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仙女木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仙女木事件,也稱為克洛維斯彗星假說,是為解釋末次冰期之後的新仙女木期的一個極具競爭性的科學假說。這個假設,科學家們還在爭辯中。他們提出當時的氣候變化是由於一顆或多顆彗星的撞擊,或是其在空中的爆炸而引發了氣候的變冷[1][2][3]

一般性的假設指出,距今大約12,900年前(未經14C校準前為10,900年),近地小行星的撞擊或空中爆炸造成北美洲大陸地區大規模的野火,從而擾亂了氣候並造成北美洲地區的第四紀滅絕事件。其結果是北美洲大多數的更新世巨型動物群滅絕,以及克洛維斯文化迅速的滅亡[4]。新仙女木冰河期持續了約1,200年,隨後氣候才再度回暖。此一事件也被視為全新世滅絕事件的一部分。

在大湖區的勞倫臺德冰蓋英語Laurentide Ice Sheet可能發生了一次或多次的大爆炸。雖然沒有鑑定到主要的隕石坑,但支持者認為這些爆炸可能發生在空中,隕石在天空上方解體,這與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相似,但規模更大[5][6]。關於這個事件個對美洲大陸生態影響的假說認為,那些生活在北美洲的動物和人類不是直接死於爆炸,就是死於因此產生的野火

大量的研究檔案指出,這個(或者這些)假設事件的影響範圍超出了美洲,其影響遍及全球各大洲。例如,James Wittke 等人的文章指出這次撞擊的殘骸沉積跨越四大洲,包括歐洲和中東地區[7]

證據[編輯]

隕石撞擊的證據主要是來自於北美洲平原上多個與克洛維斯文化遺蹟同期、富含有機物的地層,學說提倡者在這些地層發現了納米鑽石、隕石微球晶、碳球晶、磁球晶、、異常的/比例、木炭煤煙以及富含氦-3富勒烯等,這些不尋常的物質分佈只能是撞擊事件所產生,並標誌了新仙女木期的起始[8][9]。火山、人類活動或其它自然作用無法解釋這些現象。[3]

撞擊後果[編輯]

冰河時期的猛獁象

該假說認為此次撞擊事件造成了北美洲更新世巨型動物群的滅絕,這些動物包括駱駝、猛獁象、巨型短面熊等等。這場假想事件被認為造成了巨大的火災,短時間的撞擊冬天以及氣候突變,並可能促使北美本土的克洛維斯文化轉向了其它形式。

假說[編輯]

早期猜想[編輯]

1901年,丹麥科學家尼古拉·哈茲英語Nikolaj Hartz和威廉·米爾泰斯(Vilhelm Milthers)注意到了地球歷史上一個特殊時期的存在,然後在1912年,他們將該時期命名為新仙女木時期。在他們之前,人們就曾為12000年前的這場氣候突變提出過一些與彗星撞擊相關的理論。

洪水前夕,由約翰·馬丁英語John Martin (painter)創作於 1840 年,描述了彗星撞擊帶來大洪水

1694年,愛德蒙·哈雷提出,某顆我們尚未知曉的彗星造成了歷史上的大洪水。隨後,威廉·惠斯頓完善了哈雷的理論,惠斯頓是艾薩克·牛頓的支持者,他在《關於地球的一個新理論(1696)》中提出,彗星撞擊可能造成了聖經中提到的,發生在公元前2342年的大洪水事件。同時,惠斯頓也將地球大氣層以及一些其它重要特徵的起源歸因於彗星的撞擊。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在其1796年的作品《世界的體系》中提到:

許多人和動物在遍及世界的大洪水以及強烈的地震中死去,所有物種、所有人類的遺蹟都被毀滅:而這正是一次彗星撞擊所能夠造成的東西。

這種猜想隨後由明尼蘇達州議員、偽考古作家伊格內修斯·唐納利英語Ignatius L. Donnelly藉由書籍《諸神黃昏:火與礫石的時代》在大眾文化中傳播開來。Donnelly 在書中提出,大約公元前6000-公元前9000年,有一個巨大的彗星撞擊了地球,它毀滅了當時地球上最先進的文明——「失落大陸」亞特蘭蒂斯受撞擊而沉入大海。和其他人一樣,Donnelly 也將聖經中的那場洪水歸咎為彗星的撞擊,並且他也相信彗星的撞擊同時造成了大規模火災和氣候突變。這本書出版後不久,一位批評家寫道「惠斯頓曾經指出諾亞洪水源自彗尾,而 Donnelly 更進一步,他不僅告訴我們那場大洪水的存在,還向我們展示了隨彗星而來的火海和漫天石雨。 」

