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深海貽貝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深海貽貝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雙殼綱 Bivalvia
目: 貽貝目 Mytiloida
科: 殼菜蛤科 Mytilidae
屬: 深海貽貝屬 Bathymodiolus
Kenk & Wilson, 1985[1]

深海ci4貝屬(學名:Bathymodiolus)是殼菜蛤科的一個古老的,主要都生活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常見於西太平洋的熱液噴口和深海甲烷冷泉生態系。[2]

種類

[編輯]

這20種深海貽貝都是深海貽貝屬的物種

還有一些已經滅絕的三種

還有一些種類氏重新被歸類在巨貽貝屬:

習性

[編輯]

不過牠們棲息的區域及深度有差異,位於西太平洋的日本臺灣菲律賓海域的熱泉貽貝有Bathymodiolus manusensis臺灣深海殼菜蛤2種,冷泉則有Bathymodiolus hirtus墨西哥灣深海巨貽貝毛里塔尼亞深海巨貽貝Bathymodiolus securiformis短深海巨貽貝共5種;在東太平洋與大西洋的熱泉貽貝有亞速克深海貽貝嗜熱偏頂深海貽貝Bathymodiolus puteoserpentis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Bathymodiolus septemdierum 和共5種,而冷泉則有Bathymodiolus septemdierumBathymodiolus heckeraeBathymodiolus boomerang共3種。另外,有3種非常特殊的 深海貽貝分別為日本深海貽貝東日本深海貽貝冷泉巨貽貝, 在西太平洋日本的深海冷泉與熱泉皆能發現牠們的蹤跡(Miyazaki 2010)。Kyuno (2009)對同時存在深海熱泉與冷泉的冷泉巨貽貝進行親緣關係分析,結果顯示族群間的遺傳結構沒有顯著差異,可知冷泉巨貽貝在不同的極端環境下仍有極高的基因交流存在。

除了分佈的區域不同之外,深海貽貝棲息的深度也有所不同,B. hirtus和B. securiformis 2種貽貝在 約600m處,其餘皆生活在1,000-3,500m的深海底。此外,B. azoricus與B. childressi這二種深海貽貝分佈的範 圍廣,在500-2,300m之間,對不同深度的適應力較高,其餘貽貝棲息的深度變化則是在500m之內。 深海貽貝可不只生活在熱泉與冷泉,在鯨豚遺骸 和海底沉木上也能發現非常豐富的貽貝族群。這些骨 骸是鯨豚死亡後沉至海床上的硬基質,在60-100年之 內,骨骸被細菌分解會產生硫、鈣等營養物質,提供 養分給周遭的生物利用;同樣地,沉至深海的木頭也 能供養其他生物(Wolff 1979;Smith 1989)。 無垠的深海裏,深海貽貝的棲息受限於不連續的 特殊環境,隨着時間的演進,演化出各式各樣的深海貽貝。比較深海貽貝的親緣關係發現,生活在深海熱 泉和冷泉的貽貝,與海底沉木和鯨豚遺骸的深海貽貝 關係較近,與淺海貽貝的關係較遠。

由此結果推論, 深海貽貝的演化可能從淺海開始,慢慢地往深海邁 進,而播遷過程中,海底沉木與鯨豚骨骸就像是中繼站,藉此找到下一個合適的棲所(Distel 2000)。 臺灣的深海貽貝 臺灣島位於環西太平洋火山帶上,地理結構屬於 沖繩火山島弧(Okinawa arc)的一部分,目前僅有2處尚 有火山活動,為臺北的大屯火山群和宜蘭外海的龜山 島。著名的龜山島淺海熱泉分佈於龜首東方的海面 下,密集的硫磺熱泉不停活動着,造成泉口附近的海 水混濁、能見度低,熱液噴口震耳欲聾的「跳動聲」, 彷彿宣告此處禁止通行。這裏除了有臺灣特有種「烏龜怪方蟹」(Xenograpsus testudinatus )之外,還有另1種 特有種「臺灣深海殼菜蛤」,這種特有種也是此處的 常見種。臺灣深海殼菜蛤分佈在深度200-300m的範 圍內,這些熱泉貽貝外殼粗糙、顏色暗沉、殼前端狹 長橢圓、殼腹端至後端呈直線略往內凹,整體殼形呈狹長狀(Cosel 2008)。成熟個體比其他深海貽貝屬的深海貽貝小,體長為4-6cm。[3]

資料來源

[編輯]
  1. ^ Kenk, V.C. & Wilson, B.R., 1985. A new mussel (Bivalvia: Mytilidae) from hydrothermal vents in the Galapagos Rift zone. Malacologia, 26 (1-2), 253-271.
  2. ^ WoRMS - 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 - Bathymodiolus Kenk & B. R. Wilson, 1985. www.marinespecies.org. [2023-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5). 
  3. ^ https://www.tb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1/2019-04-26_1627589737.pdf[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