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必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陈必谦

陳必謙(?—1644年),字益吾,號旦融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匠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捷癸丑科進士,授知輝縣,仿古常平倉法,積穀賑饑。濬卓水、萬泉等河,民利賴之。秩滿入覲,御史左光斗特薦,左都御史鄒元標、吏部周順昌輩爭相引重。以目眚,天啓二年四月考補為南京江西道御史。值挺擊、紅丸二案罪人未得,特疏參戚臣鄭養性及大臣之婿戚入閣者[1],群奸側目,削籍歸里[2]

崇禎初,起補南京御史[3],當京察,陳六事曰:正紀綱、明職業、重操守、破情面、禁借端、息黨議,疏入稱旨,申諭掌察諸臣,而逆案、計典遂定,然而小人之恨益深,朋黨之屬不解矣。二年升南京通政使司右參議[4]。數年後,擢河南巡撫。昔日汴宋汝雒之間,所在皆有農民起事,必謙所部士卒不滿千人,援剿邊兵多駐雒西,必謙亟檄至,令主客兵分道殺賊,邊將左良玉與敵戰於鄢陵之張橋,又戰郟縣之神垕山,部將李雲程戰鄢陵之彭祖店,皆斬首不計其數。部將趙柱戰葉,馘其渠帥偽興世王,賊攻信陽,部將李國禎與知信陽州嚴栻卻敵。部將陳永福自陳趨沈丘,攻賊無意,賊潰為兩,犇潁上及鞏洛之間。必謙曰:濠潁接壤,園陵不可再驚,而西賊又不容緩圖。乃自引兵而西,命陳永福率兵赴潁力戰,賊走黃州,西賊亦奔雒西。時永寧、靈寶告急,必謙遣別將救永寧,而自救靈寶,賊依朱陽山而陣,我師薄之,賊潰走,死川谷皆滿。別將亦敗賊於河底村,兩縣得完。已而賊帥偽號闖王者擁眾出關,又有號八大王、整齊王者數萬眾共寇河南。必謙率邊將祖寬、左良玉等救之,戰於嵩之九皋山,又大戰於汝州之圪料鎮,斬賊闖塌天、整齊王二魁,賊皆潰走。或西入秦,或南入楚,而闖王則由汝寧入南直界以去。當是時,賊惟偽闖王最為梟雄,必謙謂先擒闖,餘黨自潰,遂上疏乞敕督師總理鎮守諸文武大臣,會諸道兵先剿闖賊一部總理兵部侍郎常州盧象升亦誓與必謙戮力討賊,刻期進兵。會賊別部復自秦楚分道入寇,雒下大震,闖賊知我有西顧憂,復進窺歸德、開封。必謙督諸將迎擊,賊敗走,西賊聞亦氣奪。必謙度闖賊必西,分兵汝雒,設險以待,賊果西,邊將王進忠、祖大樂、左良玉、部將湯九州等前後夾擊,破之。會楚鄖二撫不能同心,又京師戒嚴,邊帥在河南者皆召入衛,賊勢復猖。必謙與賊轉戰宛雒之間,斬賊偽掃地玉,擒偽軍師金龍騰,饒有勞績,執政以盟門戶計忌其成功,必謙薦陳永福戰功,多劾左良玉部將不用命,皆不報,遂以該撫墮計,土寇不戢二事為罪,解任歸。必謙歸而河南益不可問矣。

崇禎帝曾在御屏上書寫天下清官四人,首為文震孟,次即必謙,次劉宗周黃道周。久之,思必謙廢棄非罪,召為工部侍郎,督修明永陵暨皇貴妃墳。墳例費三十餘萬,必謙以軍需孔急,奏請省三之二,疏薦祥符史可法可大倚任。晉工部尚書,未幾而三月十九日之難作矣。必謙被執,清軍入關,得間逃亡歸鄉,發憤病死。必謙少有清望,與顧憲成高攀龍文震孟等人交好,諸正人成推許之。性好論時藝,自河南歸,猶與士子論文,娓娓不倦。

著作

[編輯]

著《柴居漫語》行於世。

家族

[編輯]

弟陳必誠,字拙生,少困童子試,後中崇禎十二年己卯舉人,舉鄉飲賓,年七十三而卒,所著《增廣楚詞》、《南華經悟解》諸書藏於家[5]

二子皆諸生,窮困而死。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四》:天啓三年五月,大學士史繼偕因南京御史陳必謙指及,具疏乞休。上溫旨慰留,令勿介意。
  2.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三六十》:天啓五年六月,刑科給事中潘士聞疏參門戶李喬侖、陳必謙、張國紳,俱削職。喬侖仍追奪誥命,喬侖疏辯攻士聞,士聞又疏應之,有「臣攻彼門戶,喬侖亦指臣為門戶中人;臣論彼附趙南星,喬侖亦誣臣為南星之黨」等語。得旨:嘉其清謹,著照舊供職。
  3. ^ 《崇禎長編卷之十五》:崇禎元年十一月,南京陝西道御史陳必謙疏劾原任山西道御史劉弘光、福建道御史汪若極、陝西道御史門克新黨逆,乞加懲治;梁夢環奉旨命逮,迄今未至,並乞究其濡遲之故。旨令劉弘光等三人下所司看議,梁夢環該撫按回奏。
  4.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崇禎二年六月,陞陳必謙南京通政使司右參議。
  5. ^ 《常熟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