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姑娘平原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4年2月7日) |
雪姑娘平原(Snegurochka Planitia)是金星北極地區綿延2800公里的廣袤平原,連同洛烏希平原一道組成了一個圍繞北極點,最遠抵達北緯75度的大平原,根據已確定的行星命名規則,金星低地部分是以神話或童話故事中的女角來命名,因此,它被命名為雪姑娘平原。
探索史
[編輯]由於受大氣層的阻礙,金星無法在可見光下觀察其表面,首顆抵達金星軌道運行的先鋒1號所攜帶的雷達也覆蓋不到金星兩極地區,因為它們處於星球可見盤的邊緣。 現存有關雪姑娘平原(包括金星北極所有地區)數據均來自於三顆星際衛星,分別是運行在1983-1984年的金星-15號和金星-16號以及1990年至1994年期間的麥哲倫號,這些設備採用波長8厘米和12.6厘米的雷達反射波繪製了金星表面圖。「麥哲倫」測繪的地圖較「金星15」和「金星16號」的解像度更高(約為120米對1-2公里),但它對金星北極地區的拍攝不完整。
此外,這三顆衛星還對金星進行了測高,但水平解像度均差,「麥哲倫」探測器的水平解像度為10〜30公里(而垂直解像度為80-100米)。
地理位置
[編輯]雪姑娘平原中心位於坐標86°36′N 328°00′E / 86.6°N 328°E,東止塞爾-安尼婭帶、西到堅尼查山脊。這些地形系統分別沿(東80度和東200度)經線伸向北極點,然後在極點處匯集。它們將北極低地分割為兩個部分:洛烏希平原和雪姑娘平原,因此,金星北極是位於這兩個平原之上的,雪姑娘平原呈240度扇形區,面積比洛烏希平原大兩倍。 雪姑娘平原的南部抵達北緯75度,其邊界(自東向西):伊師塔高地邊緣的伊茨帕帕洛特莉鑲嵌地塊、波摩娜冕狀物、阿納希特冕狀物和芭楚埃冕狀物、墨提斯山、拉恩潘特山及位於南部堅尼查山脊末端的馬斯列尼查冕狀物。
地貌
[編輯]地質史
[編輯]雪姑娘平原的地勢相當平坦的平原(屬於金星上最平滑的區域),經仍存在結構、板塊構造、火山及撞擊成因。它們可被用來推測有關平原仍至整個金星相鄰地區的的地質史。例如,雪姑娘平原與拉克希米高原(在高海拔的伊什塔爾高地西部)之間邊界區的形態表明,該高原的抬升實際是北方地殼板塊俯衝到它下面的結果。
在金星北極地區發現了各種不同的古老地形- 鑲嵌地塊、山脊帶和峽谷,橫穿着多條線狀結構,並顯示後期被鄰近盾狀火山流出的熔岩所侵漫。此後的1到5億間-金星上所有的大型盾狀火山,導致全球地表發生了大規模的更新(遼闊熔岩平原的出現),同時,形成了最年輕的地形之一 - 斷裂帶(可能是由於岩漿回升時產生的表面張力)。 在雪姑娘平原上發現了風侵蝕的痕跡。
構造結構
[編輯]雪姑娘平原東、西兩端,分別為塞爾-安尼婭線和堅尼查(又稱路西法)山脊 - 其構造成因:前一系統顯然是地表被拉伸而產生的平行斷裂;後一系統是因受擠壓而形成的並列山脊。
雪姑娘平原還存在一些較小的山脊和斷層系統,大部分沿着南部邊界延伸:孚爾戈拉山脊(Fulgora Dorsa) 、塞姆尼山脊(Semuni Dorsa)、電母山脊(Dyan-Mu Dorsa)、米斯那深谷(Misne Chasma)、烏奧爾薩爾斷崖(Uorsar Rupes)和薩迦峽谷(Saga Vallis)。平原東部是一個大型線狀地形 - 特贊線(Tezan Lineae)。此外,在平原其它地方還有許多小的斷層和褶皺。
雪姑娘平原南部與二個大型鑲嵌地塊接壤,一種在數個方向縱橫交叉類似鑲木地板的地形,它們分別是福耳圖娜鑲嵌地塊(Fortuna Tessera)和伊茨帕帕洛特莉鑲嵌地塊(Itzpapalotl Tessera),在平原東北部還發現了一個小型鑲嵌地塊。
火山結構
[編輯]雪姑娘平原上最顯著的火山形態是冕狀物和盾狀火山,其密度遠遠超過鄰近的洛烏希平原。
冕狀物(拉丁語:Corona)是一種直徑數百公里的環形結構,它的形成,可能是岩漿上升,推動地殼形成穹丘,之後熔岩冷卻並從側面流失,造成穹丘中心向內塌陷,產生形狀類似皇冠的冕狀物。在雪姑娘平原,沿西南邊界分佈着4座冕狀物,從東到西分別是:直徑350公里的波摩娜冕狀物(拉丁語: Pomona Corona)、400公里的阿納希特冕狀物(Anahit Corona)、450公里的芭楚埃冕狀物(Bachue Corona)以及位於雪姑娘平原與洛烏希平原交界處的直徑200公里的馬斯列尼查冕狀物(Maslenitsa Corona)。
雪姑娘平原上最大的火山是位於西南邊緣的拉恩潘特山(Renpet Mons),靠近平原中部的是拉卡山(Laka Mons),而娑羅室伐底山(Sarasvati Mons)則接近伊師塔高地邊界。這些火山顯然與這裏的主地質構造不相關,且隨機分佈於地表之上。從這些火山流出的熔岩流長達150-250公里,沿平原南部邊緣一直流淌到另一覆蓋着凝固熔岩(赫羅哈熔岩流(Heloha Fluctus),長度375公里)的地區。此外,該平原的火山附近還遍佈着蜿蜒的槽溝-熔岩通道。
撞擊坑
[編輯]在金星北緯75度以北地區,已發現了23個撞擊坑,該數字是通過計算「麥哲倫」拍攝的雷達圖像得出的,它拍攝了90%的雪姑娘平原和2/3的洛烏希平原。這些相片的解像度約120米,可檢測出直徑最小為2.9公里的隕石坑。
23個撞擊坑中,有16個位於雪姑娘平原,5個在洛烏希平原,兩個位於它們之間的邊界上。大部分大型撞擊坑都分佈在雪姑娘平原:拉格勒夫撞擊坑(直徑59.8公里)、達什科娃撞擊坑(52.3公里)、沃爾科娃撞擊坑(46.9公里)。這些撞擊坑大多數周圍佈滿了拋出物(有些後來被拋出物堆積覆蓋)。雪姑娘平原上的撞擊坑,像金星其它地區的一樣,也都是隨機分佈在地表上的。
文獻書籍
[編輯]- Hurwitz D. M., Head J. W. 雪姑娘平原四周地质图(V–1),金星: 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探究地图 3178, 比例尺 1:5,000,000. USGS. 2012 [2013-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0).
- Бурба Г. А. 金星,俄语拼写名. Лаборатория сравнительной планетологии ГЕОХИ. 2005-05 [2013-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0).
參考資料
[編輯]- Карта северной полярной области Венеры (75—90°) на сайте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1,5 М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Карта высот с большим охватом (55—90°); 1,7 М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雪姑娘平原. 行星地名命名.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行星系統命名工作組(WGPSN). 2008-12-30 [2013-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