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風暴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是一次較為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於美國時間2003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時間段[1][2],但本次颶風季無論是在正式時間段之前和之後都存在熱帶天氣系統活動,熱帶風暴安娜早在4月20日開始形成,這時離颶風季正式開始還有超過40天的時間,全年的風暴活動一直持續到了12月11日。

本季是有紀錄以來最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之一,共計產生21個熱帶低氣壓,其中16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因此獲得命名,7個達到颶風強度,3場成為大型颶風,還有1場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最高的五級強度[3][4]。全季最具影響的風暴分別是颶風法比安伊莎貝爾胡安,其名稱也因颶風造成的嚴重破壞而退役[5]。颶風季期間的所有風暴一共奪走至少92條人命,還造成44億美元的破壞。

目錄
風暴
註釋說明 外部連結
參見
TS 安娜
TD
TS 比爾
 1  克勞德特
 1  丹尼
TD
TD
 1  埃里卡
TD
4 費邊
TS 格雷斯
TS 亨利
5 伊莎貝爾
TD 十四
2 胡安
 3  凱特
TS 拉里
TS 明迪
TS 尼古拉斯
TS 奧德特
TS 彼得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

風暴[編輯]

熱帶風暴安娜[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4月20日-4月24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94 mbarhPa

4月18日,由於上層低壓槽和地表鋒面槽的相互影響,百慕達西南偏南方向約390公里海域發展出一股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系統起初向西南方向移動,之後又轉向東南。發展出集中的對流後,系統於4月20日在百幕大以西海域成為亞熱帶風暴並獲名「安娜」(Ana)。風暴向東南偏東方向移動並逐漸組織,於4月21日發展出上層暖芯後轉變成熱帶氣旋,並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95公里的最高強度。由於風切變增多,安娜的強度出現波動,然後開始穩步減弱,4月24日,風暴中心與逐漸逼近的冷鋒融合,表明安娜已轉變成溫帶氣旋。風暴殘留繼續向東北偏東前進,於4月27日被冷鋒吸收[6]

截至2014年,安娜仍然是有紀錄以來唯一在4月形成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也是大西洋盆地在這個月出現的第二場亞熱帶氣旋,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1992年[6]。安娜在前後數天裏一共給百慕達帶去67毫米降水[7]。氣旋產生的大浪衝擊佛羅里達州海岸,導致朱庇特灣有一艘船隻傾覆,船上兩人溺亡,另外兩人獲救[6][8]。安娜轉變成的溫帶風暴給亞速爾群島和英國帶去小雨,但沒有報道表明氣旋造成了嚴重影響[9]

第二號熱帶低氣壓[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6月11日-6月11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8 mbarhPa

6月6日,一股東風波[注 1]離開非洲海岸[11]。系統在低緯度海域向西移動,其軸線上存在的擾動天氣到6月9日時組織結構已有改善[12],考慮到此時颶風季尚未開始,系統的外境環境相對而言已很有利於熱帶氣旋發展。系統起初沒有層次分明的下層環流[13],6月10日,對流已有進一步增長,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6月11日清晨宣佈位於熱帶大西洋中部的氣旋已成為第二號熱帶低氣壓[11][14],這也是有紀錄以來第4個於6月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發展形成的熱帶氣旋[15],另外兩個分別是2000年的第二號熱帶低氣壓[16],1979年的熱帶風暴安娜,以及1933年的第二號颶風[15]

氣象部門起初預測低氣壓會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並在周圍保有良好的外流和部分帶狀特徵[14]協調世界時6月11日上午9點左右,根據衛星數據估計,低氣壓的強度已接近熱帶風暴標準[17]。但是,系統中的對流隨後就開始消亡並移位至中心的東北方向,低氣壓也於6月11日晚在巴巴多斯東南偏東方向約1535公里海域退化成東風波[11]。雖然東風波的組織結構依然良好,並帶有層次分明的下層渦旋,但由於存在強烈的風切變而無法得到發展[18]。6月13日,系統殘留經過小安的列斯群島,並繼續向西穿越加勒比海[19]

熱帶風暴比爾[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6月29日-7月2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97 mbarhPa

熱帶風暴比爾源於6月29日尤卡坦半島以北的一股東風波。系統在北上期間緩慢增強,並在從路易斯安那州泰勒博恩堂區肖萬Chauvin)以西約43公里處登陸前不久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的最高強度。比爾在陸地上空迅速減弱並加速向東北進發,風暴帶來的濕氣與逐漸逼近冷鋒中的冷空氣結合,催生出多達34場龍捲風。7月2日,風暴轉變成溫帶氣旋,並在當天晚些時候被冷鋒吸收而消散[20]

