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特需景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朝鮮特需是指在朝鮮戰爭時期,從在朝美軍、在日美軍向日本訂購的物資和服務需求。另外,還存在駐日聯合國軍和外國相關機構的間接特需分類。朝鮮戰爭爆發後的8月25日,在橫濱設立了駐日後勤司令部,主要通過直接調配的方式購買了大量物資。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間,這一金額是特需10億美元,1955年的間接特需36億美元。

本條目所謂特需景氣是指,1950年6月後,即朝鮮戰爭(韓戰)爆發後,使特定地區的經濟大幅活躍。這純粹是特需。

概要

[編輯]

特需景氣是指,根據其他地區發生的社會現象或事件等相關形態發生的需求,使所需物品的市場價值上升,從而獲得景氣好轉,但在一般被稱作特需景氣的過去現象中,並非單純地只因特定現象而發生,還包括與其它因素相關的景氣上升現象。

戰爭爆發後的1950年(昭和25年)6月,美軍在日後勤司令部(Japan Logistical Command)成立,通過直接調配方式(註解1)購買了大量物資。隨着該在日後勤司令部並設在美國陸軍第8軍司令部所在的橫濱市(橫濱海關總部大樓),橫濱港成爲聯合國軍後勤運輸的集聚地,成爲國內外兵員和軍事物資的運輸據點。

當初籌措的物資主要是用於土囊用麻袋、軍服、軍用毛毯、帳篷等的纖維製品,此外還有在前線構築陣地所需的鋼管、鐵絲、鐵絲網等各種鋼材、混凝土材料(水泥、骨料(砂礫、沙子)等各種食品和車輛修理。

以特殊情況爲例,即使是其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戰爭,對軍需產業來說也是「使用製造產品的好機會」。另外,國家預算不僅投向直接戰爭消費的武器相關產業,還投向軍事活動需求增加的鋼鐵、能源、糧食、纖維等多方面,爲與此相關的企業帶來利益。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前後,因世界經濟危機而冷卻的經濟界期待軍需景氣。

兵器生產

[編輯]

對日本企業下達武器、炮彈等生產許可(實際命令)是從1952年3月的GHQ備忘錄開始的。車輛修理、飛機定期修理(IRAN)委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生產戰鬥機和坦克,擁有技術經驗的三菱重工業和SUBARU(註解2)。

經濟影響

[編輯]

據悉,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間,合同金額爲10億美元,到1955年爲止,合同金額爲36億美元。

當時佔領軍因爲免除了日本的物品稅、揮發油稅[1],所以沒能從交易本身獲得間接稅收入。但是隨着受到特需優惠的各種產業的業績好轉,最終稅收也增加了。例如,1951年法人稅前10位全部都是承攬龐大土袋、軍服、帳篷的纖維行業。接到訂單的企業和相關企業不僅獲得了因戰敗而中斷的最新技術,還獲得了學習美國式大量生產技術的機會,從而擺脫了戰前的人海戰術生產方式,獲得了重新成爲產業立國的重要技術和經驗。迄今爲止,日本的工廠生產中並沒有採用質量管理的方法,因此重視在短時間內生產多少次,因此次品直接出廠並不稀奇。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工程管理這一思想雖然被部分地引入了,但也是不充分的,由工人個人的技術力量左右產品質量的狀態在戰後也依然如故。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允許生產左右生命的軍用品,美國技術人員直接到日本各工廠指導質量管理和工程管理。由此,實現了高效的量產。另外,三菱重工和小松製作所等國內主要軍事(防衛)產業負責朝鮮特需和1950年成立的警察預備隊提供的車輛(M4A3E8中戰車、M24輕型戰車等)的維修和修理,吸收美國的製造技術等,在戰後空白期恢復技術落後的情況下,最終製造了ST(61式戰車)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日本產業界是工廠生產的大轉換期,也是戰後高度經濟增長的基石。

但即便如此,市民生活並沒有因戰爭而變得充實。由於6.25戰爭,日本獲得了4.3億美元的貿易外應收超額(1951年),但除去特殊需求,貿易外經常交易額超過2億美元,包括貿易在內的經常交易額超過4.8億美元。之所以產生如此巨大的赤字,是因爲戰前戰爭期間從朝鮮、滿洲等地進行的廉價進口被GHQ對華貿易禁令所堵塞,從而陷入了「從美國購買資源,爲美國生產,按美國要價出售」的狀況。

政治的背景

[編輯]