新仙女木撞擊猜想[編輯]

2006年出版的《宇宙災難的循環:石器時代的彗星如何改寫世界文化的進程》提出,大約12900年前,一顆彗星的爆炸或撞擊導致了新仙女木時期的氣候寒冷進程。

2007年5月,在阿卡普爾科召開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凡士通德語Richard B. Firestone、韋斯特(Allen West)以及其他大約20名科學家正式提出了他們的首個猜想,隨後他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文表示,撞擊事件導致了當時北美人口的急劇減少。

2008年,萬斯·海恩斯英語Vance Haynes發表數據支持「黑墊(萊納沼澤土壤)」的時間同步性,他認為應當對克洛維斯遺蹟作獨立分析以檢驗該假說的合理性。儘管海恩斯對新仙女木時期的彗星撞擊持有懷疑態度,但他也認為「距今10900年前必定發生了某個重大事件」。在2008年舉辦於弗拉格斯塔夫的佩斯克會議上,彗星假說的支持者與懷疑者進行了辯論。

2009年,一篇發表於《科學》期刊的文章認為,微型鑽石是北美地區曾遭受彗星或隕石撞擊(或者在空中爆炸)的證據,這次事件造成了北美巨型動物群的滅絕以及克洛維斯文化的覆滅。科學家在 2009 年 AGU 秋季會議上組織了一場特殊的辯論式會議,假說的懷疑者和支持者輪流發表演講。

2010年,天文學家威廉·納皮爾英語William Napier (astronomer)通過模型指出,一顆彗星的碎片(原彗星直徑可能達到50-100千米)或許是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而金牛座流星雨是該彗星的殘餘碎片造成的。納皮爾後來優化了他的模型,並在2019年提出了進一步的研究結果。由 Ignacio Ferrín 和 Vincenzo Orofino 在2021年進行的一項獨立研究也支持了納皮爾的觀點。

2010年,美國第四紀協會在懷俄明州的拉勒米舉行了新仙女木撞擊假說的正反方辯論。

2011年,一群科學家對新仙女木撞擊假說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假說中的大部分結論都不能從現有的證據中得出,該假說可能是對現有數據的錯誤闡釋。此外,人們還發現原始論文的作者之一甚至不具備從事地球物理學的資質。大約在這段時間,其它一些文章聲稱沒有找到微型鑽石的痕跡,以及作為證據的炭球可能是真菌或昆蟲的產物,或者可能受到過現代污染。作為回應,該假說的部分提出者發表了對來自於世界各地18個遺蹟的炭球的重新分析,他們認為分析的結果符合假說。

2012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宣佈了此次撞擊產生的撞擊石證據。另一些科學家在位於墨西哥奎采奧湖底部的河床也發現了新的證據,包括微型鑽石(例如稱為藍絲黛爾石的六邊形礦物)、碳球和磁性顆粒,這些證據可以支持新仙女木撞擊事件的一個修改版本,即,當時有一系列彗星和小行星殘骸撞擊了地球。儘管還有其他一些替代假設試圖為這些發現作出解釋,但這些假設都認同這些物體不可能是地球陸地的自然產物。藍絲黛爾石通常來自小行星或宇宙塵埃

2013年,科學家報告說在格陵蘭島冰芯英語ice core(形成時間為12,890±5年)中檢測到的濃度是正常狀態的上百倍,他們將這種異常歸於一顆大型(直徑約800米)鐵質隕石撞擊的影響。儘管「這個隕石不太可能引發新仙女木事件提到的空中爆炸和大範圍火災,」但他們認為鉑濃度的異常確實「暗示了來自外太空的鉑來源」。也有人認為格陵蘭的撞擊的範圍只限於本地,並未造成大範圍影響。論文作者對此提出了異議,他們指出大約在20年的範圍內,全世界的鉑濃度都出現了異常。

2016年,對新仙女木期邊界的9個遺蹟的進一步分析沒有發現地外撞擊的證據。同年對微型鑽石的分析沒有從中找到藍絲黛爾石,也沒有發現微型鑽石在新仙女木時期的突增。

2017年,科學家報告了在陸地上的11個地點檢測到的鉑濃度異常,這些異常與之前在格陵蘭島的發現有關聯,它們的歷史同樣可以追溯到新仙女木時期。

Mario Pino 等人於 2019 年繪製的新仙女木時期遺址分佈圖。其中28個橙色點表示鉑(Pt)和其他撞擊指標(如高溫富鐵球體)均達到峰值。24個紅色點表示有檢測到撞擊指標,但未進行鉑的測量。

