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元季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陽公主
北魏公主
季艷
封爵公主
封號華陽長公主
逝世544年
墳墓滏陽之南七里
親屬
父親元懷
高琛
高睿

元季艷[1][2](?—543年),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孝文帝元宏孫女,廣平王元懷之女,封華陽公主[1][3]

生平[編輯]

元季艷虛歲十四歲的時候嫁給高歡的弟弟高琛[2],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元季艷剛生下兒子高叡三旬,高琛就因為與高歡之妾小爾朱氏私通,被高歡責罰杖殺。高叡因為受到高歡喜愛,被養於高歡家中,讓游娘養育,視同自己的兒子。高叡長到四歲,還不認識自己的母親。元季艷姐妹的女兒鄭氏與高叡開玩笑說:「你是我姨媽的兒子,怎麼反而和游氏親近?」高叡於是打聽自己的身世,從此心情悶悶不樂。高歡十分奇怪,以為高叡生了病,想讓醫生來看看,高叡回答說:「孩兒沒有病痛,只是聽說還有親生的母親,想見她一面。」高歡吃驚的說:「誰向你說的?」高叡就把具體情況說了。高歡命令元季艷前來家中與高叡相見,高叡向前跪拜,母子抱頭大哭。高歡也十分悲傷,對高歸彥說:「這孩子天生至孝,我親生兒子沒一個比的上他。」高歡為此一天沒有上朝議事。東魏武定元年(543年),高叡虛歲十歲時,元季艷去世,高歡親自送高叡到領軍府,為高叡發喪,高叡哭聲哀絕,感動了在場的人,連續三天不吃不喝。高歡和夫人婁昭君殷勤開導高叡,高叡這才慢慢的順從了旨意。高叡居喪完全符合儀禮,禮拜佛像吃長齋,以至於骨瘦如柴,拄拐杖才能起身。高歡讓兒子高演和高叡同睡同起,日夜開導他。高叡吩咐身邊的人不許送水給自己,斷絕洗漱,過了中午就不肯進食,於是高歡吃飯時必定要高叡一起同桌進餐[4][5]

北齊天統三年(567年)十二月,北齊朝廷追贈高琛為趙郡王,追贈元季艷為趙郡王妃,諡號貞昭,贈予華陽長公主封號如故,有關部門派人備禮儀到墓前拜授。當時隆冬嚴寒,高叡光着腳號哭,臉上凍裂,吐血數升,回來後病弱得不能去拜謝皇恩,齊後主高緯親自去高叡府中看望問候他[6][7]

墓碑[編輯]

元季艷的碑由盧思道撰文,姚淑書寫,北宋時仍在滏陽縣(今河北省磁縣)南七里[2]

家庭[編輯]

祖父[編輯]

父親[編輯]

  • 元懷,廣平武穆王,追尊武穆皇帝[1]

兄弟姐妹[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金石錄·卷第二十二》:右《北齊華陽公主碑》,云:「公主諱季艷,蓋魏孝文帝之孫,廣平王懷之女,北齊趙郡王叡之母也。」按《北史·叡列傳》,其前雲「母華山公主」,而其後乃作「華陽」,今此《碑》及《北齊書》皆正言「封華陽」,蓋《北史》誤。
  2. ^ 2.0 2.1 2.2 《慶湖遺老詩集校注·卷二·題華陽公主碑陰》:按碑公主名季艷,魏孝文帝之孫。年十四,降高歡弟琛,主與琛皆蚤死。齊建國,琛追王趙郡,主為王妃,碑表其墓。盧思道文,姚淑書,在滏陽之南七里。
  3. ^ 《北史校勘記·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二》:其母魏華陽公主也 諸本「陽」作「山」。按下文作「陽」。趙明誠金石錄卷二二北齊華陽公主碑跋言公主即高叡之母。作「陽」是。今據北齊書卷一三及通志卷八五高叡傳改。
  4. ^ 《北齊書·卷十三·列傳第五》:叡小名須拔,生三旬而孤,聰慧夙成,特為高祖所愛,養於宮中,令游娘母之,恩同諸子。魏興和中,襲爵南趙郡公。至四歲,未嘗識母,其母則魏華陽公主也。有鄭氏者,叡母之從母姊妹之女,戲語叡曰:「汝是我姨兒,何因倒親游氏。」叡因問訪,遂精神不怡。高祖甚以為怪,疑其感疾,欲命醫看之。叡對曰:「兒無患苦,但聞有所生,欲得暫見。」高祖驚曰:「誰向汝道耶?」叡具陳本末。高祖命元夫人令就宮與叡相見,叡前跪拜,因抱頭大哭。高祖甚以悲傷。語平秦王曰:「此兒天生至孝,我兒子無有及者。」遂為休務一日。叡初讀孝經,至「資於事父」,輒流涕墟欷。十歲喪母,高祖親送叡至領軍府,為叡發喪,舉聲殞絕,哀感左右,三日水漿不入口。高祖與武明婁皇后慇懃敦譬,方漸順旨。居喪盡禮,持佛像長齋,至於骨立,杖而後起。高祖令常山王共臥起,日夜說喻之。並敕左右不聽進水,雖絕清漱,午後輒不肯食。由是高祖食必喚叡同案。
  5. ^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叡小名須拔,幼孤,聰慧夙成,特為神武所愛,養於宮中,令游娘母之,恩異諸子。魏興和中,襲爵南趙郡公。年至四歲,未嘗識母。其母魏華陽公主也,其從母姊鄭氏戲謂曰:「汝是我姨兒,何倒親游氏?」叡因訪問,遂失精神。神武疑其感疾,叡曰:「兒無患苦,但聞有所生,欲得暫見。」神武驚,命元夫人至,就宮見之,叡前跪拜,因抱頸大哭。神武甚悲傷,謂平秦王曰:「此兒至孝,吾子無及者。」遂為休務一日。叡讀孝經,至「資於事父」,輒流涕墟欷。十歲喪母,神武親送至領軍府,為發哀,舉聲殞絕,三日水漿不入口。神武與武明太后殷勤敦譬,方漸順旨。居喪長齋,骨立,杖而後起。神武令常山王與同臥起,日夜喻之。並敕左右,不許進水,雖絕清漱,午輒不肯食,由是神武食必呼與同案。
  6. ^ 《北齊書·卷十三·列傳第五》:天統中,追贈叡父琛假黃鉞,母元氏贈趙郡王妃,諡曰貞昭,華陽長公主如故,有司備禮儀就墓拜授。時隆冬盛寒,叡跣步號哭,面皆破裂,嘔血數升。及還,不堪參謝,帝親就第看問。
  7. ^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天統中,追贈父琛假黃鉞;母元氏贈趙郡王妃,諡曰貞昭,華陽長公主如故。有司備禮儀,就墓拜授。時隆冬盛寒,叡跣步號哭,面皆破裂,嘔血數升。及還,不堪參謝。帝親就第看問,拜司空、攝錄尚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