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乾道二年溫州水災[編輯]
日期 | 乾道二年八月十七 公元1166年9月12日 |
---|---|
時間 | 夜間 |
地點 | 兩浙東路溫州永嘉縣、瑞安縣、樂清縣、平陽縣以及處州青田縣沿江沿海地帶 |
類型 | 潮災 |
起因 | 颱風或地震 |
結果 | 沿海地區遭受重創 |
傷亡人數 | |
合計約7—10萬 |
南宋乾道二年溫州水災,史稱乾道海溢,是宋孝宗乾道(1166年)二年八月十七夜襲擊溫州沿海各縣的潮災,波及甌江上游的處州青田縣。災難直接導致超過7萬人死亡,田地、寺院、學校、鹽場皆毀,災後出現饑荒。溫州沿海地區因災變人煙稀少、土地拋荒,宋孝宗不得不傳檄福建補籍,大量福建人口遷入開荒。
災難經過
[編輯]多則史料對潮災有記載。根據萬曆《溫州府志》的記載,乾道二年溫州出現了饑荒,夏季溫州甌江口出現「蛟龍出水」的異象,繼而樂清縣「塔頭斗門吼二日,海上浮錢」,因此耋老認為當地將會有大風潮;最後在農曆八月十七夜間突發大風,並且在東風裹挾下雨勢兇猛,風雨中人難支立、樹木吹倒、屋瓦飄飛;至夜半潮水湧入溫州城內,先是淹過牆壁一半高度,隨後沖毀屋舍,將樹木連根拔起,街市淪為汪洋;至四鼓(次日凌晨1至3時),風向轉變後潮水才逐漸散去。根據瑞安《八水周氏族譜·草齋公譜序》記載,當日申酉時(15時至19時)先是「果一聲驚震」,頃刻間風雨大作、洪水泛濫,即便是沒有直接受到潮災影響的山區,大雨也導致禾苗壞死、顆粒無收。葉適記載玉環島上月霽將眠之時風雨暴作,洪水接踵而至,居民「闥啟膝沒,及霤蕩胸,至門已溺死」,「食頃」之間萬人遇難。[1]
根據現存溫州龍灣永中坦頭村峰門山的帆船摩崖石刻(下「乾道二年水滿到此」題刻系近現代鄉賢王璞所刻[2]),洪水最大高程可達69.68米。傳說中抵達溫州城的洪水「水滿城齒」,水位大約在10-14米左右。[3]萬曆《括蒼匯志》也記載當年(訛作乾道元年)潮水溯流而上抵達青田縣城,溺死者甚眾。[4]:35-36此外,溫州甌海茶山潘山村石壁上還有一個窟窿,相傳是潮災時撐篙繫船之地方。[3]
形成原因
[編輯]水災成因有兩個說法,主流說法是風暴潮,另一說法是沿海地震引發海嘯[5]。吳松弟是地震說的提出者,他認為葉適記載的「食頃」淹沒沿海顯然屬於屬於海嘯,同時「塔頭斗門吼二日」或許是地震傳播到沿海的聲音;由於水災的受災區域局限於溫州沿海和青田縣,他推斷這次海嘯的烈度有限,震中應該在溫州以東的近海[4]:152-153。然而一方面葉適的記載可靠性存疑,他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已經是49年後,災難發生的時候葉適年僅17歲,應該還在永嘉家中讀書,玉環島上的記錄更可能來自轉述,不排除文學加工的可能[4]:151-152;另一方面溫州近海屬於淺水大陸架,不利於海嘯的發生[5]。從當時的記載來看,無一例外將潮災歸咎於風雨,並沒有明確的地震記載,而且時值八月十七望日前後,大風、大雨、大潮三者不期而遇,造成了千年難逢的潮災。[5]
災害損失
[編輯]《宋史》的記載溫州覆舟溺死二萬餘人,江邊無人收斂的屍骨記七千餘。明弘治《溫州府志》則依據七都島任洲村災前五千多口僅兩百存活,活下來的人也因為食用浸泡在海水中的稻穀死亡,推算當時溫州有90%的人口死亡。溫州士大夫薛季宣也記載了自己家族的情況,在與友人信中稱「孤單之族絕者五房,親戚故人半入鬼錄」,並且自己家在災後沒有糧食、挨餓度日,但比起死去的十萬人算是幸運。[6]:198-199員宗興也有「沉家十萬忍不論」的詩句,平陽至今有民謠謂「乾道水滿炎亭架,江南只剩十八家」。根據宋朝官方統計,溫州因災死絕男丁共14795丁,但統計只包括繳納身丁錢的20到59歲成年男性人口,在這些人之外的婦女兒童、老弱病殘死亡率可能更高。[5]現代估計中,吳松弟認為溫州總人口八九十萬中約有10萬人死亡,潘猛補認為溫州總人口70萬人中約有7萬人死亡。[5][6]:199
