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暴蜥伏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暴蜥伏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70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暴龍科 Tyrannosauridae
屬: 暴蜥伏龍屬 Raptorex
Sereno et al., 2009
模式種
克氏暴蜥伏龍
Raptorex kriegsteini

Sereno et al., 2009

暴蜥伏龍屬名:Raptorex,意為「盜賊般的帝王」或「強盜之王」)又名盜王龍[1]盜暴龍,是暴龍超科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早期或晚期的東亞。其外觀類似後來的暴龍科,有可能是特暴龍的幼年個體。

暴蜥伏龍的化石是一個未成年個體化石,最初被認為是在中國東北的義縣組下層發現,地質年代被估計是1億2500萬年前的下白堊紀。近年研究提出不同結論,認為這個化石發現於外蒙古的的二連組(Iren Dabasu Formation)地層或是相近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上白堊紀。由於這個標本是幼年個體,體型與年齡接近當地的特暴龍幼年個體,暴蜥伏龍被認為可能是特暴龍的幼年個體[2]

詞源

[編輯]

模式種克氏暴蜥伏龍R. kriegsteini),又名克氏盜王龍[1],是在2009年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等人所敘述、命名。屬名是取自拉丁文的「盜匪」及「帝王」,種小名是為紀念羅曼·克里斯坦(Roman Kriegstein),他是個猶太人大屠殺的生還者,他的兒子亨利·克里斯坦(Henry Kriegstein)將標本捐贈給芝加哥大學[3][4]

特徵

[編輯]
暴蜥伏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根據目前的唯一化石,暴蜥伏龍的身體比例類似暴龍科的未成年個體。頭顱骨較大、較結實。後肢長、適合奔跑,前肢瘦小,只有兩指。這與一些白堊紀早期的較原始暴龍類不同,例如帝龍,其頭部較小、狹長,而前肢則有三指,帝龍仍保有許多基礎型虛骨龍類的特徵[3]

雖然暴蜥伏龍的身體比例與巨型的暴龍科相似,但其體型非常小,被估計只有3公尺長,體重約65公斤重;古生物學家葛瑞格利·保羅也估計暴蜥伏龍全長2.7公尺,重70公斤,是身形很纖細的暴龍類。正模標本(編號LH PV18)個體更只有2.5公尺長,被估計約於6歲時死亡[3]

研究歷史

[編輯]

發現過程

[編輯]
暴蜥伏龍的正模標本骨架

暴蜥伏龍的化石起源有很大爭議。根據古生物學家彼得·賴森(Peter Larson)的追溯與探索,這個化石是由蒙古化石商人在日本東京賣給美國商人,這位美國商人再帶回美國,在一場亞利桑那州的礦物與化石交易會賣出。經過多次交易後,眼科醫生兼化石收集家亨利·克里斯坦獲得這個化石。在這個時候的新聞,報導這個化石是一個來自蒙古的特暴龍未成年標本。亨利·克里斯坦將化石捐給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塞里諾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這個化石是個亞成年個體,發現於滿洲義縣組。經過正式研究、命名後,賽里諾將化石交給中國古生物學界。暴蜥伏龍的唯一化石,目前由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擁有、管理[2]

命名研究

[編輯]

在2009年,保羅·塞里諾、亨利·克里斯坦等人提出暴蜥伏龍的命名研究。塞里諾等人根據埋藏在母岩裏的許多標準化石,例如魚類貝殼…等化石,提出暴蜥伏龍化石應該來自於中國東北的義縣組,地質年代約為白堊紀早期[5]。在這個化石的母岩裏,可發現一節魚類脊椎、一個被壓碎的軟體動物貝殼[2][3]。被壓碎的軟體動物貝殼無法鑑定是哪個物種,而魚類脊椎被鑑定出屬於狼鰭魚Lycoptera),狼鰭魚是白堊紀早期義縣組的標準化石[3]。但在這份研究裏,塞里諾等人並沒有將這個魚類脊椎做出特徵描述[2]

