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史塔克
約翰·史塔克 John Stark | |
---|---|
出生 | 英屬美洲新罕布什爾省倫敦德利鎮 | 1728年8月28日
逝世 | 1822年5月8日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德利菲爾德 | (93歲)
效命 | 英國 美國 |
軍種 | 英國殖民地民兵 大陸軍 |
服役年份 | 英軍:1756-1760年 大陸軍:1776-1783年 |
軍銜 | 少將 |
參與戰爭 | 法國印第安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 |
約翰·史塔克(英語:John Stark,1728年8月28日—1822年5月8日),新罕布什爾州民兵軍官,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將領。新罕布什爾州的格言「不自由,毋寧死」(Live free or die)出自他手。
史塔克是蘇格蘭移民後裔,在新罕布什爾州土生土長。法國印第安戰爭爆發後,史塔克加入羅傑斯的遊騎兵,輾轉參與多場戰事。戰後史塔克辭退軍職,回到家鄉務農經商。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史塔克即時徵召新罕布什爾州民兵趕往麻薩諸塞州增援,並獲當時的麻省自治政府委任為新罕布什爾的民兵上校。史塔克隨即參與波士頓之圍,並且在邦克山戰役中一戰成名。
史塔克的部隊在1776年正式編入大陸軍行伍,並參與特倫頓戰役及普林斯頓戰役。稍後喬治·華盛頓派史塔克回鄉徵召民兵,但史塔克卻不滿大陸會議未有將自己擢升為準將,憤而退出大陸軍。新罕布什爾州政府隨後委任史塔克為該州的民兵準將。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期間,史塔克與佛蒙特的綠山兄弟會攜手作戰,於班寧頓戰役中大破英軍。這場勝利令到約翰·伯戈因最終在薩拉托加陷入包圍,被迫向美國投降。史塔克憑此戰功而聲名大噪,並終於獲大陸議會任命為大陸軍準將。此後史塔克留在紐約州、羅德島州和新澤西州一帶作戰。他在戰爭結束後獲擢升為榮譽少將,卻沒有參與政治。他選擇回家務農,最後在1822年以93歲高齡去世。
早年
[編輯]史塔克生於1728年8月28日新罕布什爾殖民地倫敦德利鎮。他的父母是蘇格蘭移民,在1720年移居北美務農。後來史塔克因家園遭到火災焚毀,而搬遷到德利菲爾德(今日曼徹斯特),並以蒸餾松節油為業。[1]
史塔克的童年歲月不詳。他在24歲(1752年春季)與友人外出打獵,遭到北美原住民阿本拿基族伏擊俘虜,並且押到加拿大聖方濟囚禁。當時新英格蘭殖民地與北美原住民有長期土地衝突:殖民者在擴張時不斷佔據阿本拿基族的打獵區域,而原住民則經常突襲搶掠殖民者的房屋財產。阿本拿基族是新法蘭西的盟友,時常突襲及擄拐外出的殖民者。他們通常會把幼童撫養成人,以擴充部族;至於青年或成年男女,則賣給法裔移民充當奴僕,或者向新英格蘭索取贖金。史塔克在聖方濟與同伴一同遭受夾道笞刑,但他卻奮起奪棒反抗,反而贏得阿本拿基族人尊重。隨後數個月,史塔克逐漸融入部族生活。他在7月15日被帶到滿地可,並恰好遇上麻薩諸塞灣殖民地的贖票民軍團,才成功返回家鄉。[2]
法國印第安戰爭
[編輯]1754年,法國印第安戰爭爆發。史塔克與他三個兄弟一同接受羅伯特·羅傑斯的招募,在1755年加入羅傑斯的遊騎兵,協助英國陸軍在尚普蘭湖一帶的荒野作戰。[3]他在1757年陞任上尉,並參與1758年鐘琴堡戰役。1759年,傑弗里·阿美士德派羅傑斯襲擊聖方濟,但史塔克卻念在與阿本拿基族的舊情,而拒絕參與。遊騎兵最終在聖方濟屠殺了不少婦孺,引起極大爭議。[4]
史塔克約莫在1759年至1760年間退出遊騎兵。他很可能是不滿自己陞遷無望,而主動辭退軍職,又或者遭到英軍解任。他在1758年迎娶了伊利沙伯·培治(Elizabeth Page,史塔克暱稱她為莫莉Molly),兩人在1760年於史塔克鎮定居務農,並開設一座鋸木廠。史塔克也在1760年代投資土地,逐漸在地方建立聲望,並公開反對英國向殖民地徵收額外稅項。[5]
美國獨立戰爭
[編輯]1775年4月,麻省發生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隨後民兵將北美英軍總司令湯馬士·蓋奇圍困於波士頓,美國獨立戰爭因此爆發。史塔克得悉戰報後,即時騎馬趕往麻省劍橋志願服役。他獲得麻省民兵總司令亞提馬斯·華德任命為中校,並在一星期內編組招募超過800名新罕布什爾民兵。史塔克進而在5月獲任命為上校,指揮第1新罕布什爾軍團。[6]
史塔克在邦克山戰役中指揮民兵重創英軍,一戰成名。[7]不久喬治·華盛頓抵達麻省,開始將民兵編組成大陸軍,而史塔克則繼續參與波士頓圍城戰。由於史塔克個性直率,令到他經常與其他軍官有所爭執。[8]英軍撤出波士頓後,史塔克在1776年初跟隨華盛頓到紐約市防守,然後再調到尚普蘭湖區域,協助遠征加拿大失敗的大陸軍撤退。他在這段時間開始與佛蒙特的綠山兄弟會有所合作,而他的能力也備受霍雷肖·蓋茨稱許。[9]
