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瑞 (教育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國瑞(1893年—1984年2月14日),山西芮城南碾村人。中華民國時期教育家。

1917年畢業於山西省立農業專門學校後,在親友幫助下,自費東渡日本求學,一年後,考取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官費生。繼續求學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被選為山西省旅日同學同鄉會會長。1925年初,從日本回國,擔任嘉康傑創辦的河東中學教務主任、中山中學校長。後在太原創辦友仁中學,還擔任過山西省立教育學院教授兼教務主任,山西大學及山西省立法學院教授。

1934年任山西省第二中學(後改為山西省立運城中學)校長,制定了「知恥力行"的校訓和校歌。 之後他攜帶家眷到了陝西西安,曾在國立甘肅中學任教。1938年4月,調任國立山西中學校務委員兼校長。(註:1939年5月,按戰區國立中學排序要求,國立山西中學更名為「國立第七中學」。簡稱「國立七中[1]。)

1939年1月,調任重慶,在國立編譯館從事學術研究工作。1945年7月,又調回國立七中(即原來的國立山西中學)任校長。1947年春,到開封河南大學任教授,講授教育學和倫理學。1948年暑期到中華民國考試院,在考選委員會和改組後的考選部任專門委員,主持省、市高考命題、監堂、評卷等工作[2]國共內戰期間,隨考選部輾轉到廣西重慶。中共建政後,於1950年3月,在西南民政部設立的訓練班學習了兩個月,又到西南革命大學繼續學習。10月底分配工作時,他自願回山西,應邀到山西省人民政府,安排在太原五中任語文教師,直到1965年先生以73歲的高齡退休[3]。1984年2月14日,病逝於陝西西安,享年92歲[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抗战时期的国立七中. [2013-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3). 
  2. ^ 蓄鬚明志張國瑞——特殊年代的師長群像之一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0-05.
  3. ^ 山西省运城中学 校史回顾. [2013-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2). 
  4. ^ 河東教育界的實幹家——張國瑞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0-05.

相關[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