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勇者鬥惡龍 少年楊格斯與不思議的迷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勇者鬥惡龍 少年楊格斯與不思議的迷宮
類型角色扮演
Roguelike
平台PlayStation 2
開發商Cavia
發行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設計師堀井雄二
美術鳥山明
音樂椙山浩一
系列不可思議迷宮系列
勇者鬥惡龍系列
模式單人
發行日
  • 日本:2006年4月20日

勇者鬥惡龍 少年楊格斯與不思議的迷宮(日語:ドラゴンクェスト 少年ヤンガスと不思議のダンジョン是《勇者鬥惡龍VIII》的前傳遊戲,是roguelike遊戲系列不可思議迷宮的作品之一,並如同系列使用了隨機生成的迷宮[1]。本遊戲由Cavia開發,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06年在日本PlayStation 2平台發行。

遊戲玩法

[編輯]

遊戲使用了隨機生成的迷宮以及回合制的戰鬥系統[2]。玩家必須和不同樓層的敵人作戰直到遇到頭目怪獸,為了推進劇情,玩家必須將頭目擊敗[3]。當與敵人接觸時戰鬥就會發生,而不會出現單獨的戰鬥熒幕會選單系統[3]。遊戲加入了一個新功能「蓄力系統」,它可以讓玩家積累能量並給予敵人強力打擊,然而在這種狀態下角色將不能移動[3]。在遊戲的後期,玩家可以使用特殊的壺捕捉怪物,並使用它們攻擊對手[3]

玩家可以在任何時刻帶領三個怪物,它們可通過使用道具與積累戰鬥經驗值來學會特殊技能[3]。當怪物達到4級,得到它們喜歡的食物並擁有武器後,才會協助楊格斯,隨着戰鬥次數的增多,它們就能將自己的力量與其它捕捉怪物的力量進行聯合[3][4]。遊戲亦使用了過場動畫以及電腦生成的漫畫風格場景[3]

情節

[編輯]

遊戲圍繞着孩子時期的角色楊格斯——《勇者鬥惡龍VIII》中的主角之一[1]。作為一個「突然加入的盜賊」,在一個神秘的壺被帶回家時,他參與了父親楊帕盜賊團[3][5]。儘管楊格斯被告誡不要觸摸壺,但他還是做了,然後他被吸入壺中,來到了另一個被叫做「壺之土地」的世界[3]

《勇者鬥惡龍VIII》中的女盜賊歌爾達也在這片新世界出現,同樣出現的還有莫利、特魯內克以及新角色波比,每個人都開始探索這片新大陸[2][3][5]

開發

[編輯]

遊戲的一個試玩版在2005年12月的東京Jump Festival上進行了展出[6]

評價

[編輯]

遊戲的「卡通般3D圖像」受到了注意,此外他的全動態視頻也受到了好評[4][7]。精彩的原畫風格和單元着色圖形受到了好評[4]Destructoid將遊戲列為了它們的十個最喜歡勇者鬥惡龍遊戲的第十名[2]IGN給了遊戲迷宮移動系統「笨拙」的描述[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Hirohiko Niizumi. Four million Dragon Quest VIIIs shipped. Gamespot. January 30, 2006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6). 
  2. ^ 2.0 2.1 2.2 Stealth. Top 10 Dragon Quest Games. Destructoid. July 8, 2012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1).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Anoop Gantayat. Dragon Quest Yangus: Import Playtest. IGN. April 24, 2006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4. ^ 4.0 4.1 4.2 Andrew Alfonso. Dragon Quest: Young Yangus' Mysterious Dungeon. Gamespy. May 1, 2006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7). 
  5. ^ 5.0 5.1 Staff. Jump Fest 2005: Square Enix and Mistwalker show upcoming titles. Gamespot. December 19, 2005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6. ^ Anoop Gantayat. Eyes On: Dragon Quest Yangus. IGN. December 17, 2005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1). 
  7. ^ Tim Surette. Dragon Quest VIII spin-off dated for Japan. Gamespot. January 27, 2006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