1776年底,華盛頓的部隊在紐約及新澤西戰役接連受挫,一直向賓夕法尼亞州撤退,美國革命陷入崩潰危機。史塔克的民兵在冬季由紐約州南下增援,並在特倫頓戰役中擔任先鋒,向黑森傭兵發動刺刀衝鋒。大陸軍在這場戰役大獲全勝,扭轉革命劣勢。史塔克亦參與普林斯頓戰役,然後與民兵返回家鄉過冬,並重新招募部隊。當時新罕布什爾州只有約翰·沙利文一人擔任準將,當大陸議會在1777年初為新罕布什爾新增一個準將名額時,史塔克認為自己是不二人選,不料議會卻任命以諾·普爾為準將。史塔克認為自己的年資與實戰功績都比普爾優勝,憤而向議會辭去軍職。[10]
1777年6月,約翰·伯戈因率領英軍經尚普蘭湖南侵,計劃進攻奧爾巴尼,引發薩拉托加戰役。他先在7月初攻陷提康德羅加堡,再在哈巴德頓戰役擊潰大陸軍的敗兵,引發佛蒙特和新罕布什爾兩地恐慌。[11]在危機之下,史塔克接受新罕布什爾州議會的任命,擔任該州民兵準將,特許他在大陸軍以外獨立行事。雖然大陸議會其後否決新罕布什爾州的任命,但史塔克並未理會。他在一星期內便協助新罕布什爾州議會徵召超過1,500名士兵,並在8月短暫增援本傑明·林肯的大陸軍。[12]
史塔克其後自行領兵離開,與西斯·華納的綠山兄弟會合作,伏擊到新罕布什爾贈地搜掠補給的英軍。他在8月16日的班寧頓戰役重創英軍,令到伯戈因損失近1,000人的可作戰部隊。[13]這項功績也促使大陸議會擢升史塔克為大陸軍的準將。隨後史塔克由東面加入薩拉托加戰事,令到伯戈因陷入包圍,而被迫向美國投降。[14]
薩拉托加戰役後,史塔克負責守備奧爾巴尼一帶的戰線。他一方面要應付日益增強的英軍及原住民侵襲,另一方面又要調解新罕布什爾、紐約與佛蒙特三地的土地爭議。1778年史塔克調到羅德島州蓋茨麾下,並在1779年10月率軍佔領英國棄守的紐波特。[15]其後史塔克調到新澤西州,健康卻逐漸惡化,最終在1780年辭職返鄉休養。1781年,史塔克獲任命為北軍總司令,再次坐鎮奧爾巴尼,直到1782年被士他令勳爵威廉·亞歷山大接任為止。[16]
晚年
[編輯]獨立戰爭結束後,史塔克回到出生地德利菲爾德務農,並開始低調生活。史塔克雖然在戰後擁有隆重聲望,卻對從政不感興趣,他也反對退役軍人創立辛辛那提會。大陸議會在1786年任命史塔克為名譽少將。[17]踏入1800年代,史塔克的身體逐漸轉差而不能遠行。他在1809年婉拒出值班寧頓戰役的紀念儀式,但向委員會送上致辭信件。他在信中結尾的句子前半段,在1945年被定為新罕布什爾州的格言:[18]
“ | 不自由,毋寧死:死亡並非世間最為不幸的事。 Live free, or die: Death is not the worst of evils. |
” |
——約翰·史塔克 |
史塔克在晚年鮮有公開表達政治意見,但他與湯瑪斯·傑佛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兩名美國總統一直有書信往來。當英國在1810年代初與美國關係惡化時,史塔克罕有地公開表態,請求國民提防英國擴張。他也支持美國發動1812年戰爭。1822年5月8日,史塔克在家中以93歲高齡逝世。他是當時美國獨立戰爭最後三名在生的美國將軍,另外兩人分別是湯瑪斯·薩姆特(1832年去世)及拉法葉侯爵(1834年去世)。[19]
註釋
[編輯]- ^ Rose(2007年),第9-15頁
- ^ Rose(2007年),第12-14, 17-21頁
- ^ Rose(2007年),第23-29頁
- ^ Rose(2007年),第23-39頁
- ^ Rose(2007年),第40-51頁
- ^ Rose(2007年),第51-52頁
- ^ Rose(2007年),第51-66頁
- ^ Rose(2007年),第67-79頁
- ^ Rose(2007年),第79-85頁
- ^ Rose(2007年),第95-100頁
- ^ Rose(2007年),第104-106頁
- ^ Rose(2007年),第106-114頁
- ^ Rose(2007年),第114-124頁
- ^ Rose(2007年),第125-134頁
- ^ Rose(2007年),第136-143頁
- ^ Rose(2007年),第143-148頁
- ^ Rose(2007年),第149-151頁
- ^ Rose(2007年),第154-156頁
- ^ Rose(2007年),第156-15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Rose, Ben Z, John Stark: Maverick General, Waverley, MA: Tree Line Press, 2007, ISBN 978-0-9789123-0-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