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鳴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鳴鑾(1839年—1907年),柳門郋亭,一號郇亭安徽休寧人,寄籍浙江錢塘(今杭州市),進士出身,清末政治人物、藏書家,碑帖名家,「翁門六子」之首。

生平[編輯]

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編修。歷任陝甘江西山東廣東學政,歷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五城團防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授光祿大夫。

甲午戰爭後,反對簽訂《馬關條約》,反對割讓福建臺灣省。與翁同龢分別奔走各國使節處以期廢止割地條款,但最終未成。於養心殿召對之間,言語為太監探知,密報慈禧太后[1]光緒皇帝聞之大怒,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下旨,以離間光緒帝慈禧太后為名,[2]革差,永不敘用。罷歸杭州書院教席,在杭州訓詁精舍和敷文書院講學。曾出貲在桑梓地汪村(位於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坑口鄉)修復歷經明清兩朝的「汪家花園」。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去世,葬於花山。

罷歸後,僑居蘇州。其蘇州居所建有藏書樓「萬宜樓」,上下三層,中有庭院,用轉轆以取書。藏書印有「萬宜樓藏善本書記」。編有《萬宜樓善本書目》1冊,收有宋本13種,元本12種,明本、抄本、批校本、稿本數百種,皆為善本。著有《萬宜樓詩錄》2卷(稿本)、《郋亭詩》1卷(稿本)、《汪柳門稿》(同治12年刻本)、《能自強齋文稿》。

家族[編輯]

  • 父汪繼昌。母韓氏(父韓崇,喜藏書;祖父刑部尚書韓崶(字桂舲);曾祖韓是升(字旭亭),曾在京城王府中講經學,曾任已革禮親王昭槤的老師)。
  • 原配妻吳氏(胞兄同治戊辰科進士吳大澂,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吳大衡);繼妻吳氏。
  • 女婿曾樸小說家,曾樸小說《孽海花》中的唐卿即以汪鳴鑾為原型。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42》,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資料[編輯]

  1. ^ 徐珂,《清稗類鈔》,帝德類,〈德宗自晦〉。
  2.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78,曰:「侍郎汪鳴鑾、長麟,上年屢次召對,信口妄言,跡近離間。......均著革職,永不敘用。此係從輕辦理,嗣後內外大小臣工,儻敢有以巧言嘗試者,朕必加以重罪」。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