2018年,一些研究人員將格陵蘭島未確定時間的希瓦塔冰川坑解釋為新仙女木撞擊事件的證據。[10]有兩篇論文指出,改區域涉及與新仙女木撞擊有關的「特殊生物質燃燒事件」。[11][12][13]但對這場特殊火災的說法仍存在爭議。[14][15]

2019年,科學家們報告了在智利皮勞科巴霍英語Pilauco Bajo的沉積層中找到的證據[16],其中的木炭和花粉都顯示出,距今12800年前該處曾發生巨大的變化。科學家發現的證據還包括罕見的金屬球體、熔融玻璃和納米鑽石,它們被認為是在隕石的空中爆炸或撞擊中生成的。[17]這或許表明,新仙女木事件的影響範圍至少覆蓋了地球半徑的30%。同年對南卡羅來納州一個池塘的遠古沉積物的分析顯示,其中不僅含有極高含量的鉑,而且鉑/鈀的比例與陸地來源不一致,此外,分析還揭示出過量的煙塵以及與大型食草動物的糞便相關的真菌孢子的減少,這表明當地曾發生大規模的野火以及冰期巨型動物的減少 。[18]

2019年,由 John Francis Thackeray德語John Francis Thackeray、Louis Scott 和 Philip Pieterse 組成的南非團隊宣佈,在南非林波波省 Wonderkrater 的泥炭沉積物中發現了一個鉑的激增,該地位於比勒陀利亞波洛夸內之間的 Mookgophong 鎮(原Naboomspruit)附近,這是一個自流泉[19]鉑的峰值出現在距今 12,744 年(已校準)的樣本中,在此峰值時間之前,根據花粉光譜的多變量分析,古溫度指數正處於下降之中。這種溫度的下降與新仙女木時期有關。Wonderkrater 的鉑峰值與相鄰層中幾乎恆定的低鉑濃度形成了顯著的對比。這個發現符合新仙女木撞擊猜想,這是該假說在非洲找到的首個證據,世界上檢查到鉑異常點地點增加到了25個。

在南非發現的鉑異常被解釋為新仙女木撞擊事件產生的鉑塵埃在全球的擴散,撞擊還可能與格陵蘭島海華沙冰川下發現的火山口有關。Thackeray 和他的同事意識到,非洲南部更新世末期的巨型動物(Megalotragus priscus、Syncerus antiquus 和 Equus capensis)可能就是在距今12800年前後的環境變化以及人類獵殺中滅絕的。隨後,根據對數據的研究,他們指出,假設的新仙女木撞擊事件(包括大氣塵埃的散佈)可能不僅促進了非洲南部的滅絕事件,而且還可能影響了歐洲和美洲的動物滅絕。值得注意的是,在南非部分地區,Robberg石器技術結束於距今約12,800年前,這與北美克洛維斯石器技術的終止時間相同,但我們仍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評估這一重合性。

2019年,南卡羅來納大學的 Christopher Moore 和同事在南卡羅來納州埃爾金縣附近的池塘進行了研究,他們利用岩芯從池塘底部提取沉積物樣本。通過放射性碳測定,這些樣本的年代大約在新仙女木期的起始(距今12800年前),樣本中含有大量的鉑異常,這與其他遺址的發現一致,此外,他們在該遺址的岩芯中也發現了大量的煙塵異常。[20][21]

2020年,由Andrew M. T. Moore英語Andrew M. T. Moore領導的小組在史前考古遺蹟 Tell Abu Hureyra 的材料中發現了位於新仙女木時期的高濃度銥、鉑、鎳和鈷。他們認為這些證據可以支持新仙女木撞擊假說。[22][23]

2021年,化學工程師 Martin B. Sweatman 在《地球科學評論》中發表了論文「新仙女木撞擊假說」。他在文中回顧了在新仙女木邊界時期發現的大量的鉑、微球、納米鑽石、熔融玻璃和煙塵/木炭的證據,他建議現在是時候把撞擊假說稱為「理論」了。他總結道:「......一小批研究人員反對撞擊的觀點,但總的來說,他們的反對意見微不足道,並且在細緻的審查下,事實上他們提出的大部分證據都可以支持撞擊假說」。

