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七賢
外觀
東林七賢[1][2],又稱東林黨七君子、東林七君子,是明代天啟年間被魏忠賢陷害而死的七位東林黨大臣,即高攀龍、周順昌、周起元、繆昌期、李應昇、周宗建、黃尊素等七人。除了高攀龍自溺而卒[3],其餘六人被閹黨虐殺於詔獄中。
簡介
[編輯]天啟四年(1624年),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等東林六君子彈劾魏忠賢[4],天啟帝不信。六君子反遭魏忠賢閹黨指控受熊廷弼賄賂,皆被收入詔獄拷打,其中五人遭到錦衣衛許顯純、田爾耕打死,顧大章自縊而死。
天啟六年(1626年),東林七賢也遭到魏忠賢陷害,魏忠賢命人偽造織造太監李實的疏摺,告發高攀龍、周起元等東林七賢貪污白銀十餘萬兩,高攀龍不願受辱,投水自盡,魏忠賢派錦衣衛到蘇州捉拿七賢中的周順昌,由於周順昌平日有德於民,逮捕時激起民憤,上萬民眾上街拉扯,要劫出周順昌,事件中兩名錦衣衛被打死[5],閹黨大怒,搜捕犯人,後來有五位鄉民出面頂罪,以避免閹黨屠殺蘇州百姓,蘇州人甚為感佩,立了「五人之墓」,香火奉祀。復社領導人張溥《五人墓碑記》就是紀念這五人的作品。
後人評價
[編輯]北洋大將吳佩孚清末少年秀才,從恩師王紹勛參研明史,王提及明神宗怠政三秩,感歎曰:「無為而治兮不必生一神宗三秩」,吳佩孚居然立刻應聲對仗:「有明之亡矣莫非殺六君子七賢。」認為明熹宗寵信魏璫[6],濫殺忠良,才是明朝亡國的主因,更甚於萬曆,亦可見六君子,七賢之重。
註解
[編輯]東林七賢 |
---|
高攀龍 · 周順昌 · 周起元 · 繆昌期 · 李應昇 · 周宗建 · 黃尊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