當時日本根據美式編制,以陸軍4個師團爲首的佔領軍經費作爲「終戰處理費」來承擔,初期達到一般會計的50%。到1952年(昭和27年)爲止,佔領總經費達47億美元,相當於各種朝鮮特需帶來的銷售總額。如果說朝鮮特需的47億美元是所謂的「總銷售額」[2],那麼作爲稅支出的47億美元等於從「純利潤」中支付。GHQ顧問曾提出,即使在道奇線緊縮財政下,經費上限也要合理15%的想法,但是並沒有被採納。隨着東西冷戰的深化、和約的臨近,獨立後的日本不可能以這樣的佔領國爲由承擔經費,美國不可能包庇日本的防衛,因此,作爲美國的同盟國,作爲可以參加冷戰的工業國,促進經濟增長的佔領政策發生了轉變。據悉,當時美國支援日本復興並不是出於好意,而是爲了培養可以償還有利可圖的貸款和負擔駐軍經費的經濟實力,使其成爲反共堡壘。戰前美國政府低估了共產主義,不瞭解戰前日本的行爲,以國共合作的中華民國宣傳形象誤解了中國大陸的情況。因此,隨着壓制中國大陸共產主義的大日本帝國的滅亡,導致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韓的侵略,當初掌握主導權的以農業國化爲目標的反日色彩濃厚的民政局也失去了影響力。[3]

特需景氣存在的問題

[編輯]

只是特需景氣加上軍需景氣也大多只是暫時的景氣,因此,在這一特需期間,如果產業界不採取收支及設備相關投資健全化、培育相關產業等措施,特需結束後就會立即沒落,從而有可能引發社會混亂。如果只針對日特需盲目增產,那麼在需求後退後,將無法擁有擴大生產設備,最終導致整個產業無法正常運轉。

另外,由於特需景氣趨勢,需求量迅速增加,因此,由於無法及時召集勞動者或充實產業體制,所以,很容易給勞動者帶來不便。這是因爲,由於急劇增產,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急劇增加,或者是在陳舊的危險設備上被迫增產,導致安全保障被拋在腦後。這些問題遍及整個社會,在發展中國家還存在童工蔓延等問題。

特需對社會現象的影響

[編輯]

主條目:朝鮮戰爭

戰爭時期,日本被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SCAP)佔領時,以日本爲中繼基地的美軍爲了籌措物資,投下了大量的美元,因此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這被稱爲「朝鮮特需」。

但也有分析認爲,這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產業水平一度徹底退步的日本復興時期,也不是單純地依靠戰爭導致美軍落入日本手中的美元的力量。但是,日本作爲戰敗國揹負着巨大的戰時負債,因此,這一特殊需求也成爲經濟高速增長的跳板。

但是,真正受此特需影響的只有部分財界,而且當時特需利潤還沒有返還給勞動者,因此,當時日本國民每天攝取的熱量在特需期間也沒有增加多少。更需要注意的是,當時日本以「終戰處理費」的名義承擔了龐大的佔領軍經費。到1952年(昭和27年)爲止,佔領總經費達47億美元,相當於戰爭特需銷售額的金額從政府會計中支付給美軍。也就是說,美軍向日本企業支付的費用由日本政府承擔。

另外,戰爭導致國際物品不足,因此出現了增加出口的國家。例如,西德因戰爭出口大幅增加。

與泡沫經濟時期相比,雖然出現了多種流行趨勢,但是因爲這種流行趨勢,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特需景氣。例如,哈瓦那辣椒椰果等食品在日本非常流行,它們的產地卻因特需景氣而沸騰。但也有傳聞說,由於納塔德可可熱潮的迅速流行,不知不覺間消失的熱潮,使熱風蔓延的企業中,也有一些企業被迫倒閉。

另外,2005年(平成17年)11月22日《讀賣新聞》報道稱,禽流感成爲社會問題後,奧司他韋的進口貿易增加,一度出現了以日元換算的價格達到藥價的10倍(醫生開出的處方和介紹個人進口代理業時的比較)的情況,但仍然處於缺貨狀態。

此外,在2011年(平成23年)~2012年(平成24年)實施的模擬廣播即將結束之際,出現了薄型電視和數字調諧器的特殊需求。特別是平板電視在環保積分大幅減少之前的2010年(平成22年)10月~11月,出現了大幅度的需求增加。

  1. ^ 日美行政協定第12條第3項a及c
  2. ^ ^ 日本參議院議員一鬆政二:「我國作爲被佔領國應負擔的佔領費,應該限定在日本實施佔領政策所必需的經費,與此沒有直接關係的聯合國軍軍事設施及軍事活動的經費等,不應該由終戰處理費來充當。」
  3. ^ 埃德溫, 賴肖爾. 《賴肖爾的日本史》,,2001年(原著1981年),262頁. 講談社學術文庫. 2001年(原著1981年):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