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方海
中共陝西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9年
 中國陝西省清澗縣
逝世2001年(81–82歲)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籍貫陝西省清澗縣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張方海(1919年—2001年),男,漢族,陝西清澗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民國時期[編輯]

1933年3月參加革命,193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共青團清澗縣東區區委、縣委書記,團陝北省委組織部部長,隴東分區抗敵後援會主任、青救會主任、地委常委,晉綏根據地中央考察團團員,綏德分區青救會主任[1]。1943年8月至1948年6月,任中共綏德縣委書記[2]。1948年,解放軍再次佔領延安。同年7月1日,西北局常委辦公廳任命他為延安市委書記[3]

共和國成立後[編輯]

1949年,歷任中共長安縣委書記兼縣長。1949年6月28日,長安縣大隊改為咸陽軍分區第六支隊,他擔任政委(崔志英任支隊長)[4]。後升任陝西省供銷合作局局長,陝西省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第一副主任。1953年4月,擔任西北總工會副主席[5],後任國營853廠黨委書記、廠長,國營844廠黨委書記。1960年8月,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工業部部長[6][7]。1963年12月,陝西成立中共陝西省委工業交通工作部,與省委國防工委合署辦公,張方海任部長[8]。1964年6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寶雞市地委書記[9]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1973年7月,當選為陝西省總工會主任[10]。1979年4月27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11]馬文瑞主政陝西後,請求中央調張方海返回陝西,並委任其為省委書記處書記[12]

1981年5月,任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替代楊文海[13]。同年11月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1]。1988年5月,中共陝西省顧問委員會舉行全體會議,選舉章澤擔任省顧委主任,張方海、白文華當選副主任。1991年7月因病無法工作[14]。2001年在西安病逝。

參考[編輯]

  1. ^ 1.0 1.1 《榆林人物誌》編纂委員會編. 榆林人物志.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9月: 114. ISBN 7-224-08100-0. 
  2. ^ 李林等主編;中共綏德縣委史志編纂委員會. 绥德县志.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3年7月: 325–326. ISBN 7-80628-721-3. 
  3. ^ 延安市志編纂委員會. 延安市志.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12月: 22. ISBN 7-224-03729-X. 
  4. ^ 中共西安市委組織部,中共西安市委黨史研究室,西安市檔案館編.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西安市组织史资料 1925.10-1987.10.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6月: 288. ISBN 7-224-03539-4. 
  5. ^ 中共中央組織部等編.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附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团体组织 1949.10-1997.9.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0: 52. ISBN 7-80136-318-3. 
  6. ^ 中共西安市委辦公廳. 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志 (1925.10-2002.7). 2004年6月: 302. 
  7. ^ 劉巧雲,張俊朴編著. 张姓历代名人 上. 世界文明出版社. 2004年8月: 286. ISBN 9268585853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8. ^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陕西省志 第22卷 军事工业志. 2000年11月: 533. 
  9. ^ 寶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宝鸡市志 中.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年12月: 1333. ISBN 7-80628-267-X. 
  10. ^ 《中國工會運動史料全書·陝西卷》編委會編. 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 陕西卷 下.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6年1月: 1458. ISBN 7-80736-003-8. 
  11. ^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編 (編). 中国科学院年报 1979.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編. 1982年7月: 133. 
  12. ^ 陳冠任. 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改革启动纪实.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9年11月: 394. ISBN 978-7-5098-0457-5. 
  13. ^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组织史资料 第2卷 1987.11-1993.5.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 1061. ISBN 7-224-03538-6. 
  14. ^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編.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组织史资料 第2卷 1987.11-1993.5.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 21. ISBN 7-224-03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