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耿福(12世紀?—1233年),蒙古帝國初期漢人將領,束鹿縣(今河北省辛集市)人。

束鹿縣原屬鉅鹿郡,《耿公先世墓碑》記載耿福先祖耿彥明移住束鹿縣良馬鎮,以後代子孫於是在束鹿縣務農。1211年(辛未)成吉思汗攻打金朝,1214年(貞祐二年、甲戌)金朝朝廷與蒙古議和,強行遷都開封,即貞祐南遷。遷都後,蒙古軍再次南侵,朝廷捨棄的黃河以北,行政機構崩潰,盜賊橫行。耿福所住的束鹿縣官吏持印逃走,束鹿縣百姓推戴耿福攝縣事。耿福起初固辭,父老子弟相率陳請,於是約定:「勿陵寡弱,勿取非義,勿犯非禮,勿遊手棄本業」。耿福問:「你們能聽我的命令嗎?」眾人答道:「惟公所命是從。」耿福於是接受縣事。耿福號令明信,境內肅然,盜不敢來犯。

《耿公先世墓碑》記載耿福在1213年(元太祖八年)國王木華黎率蒙古軍來攻束鹿時投降。與1214年、貞祐南遷後被推戴為束鹿縣主的記錄相矛盾。《耿公先世墓碑》記載「明年春」派遣使者至冀州,金朝節度使武仙閉城不納使者,木華黎大怒,命耿福討伐武仙。其他史料認為此事發生在1219年(己卯),《紫山大全集》中《王公行狀》記載1218年(戊寅)木華黎屬下王義攻打束鹿。《耿公先世墓碑》中記載的「太祖八年(1213年)耿福投降蒙古軍可能是誤記,應該是1218年(戊寅)木華黎屬下王義攻打束鹿,耿福在此時才投降蒙古軍。

1219年春,耿福受命討伐武仙,耿福以為用兵苦民,提出派遣使者招降,事情不成失敗,興兵不遲。耿福自攜檄書前往冀州,城主猶疑說:「耿福若派遣親信來,我即投降。」耿福派妻兄董善進入冀州,確認耿福的誠意後,城主開城投降,於是平定冀州。耿福隨後覲見成吉思汗,被賜給金織衣一襲、名馬二匹、鞍勒具,拜為鎮國上將軍、安定州節度使,授金虎符。

1219年秋,武仙攻打蒙古佔領的地區,耿福與他大小三十餘戰,沒有受挫。武仙於是用火砲攻束鹿北門,城中火起。耿福在真武殿祈禱,風雨忽起,城內火消。武仙愕然,退卻三十里。當時,成吉思汗派劉仲祿率兵迎請丘處機,路過安平。耿福對屬下將士說:「劉便宜(劉仲祿)率精兵來援,定在明日破賊。士卒立功、在此一舉。」耿福屬下將士士氣百倍,夜半,耿福分兵三隊,秘密出城。鳴鑼擊鼓,急攻武仙軍。武仙軍大驚,棄營逃走。耿福率領精鋭三千追擊,斬首數千得勝。盡獲其輜重、兵甲。武仙逃走後,不敢再攻束鹿。耿福威名大振。以後,周邊州府爭相歸順耿福,他向順天元帥張柔報功,於是被任命為輔國上將軍。

1233年(癸巳)二月耿福患病,二十五日病危,他對兒子們說:「我起家壟畝,身經百戰。誓捐軀死國事,不意獲沒牖下。今天下平定,汝等但讀書力田,鄉里稱善、吾死不恨矣。」言畢去世,時年四十九歲。翌月三月二日葬在良馬鎮。

後來耿福曾孫耿煥官至中書左丞,請翰林待講學士張起岩書寫耿福功績的《耿公先世墓碑》於1335年(後至元元年、乙亥)閏十二月二十一日樹立。

耿福先娶董氏,後娶張氏。有子四人,耿孝祖承襲束鹿軍民長官,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上輕車都尉、追封高陽郡侯;耿紹祖,官至束鹿縣尉;耿彧;耿沖。女兒二人,長女嫁給藁城漢人世侯王善之子王慶滋,次女嫁給寧普漢人世侯王義之子王楫。

耿孝祖在1264年(至元元年/甲子)七月初七日五十五歲時去世,葬在父親墓旁。耿孝祖娶崔氏(追封河南郡夫人)、張氏、李氏,生子八人:耿繼先、耿繼初、耿繼元、耿繼明、耿繼亨、耿繼榮、耿繼昌、耿繼安。耿繼元之子即耿煥。耿孝祖女兒三人、長女嫁給牛仁,次女嫁給酒醋稅務副使李泰,三女嫁給李紹先。

參考文獻[編輯]

  • 《畿輔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古蹟略陵墓五 耿公先世墓碑
  • 新元史》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四十 耿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