出來並且允許提升難度,但是遊戲主線故事結束後就很難再維持遊戲的吸引力」。[25]

2006年2月2日,該作品獲得2006年想像遊戲獎(Imagina Games Awards)的「最佳概念」獎。[29]Game Informer也將本遊戲作品稱為十大不可思議遊戲之一。[3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Kikizo staff. Sonic Team: Kikizo Interview Spring 2005. Kikizo. 2005-04-17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9). 
  2. ^ 2.0 2.1 [新聞]《人中之龍》製作人跨足手機遊戲開發!NCJapan宣佈正式成立全新手機開發工作室. gamebase.com.tw.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3. ^ Behrens, Matt. DS: Innovation Retrospective. N-Sider. 2007-03-27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恋爱模拟游戏《为你而死》全攻略_nds攻略秘籍_游戏_腾讯网.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5. ^ Fahs, Travis. IGN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the Dreamcast (Page 2). IGN. 2010-09-09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 
  6. ^ Doree, Adam. Video Interview: Tetsuya Mizuguchi. Kikizo. 2004-04-13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4). 
  7. ^ Kikizo staff. Tetsuya Mizuguchi Interview 2005. Kikizo. 2005-10-13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3). 
  8. ^ 8.0 8.1 8.2 Thomason, Steve. Love Story. Nintendo Power. March 2006, 201: 38–39. 
  9. ^ 9.0 9.1 Hoffman, Chris. Lord of the Board. Nintendo Power. March 2006, 201: 65. 
  10. ^ Theobald, Phil. Sega Talks Sonic Riders Part Two. GameSpy. 2006-01-27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6). 
  11. ^ Sega Confirms Content for Nintendo DS. Sega. 2004-05-10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9). 
  12. ^ Harris, Craig. Feel the Magic: XY/XX (Preview). IGN. 2004-10-05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13. ^ 13.0 13.1 Feel the Magic: XY/XX for DS Reviews. Metacritic.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0). 
  14. ^ Edge staff. Feel the Magic XY/XX. Edge. January 2005, (145)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08). 
  15. ^ EGM staff. Feel the Magic: XY/XX.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January 2005, (187). 
  16. ^ Bramwell, Tom. Feel the Magic: XY-XX. Eurogamer. 2004-12-13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0). 
  17. ^ 17.0 17.1 きみのためなら死ねる. Fami通. 2004-11-26, 834. 
  18. ^ Miller, Matt. Feel The Magic XY/XX. Game Informer. January 2005, (141): 145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6). 
  19. ^ Child of Chaka. Feel the Magic: XY/XX Review for DS on GamePro.com. GamePro. 2004-11-25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09). 
  20. ^ Silverman, Ben. Feel the Magic: XY/XX Review. Game Revolution. 2004-11-24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0). 
  21. ^ Torres, Ricardo. Feel the Magic: XY/XX Review. GameSpot. 2004-11-19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22. ^ Theobald, Phil. GameSpy: Feel the Magic: XY/XX. GameSpy. 2004-11-20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0). 
  23. ^ Nix, Marc. Feel the Magic XY/XX. IGN. 2004-11-18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24. ^ Feel the Magic: XY/XX. Nintendo Power. February 2005, 188: 112. 
  25. ^ 25.0 25.1 Hill, Jason. Charming romp.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5-03-31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5). 
  26. ^ 26.0 26.1 Project Rub. The Times. 2005-03-05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需付費查閱
  27. ^ Torill Elvira Mortensen. Perceiving play: the art and study of computer games. : 28–34. 
  28. ^ Herold, Charles. New Breed of Games Is Not All Thumbs. The New York Times. 2004-12-09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29. ^ Jenkins, David. Imagina 06 Award Winners Announced. Gamasutra. 2006-02-02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0). 
  30. ^ The Top 10 Weirdest Games of All Time. Game Informer. April 2008, (180): 2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