2022年1月,詹姆斯·勞倫斯·鮑威爾英語James L. Powell將人們對新仙女木撞擊假說的猶豫不決與其他最初有爭議的科學觀點相提並論,如板塊漂移月球撞擊坑以及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變暖。他還對 Sweatman 的言論表示贊同,認為在該假說的批評者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群體思維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Firestone, Richard; West, Allen; Warwick-Smith, Simon. The Cycle of Cosmic Catastrophes: How a Stone-Age Comet Changed the Course of World Culture. Bear & Company. 4 June 2006: 392 [2015-09-05]. ISBN 15914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0). 
  2. ^ Firestone RB, West A, Kennett JP, et al. Evidence for an extraterrestrial impact 12,900 years ago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megafaunal extinctions and the Younger Dryas cooling. Proc. Natl. Acad. Sci. U.S.A. October 2007, 104 (41): 16016–21. Bibcode:2007PNAS..10416016F. PMC 1994902可免費查閱. PMID 17901202. doi:10.1073/pnas.0706977104. 
  3. ^ 3.0 3.1 Bunch TE, Hermes RE, Moore AM, et al. Very high-temperature impact melt products as evidence for cosmic airbursts and impacts 12,900 years ago.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June 2012, 109 (28): E1903–12. Bibcode:2012PNAS..109E1903B. PMID 22711809. doi:10.1073/pnas.1204453109. 
  4. ^ Kennett DJ; Kennett JP; West A; et al. Nanodiamonds in the Younger Dryas boundary sediment layer. Science. 2009-01, 323 (5910): 94. Bibcode:2009Sci...323...94K. PMID 19119227. doi:10.1126/science.1162819. 
  5. ^ Napier WM. Palaeolithic extinctions and the Taurid Complex.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July 2010, 405 (3): 1901_1906 [2015-09-05]. Bibcode:2010MNRAS.405.1901N. doi:10.1111/j.1365-2966.2010.1657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4). 
  6. ^ Napier WM. Palaeolithic extinctions and the Taurid Complex. arXiv. March 2010,. arXiv:1003.0744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7. ^ James H. Wittke, James C. Weaver, Ted E. Bunch, James P. Kennett, Douglas J. Kennett, Andrew M. T. Moore, Gordon C. Hillman, Kenneth B. Tankersley, Albert C. Goodyear, Christopher R. Moore, I. Randolph Daniel, Jack H. Ray, Neal H. Lopinot, David Ferraro, Isabel Israde-Alcántara, James L. Bischoff, Paul S. DeCarli, Robert E. Hermes, Johan B. Kloosterman, Zsolt Revay, George A. Howard, David R. Kimbel, Gunther Kletetschka, Ladislav Nabelek, Carl P. Lipo, Sachiko Sakai, Allen West, Richard B. Firestone. Evidence for deposition of 10 million tonnes of impact spherules across four continents 12,800 y ago.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06-04, 110 (23): E2088–E2097 [2018-04-02]. doi:10.1073/pnas.1301760110. 
  8. ^ Dalton, Rex. Blast in the past?. Nature. 2007-05-01, 447 (7142): 256–257 [2022-02-14]. ISSN 1476-4687. doi:10.1038/447256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0) (英語). 
  9. ^ Wittke JH, Weaver JC, Bunch TE, Kennett JP, Kennett DJ, Moore AM, et al. Evidence for deposition of 10 million tonnes of impact spherules across four continents 12,800 y ago.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ne 2013, 110 (23): E2088–97. Bibcode:2013PNAS..110E2088W. PMC 3677428可免費查閱. PMID 23690611. doi:10.1073/pnas.1301760110. 
  10. ^ Huge impact crater found under Greenland's Hiawatha Glacier, the first known under ice. Science. 2018-11-14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英語). 
  11. ^ Wolbach, Wendy S.; Ballard, Joanne P.; Mayewski, Paul A.; Adedeji, Victor; Bunch, Ted E.; Firestone, Richard B.; French, Timothy A.; Howard, George A.; Israde-Alcántara, Isabel. Extraordinary Biomass-Burning Episode and Impact Winter Triggered by the Younger Dryas Cosmic Impact ∼12,800 Years Ago. 1. Ice Cores and Glaciers. The Journal of Geology. 2018-03-01, 126 (2): 165–184 [2022-02-14]. ISSN 0022-1376. doi:10.1086/695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2). 