溫州境內不論山區、平原地帶耕地均受到破壞,秋季顆粒無收,並且由於咸潮導致土地鹽鹼化,沿海土地數年內都無法耕種。沿海鹽場玉環天富北監、樂清長林場、永嘉場、瑞安雙穗場、平陽天富南監均化為廢墟,樂清縣翁敏之所辦鄉校、瑞安縣縣學、江心嶼龍翔寺乃至於永嘉山區的陶公洞均受到潮災淹毀,永嘉、瑞安、平陽三縣的水利設施均遭到重創。[5][2]
災後處置及移民潮
[編輯]災後溫州知州劉孝韙同司農少卿陳良弼商議,決定先發放5萬石存谷賑災,再向朝廷上書請罪。朝中溫州籍官員也聯名上書呈報災情。朝廷在災後20天後才派遣浙東提舉常平宋藻調撥糧食前來救援,九月十一再度又差度支郎中唐珣參與救災,隨後採取了赦免罪犯、減免稅費等措施賑災,但主持賑災的劉孝韙和宋藻均因賑災不力在次年受到罷免。[5]隨後的六年間,溫州連換王逨、王之望、劉夙、劉敏士、曾逮、王伯庠、莫濟七任知州,前仕福州的王之望移知溫州後奉詔強制遷移福州人口填溫,但官方的移民活動以失敗告終。[5][2]
然而仍有福建民眾自發湧入溫州墾荒,形成了溫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閩人移民潮。至今溫州沿海地區的家譜中,有很多提及乾道二年受災及從福建遷入墾荒,來源集中在地少人多的福建東北部沿海,宋代遷入溫州43族中35族來自福建。[3]吳松弟估計此後二十年間遷入溫州的福建人口至少10萬;根據宋孝宗末年人口統計推算,建炎南渡以來遷入溫州的北方人口大約在3萬人左右,此次遷入的福建和其它地區移民及後裔分別約為15萬人、4萬人,南宋前期外來移民可以佔到當時當時溫州90萬人口的將近四分之一。[6]:199潘悟雲認為這些移民雖然大多來自福建,多數成為溫州話人口,和本地居民同化。[7]。今天龍灣區永中張氏和瑞安市沿海各鄉的鄭、林、張、楊、任、翁、池諸姓都是福建遷入,樂清、平陽、蒼南、龍港都有相當比例的人口都是災後遷移。[8]
引用文獻
[編輯]- ^ 孫建勝. 八百多年前的乾道海溢. 溫州人APP.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1).
- ^ 移至: 2.0 2.1 2.2 孫建勝. 乾道海溢与移民——以永嘉场为例. 龍灣新聞網.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1).
- ^ 移至: 3.0 3.1 3.2 3.3 大罗山这处摩崖题刻 记录温州史上最大水灾. 溫州新聞網. 2020-06-15 [2023-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
- ^ 移至: 4.0 4.1 4.2 於運全. 海洋天灾 中国历史时期的海洋灾害与沿海社会经济.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ISBN 7-81075-712-1.
- ^ 移至: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潘猛補. 南宋乾道二年温州水灾考述——兼与吴松弟先生商榷.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 (3).
- ^ 移至: 6.0 6.1 6.2 吳松弟. 葛劍雄 , 編. 中国移民史. 第4卷 遼宋金元時期.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7. ISBN 978-7-309-15224-1.
- ^ 潘悟雲. 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 方言. 2009, (3): 201.
- ^ 林汀水. 福建人口迁徙论考.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