在這份暴蜥伏龍的第一個研究裏,塞里諾等人推測這個標本是個亞成年個體,年齡約6歲。暴蜥伏龍是種早期、原始暴龍超科恐龍,可能代表暴龍超科演化至暴龍科的重要歷程。賽里諾等人提出,暴蜥伏龍是種白堊紀早期的小型暴龍超科恐龍,身體比例、外形卻類似白堊紀晚期的暴龍科,代表暴龍類在白堊紀早期已演化出大概的身體外形,例如:大型頭顱骨、前肢有兩指、長後肢,之後才演化出巨大體型。這結論與過去研究互相衝突,當時已知的原始暴龍超科都是頭顱骨小、前肢長、前肢有三指的動物[3]

重新研究

[編輯]

在2010年10月,科學期刊《自然》網站公佈一則新聞,黑山地質學研究機構(Black Hills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Research, Inc.)主席彼得·賴森宣稱發現暴蜥伏龍的化石來源,而牠們並非原始暴龍超科動物[6]。由於這個化石的來源處不明,加上只根據魚類脊椎、貝殼而推定生存年代,賴森對暴蜥伏龍非常好奇。賴森追溯化石的轉手過程後,提出這個化石可能來自於外蒙古的白堊紀晚期地層,地質年代約7000萬年前。賴森提出暴蜥伏龍的化石需要重新鑑定,並對母岩裏的花粉做定年測試。

在2011年6月,彼得·賴森等人提出暴蜥伏龍的重新研究,公佈於期刊《PLoS ONE》。在塞里諾等人的最初研究裏,提到暴蜥伏龍的脊椎幾乎癒合,顯示牠們是亞成年個體,年齡估計約6歲;彼得·賴森等人則提出這個標本是個未成年個體,年齡估計約3歲。賴森等人並質疑化石的生存年代,他們認為最初研究並沒有明確提到魚類脊椎的形狀、大小、特徵,因此無法明確歸類於狼鰭魚。賴森等人認為這魚類脊椎屬於諧魚形目(Ellimmichthyiformes),諧魚形目生存於白堊紀各時期,因此無法當作辨別年代的標準化石。賴森等人認為暴蜥伏龍不是生存於白堊紀早期,而是白堊紀晚期。此外,他們也提出暴蜥伏龍與暴龍科幼年個體的相似處,根據化石的可能發現處與生存年代,暴蜥伏龍有可能是勇士特暴龍的幼年個體。但是,目前還沒有建立完整的暴龍科成長模式研究,還不能比對暴蜥伏龍、特暴龍是否為同種動物。至於塞里諾等人所提出的暴龍類生長理論,暴龍類先演化出大型頭顱骨、前肢有兩指、長後肢,之後才演化出巨大體型,因為暴蜥伏龍可能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這個理論遭到推翻[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周忠和, 王原. 热河生物群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以及与其他动物群的比较 (PDF).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0, 40 (9): 1250–1265 [2018-07-03]. doi:10.1360/zd-2010-40-9-125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7-03). 
  2. ^ 2.0 2.1 2.2 2.3 2.4 (英文)Fowler DW, Woodward HN, Freedman EA, Larson PL, Horner JR (2011) Reanalysis of "Raptorex kriegsteini": A Juvenile Tyrannosaurid Dinosaur from Mongol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LoS ONE 6(6): e21376. doi:10.1371/journal.pone.0021376
  3. ^ 3.0 3.1 3.2 3.3 3.4 3.5 (英文)Sereno P., Tan L., Brusatte S. L., Kriegstein H. J., Zhao X. and Cloward K. Tyrannosaurid skeletal design first evolved at small body size. Science. 2009, 326: 418–22 [2018-07-03]. doi:10.1126/science.1177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4. ^ (英文)Ansari, Azadeh. Tiny T. rex fossil discovery startles scientists. CNN.com. 2009-09-17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3) (英語). 
  5. ^ (英文)Mullen W (2009) Fossil identified as mini-T. rex. Chicago Tribune, Sept 18th 2009. Available: http://articles.chicagotribune.com/2009-09-18/news/0909170802_1_fossil-bones-tyr​annosaurus-rex-chicago-paleontologist-pa​ul-sereno. Accessed 2011 March 8.
  6. ^ (英文)Corbyn, Zoë. Big Row over tiny T. rex. Nature.com. 11 October 2010 [201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