  12. ^ Wolbach, Wendy S.; Ballard, Joanne P.; Mayewski, Paul A.; Parnell, Andrew C.; Cahill, Niamh; Adedeji, Victor; Bunch, Ted E.; Domínguez-Vázquez, Gabriela; Erlandson, Jon M. Extraordinary Biomass-Burning Episode and Impact Winter Triggered by the Younger Dryas Cosmic Impact ∼12,800 Years Ago. 2. Lake, Marine, and Terrestrial Sediments. The Journal of Geology. 2018-03-01, 126 (2): 185–205 [2022-02-14]. ISSN 0022-1376. doi:10.1086/695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13. ^ 12,800 years ago, humans saw Earth bur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8-01-30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英語). 
  14. ^ Holliday, Vance T.; Bartlein, Patrick J.; Scott, Andrew C.; Marlon, Jennifer R. Extraordinary Biomass-Burning Episode and Impact Winter Triggered by the Younger Dryas Cosmic Impact ∼12,800 Years Ago, Parts 1 and 2: A Discussion. The Journal of Geology. 2020-01-01, 128 (1): 69–94 [2022-02-14]. ISSN 0022-1376. doi:10.1086/7062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4). 
  15. ^ Wolbach, Wendy S.; Ballard, Joanne P.; Mayewski, Paul A.; Kurbatov, Andrei; Bunch, Ted E.; LeCompte, Malcolm A.; Adedeji, Victor; Israde-Alcántara, Isabel; Firestone, Richard B. Extraordinary Biomass-Burning Episode and Impact Winter Triggered by the Younger Dryas Cosmic Impact ∼12,800 Years Ago: A Reply. The Journal of Geology. 2020-01-01, 128 (1): 95–107 [2022-02-14]. ISSN 0022-1376. doi:10.1086/7062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16. ^ Pino, Mario; Abarzúa, Ana M.; Astorga, Giselle; Martel-Cea, Alejandra; Cossio-Montecinos, Nathalie; Navarro, R. Ximena; Lira, Maria Paz; Labarca, Rafael; LeCompte, Malcolm A. Sedimentary record from Patagonia, southern Chile supports cosmic-impact triggering of biomass burning, climate change, and megafaunal extinctions at 12.8 ka. Scientific Reports. 2019-03-13, 9 (1): 4413 [2022-02-14]. ISSN 2045-2322. PMC 6416299可免費查閱. PMID 30867437. doi:10.1038/s41598-018-38089-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英語). 
  17. ^ Pino, Mario; Abarzúa, Ana M.; Astorga, Giselle; Martel-Cea, Alejandra; Cossio-Montecinos, Nathalie; Navarro, R. Ximena; Lira, Maria Paz; Labarca, Rafael; LeCompte, Malcolm A. Sedimentary record from Patagonia, southern Chile supports cosmic-impact triggering of biomass burning, climate change, and megafaunal extinctions at 12.8 ka. Scientific Reports. 2019-03-13, 9 (1): 4413 [2022-02-14]. ISSN 2045-2322. doi:10.1038/s41598-018-38089-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英語). 
  18. ^ Moore, Christopher R. New evidence that an extraterrestrial collision 12,800 years ago triggered an abrupt climate change for Earth. The Conversation.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4) (英語). 
  19. ^ Thackeray, J. Francis; Scott, Louis; Pieterse, P. The Younger Dryas interval at Wonderkrater (South Africa) in the context of a platinum anomaly. 2019-10-02 [2022-02-14]. ISSN 2410-4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英語). 
  20. ^ UofSC archaeologist finds evidence of extinction theory.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英語). 
  21. ^ Moore, Christopher R.; Brooks, Mark J.; Goodyear, Albert C.; Ferguson, Terry A.; Perrotti, Angelina G.; Mitra, Siddhartha; Listecki, Ashlyn M.; King, Bailey C.; Mallinson, David J. Sediment Cores from White Pond, South Carolina, contain a Platinum Anomaly, Pyrogenic Carbon Peak, and Coprophilous Spore Decline at 12.8 ka. Scientific Reports. 2019-10-22, 9 (1): 15121 [2022-02-14]. ISSN 2045-2322. doi:10.1038/s41598-019-515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英語). 
  22. ^ Moore, Andrew M. T.; Kennett, James P.; Napier, William M.; Bunch, Ted E.; Weaver, James C.; LeCompte, Malcolm; Adedeji, A. Victor; Hackley, Paul; Kletetschka, Gunther. Evidence of Cosmic Impact at Abu Hureyra, Syria at the Younger Dryas Onset (~12.8 ka): High-temperature melting at >2200 °C. Scientific Reports. 2020-03-06, 10 (1): 4185 [2022-02-14]. ISSN 2045-2322. PMC 7060197可免費查閱. PMID 32144395. doi:10.1038/s41598-020-60867-w.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英語). 
  23. ^ Fire from the Sky. The UCSB Current.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英語). 

延伸閱讀[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