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嶷
郁嶷(1890年—1938年),又名祖述,字憲章,號憤園。湖南省澧縣津市人[1],祖籍湖南桑植。中國法學家、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郁嶷早年就讀於湖南法政學堂,後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2](1911年8月改稱北洋法政專門學校[3])。1913年,北洋法政學會(該會由李大釗商請孫洪伊贊助創辦)出版會刊《言治》(雙月刊),1913年4月創刊,同年11月終刊,共出版6期,李大釗和郁嶷一同擔任編輯部部長。[4][5][6]
1913年6月、7月間,他和李大釗等人一同畢業於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此後他在天津繼續辦《言治》,直至同年11月該刊終刊。[7]1913年,李大釗準備赴日本留學,郁嶷贈詩《送李龜年遊學日本序》(當時李大釗曾改名李龜年),刊登在1913年9月1日《言治》第1年第4期[8]。1913年9月,李大釗在留學前夕遊歷五峰山,其間還給郁嶷寫過信。[9]
此後郁嶷留學日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科。其間,1914年《甲寅》雜誌在日本東京創刊,他是該刊的撰稿人之一(其他撰稿人還有陳獨秀、吳稚暉、張繼、張東蓀、黃遠庸、白堅武等人[10])。
1916年《晨鐘》報在北京創刊,李大釗自1916年8月15日到9月5日在該報任編輯主任(蒲殿俊任該報主持),後辭職。其間,李大釗、白堅武、郁嶷等人為編輯部成員,郁嶷為創刊號撰寫了《本刊宣言》,還陸續在該刊上發表了9篇作品。[11]此後,李大釗參與了《憲法公言》的創刊並參與編輯,李大釗、郁嶷、高一涵等人是該刊的主要撰稿人。[12]1916年10月10日出版的《憲法公言》第一期上發表了李大釗的《國慶紀念》和郁嶷的《人治與法治》。[13]1917年1月,李大釗應章士釗的邀請,在北京參與《甲寅日報》編輯工作。該報主要撰稿人為章士釗、李大釗、陳獨秀、高一涵、胡適、易白沙、吳稚暉、楊昌濟、邵飄萍、郁嶷等人,多為同盟會員或湖南同鄉。1917年,經郁嶷力主,《言治》獲得復刊。郁嶷成為該刊主要撰稿人之一。1918年7月1日出版的《言治》雜誌上,有郁嶷編發的李大釗所寫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言治》季刊出了三期即因經費問題等原因而停刊。此後,李大釗和陳獨秀、張申府等創辦了《新青年》、《每周評論》,而郁嶷則任《斯覺》的編輯。同時,郁嶷和李大釗還都在《太平洋》發表文章。[7]
1918年,郁嶷任教於朝陽大學,併兼任北京大學教授。[7]1925年7月18日,《甲寅周刊》出版。該周刊由章士釗主辦,主要撰稿人為章士釗、蔡元培、吳稚暉、郁嶷、梁漱溟、沈鈞儒、陳立三、王力、段祺瑞等。時任善後會議經濟專門委員的郁嶷在《甲寅周刊》第一期上發表《代議非易案》,要求改良國會選舉辦法以及國會組織。為此,8月23日章士釗在《甲寅周刊》發表《代議非易案——答郁嶷》, 12月25日發表《瞿君——答郁嶷》。
郁嶷曾任江寧地方審判廳廳長。[2]他還曾任湖南財政廳廳長,著有《整理湖南財政計劃書》。他還曾任國民政府法制局編審,參與制訂了《親屬法》。[7]
他歷任奉天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教授,京師大學校法科講師,朝陽大學、中國大學教授,保定河北大學法律系主任,北平大學法學院講師。1934年,他任河北省立法商學院法律系主任兼教授。後來他任北京大學教授。[2]1932年,陳灨一創辦《青鶴》雜誌,郁憲章(郁嶷)列名撰稿人。
其後他的生平不詳。[1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郁嶷的女兒到北京找到了李大釗之子李葆華,將郁嶷保存的1913年李大釗從五峰山寫給郁嶷的信交給了李葆華。[9]
著作
[編輯]- 郁嶷,郁嶷文集,和記印寫館,1922年
- 郁嶷、夏勤,法學通論,北京:朝陽大學出版部,1927年
- 郁嶷,郁嶷論文集,北平:朝陽大學出版部,1930年
- 郁嶷,繼承法要論,北平:朝陽大學出版部,1931年
- 郁嶷,中國法制史,北平:震東印書館,1931年
- 郁嶷,親屬法要論,北平:朝陽大學出版部,1932年
參考文獻
[編輯]- ^ 郁嶷在《郁嶷論文集》中自稱澧縣人
- ^ 2.0 2.1 2.2 俞江,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94页. [201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法學家茶座(25),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頁
- ^ 吳漢全,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社,2002年,第541頁
- ^ 羅寶軒,李大釗與孫洪伊,歷史教學(高校版)1990年第10期
- ^ 朱文通,孫中山與李大釗,民革中央,2008-09-27[永久失效連結]
- ^ 7.0 7.1 7.2 7.3 董寶瑞,李大釗與郁嶷,天津:天津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 ^ 張靜如, 馬模貞,李大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頁
- ^ 9.0 9.1 董寶瑞,李大釗從五峰致郁嶷信的寫作時間,1990年,未刊稿
- ^ 耿雲志, 陳於武,開放的文化觀念及其他:紀念新文化運動九十周年,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第95頁
- ^ 王政,李大釗在《晨鐘》報本事考信述要,學術研究1999年第03期
- ^ 中共北京黨史人物傳(第一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年,第11頁
- ^ 憲法公言1916年第一期
- ^ 尚立晰、向延振編,張家界市情大辭典,民族出版社,第965頁記錄的郁嶷生平同上述各文獻的介紹均不同,時間和經歷均有很大矛盾,殊難令人置信。茲將該書條目錄於此,以備查詢:「郁嶷 (1890-1950), 亦名憲章、龍章,桑植縣城人。曾就讀湖南法政學堂、天津北洋法政學堂,與李大釗先生同窗,從事民主革命活動。1911年12月30日,與李等共同發動河北灤州起義。1913年,郁在江西參加李烈鈞領導的湖口獨立運動,失敗後投入湖南趙恆惕部,參加護法鬥爭。先後任省警察廳水警所長、賀耀祖師團長。1925年,任慈利縣代縣長。當年夏,任國民革命軍9軍賀龍師上校參謀,1927年2月,賀部鄂城整編,郁遭遣返桑,自此,混跡國民黨官場。後回縣先後任財政局局長、警察局局長,縣「清鄉委員」和財委主任。1949年12月,郁害怕減租反霸逃至芭茅溪。1950年5月,被縣公安大隊押回縣城槍決,終年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