風暴在登陸路易斯安那州期間產生中等強度風暴潮,引發潮汐洪災[21]。該州東北部一個小鎮的堤防遭大浪突破,鎮上許多民房被淹[22]土壤濕軟加上中等強度的大風導致許多樹木倒塌,有些還砸中了房屋和供電線路[23],引起數十萬用戶失去電力供應[24]。風暴在更為內陸的區域催生出多場龍捲風,局部地區受到中等程度破壞。熱帶風暴比爾行經之處共計奪走了4條人命,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5000萬美元(2003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7954萬美元)[20]

颶風克勞德特[編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8日-7月17日
強度90 mph(150 km/h)(一分鐘) 
979 mbarhPa

7月7日,一股層次分明的東風波快速經過小安的列斯群島,雖然產生的風力有熱帶風暴強度,但未能形成下層環流。系統在加勒比海逐漸組織,於7月8日在多明尼加以南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克勞德特」(Claudette)。氣旋強度在接下來幾天裏有所波動,於7月10日達到颶風標準,然後逐漸減弱,於7月11日以熱帶風暴強度吹襲尤卡坦半島莫雷洛斯港Puerto Morelos)。受中等強度風切變影響,克勞德特的結構雜亂無章,但在轉向西北偏西進入風切變較少的海域後,風暴於7月15日在德克薩斯州近海重新達到颶風標準,系統快速強化,以每小時145公里的最高風速登陸馬塔戈達島。登岸後,氣旋緩慢減弱,先從塔毛利帕斯州北部穿過,最後在奇瓦瓦州西北部上空消散[25]

氣旋尚處東風波時期就對小安的列斯群島構成輕度破壞,還在佛羅里達州近海間接導致一人喪生[25]。陣風和大規模洪災致使德克薩斯州東南部412幢建築物被毀或嚴重受損,另有1346幢建築部受到輕度破壞。颶風還令局部沿海地區遭受到嚴重的海灘侵蝕[26]。狂風颳倒了海岸沿線的許多樹木,直接造成1人死亡,間接導致1人遇難。估計風暴沿途一共造成價值至少1.811億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88億美元)的破壞[25]

颶風丹尼[編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16日-7月21日
強度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7 mbarhPa

7月9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其北部向西北偏西前進,於7月13日沿東風波軸線發展出對流區。系統緩慢組織,發展出閉合下層環流後在百慕達以東約1020公里洋面成為第五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迅速發展,僅一天後就成為熱帶風暴丹尼。氣旋圍繞反氣旋的外圍移動,先是朝向西北,之後又轉向北上,再又轉至東北。雖然所處位置緯度較高,但由於水溫異常之高,丹尼繼續強化,於7月19日在紐芬蘭與拉布拉多聖約翰斯以南約850公里海域達到颶風標準[27]

次日,颶風轉向東進,風切變也隨之增多,丹尼開始弱化,並且減弱速度在進入水溫較低的海域後加快。到了7月20日,氣旋已轉向東南並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於7月21日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系統殘留總體西南方向移動,但朝向很不穩定,最終於7月27日在最初形成位置以東約1015公里洋面消散。沒有任何報道表明這場風暴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27]

第六號熱帶低氣壓[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7月19日-7月21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10 mbarhPa

7月14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28]。系統起初穩步向西移動,並隨着上層氣流環境變得更加有利而發展出較為集中的雷暴[29],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7月19日晚把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約1675公里海域的系統歸類為第六號熱帶低氣壓[28]。成為熱帶氣旋後,低氣壓的北側和南翼均保有結構混亂的鈎狀雨帶,氣象部門起初認為,由於水溫較高,風切變非常少,爆發性增強所需要的5項條件已經達成4項,因此氣旋會在達到颶風強度後穿越小安的列斯群島[30]。但接下來由於冷空氣入侵,並且東南方向還有擾動天氣造成系統不穩定,低氣壓的對流因此消亡[31]

由於系統的移動速度很快,氣象部門在7月20日這天已很難確認下層環流的存在[32]。7月21日,弧形對流有所增長[33],小安的列斯群島中的多個島嶼為此發佈熱帶風暴警告或觀察預警。經過巴巴多斯以北洋面後,颶風獵人偵察機未能在系統內找到閉合下層環流,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估計低氣壓已於7月21日晚退化成開放式東風波。系統殘留給小安的列斯群島帶去少量降水[28],之後進入加勒比海,但由於風切變增多而無法重新發展[34]。東風波的北部在與南部分裂後發展成為第七號熱帶低氣壓[28]

第七號熱帶低氣壓[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7月25日-7月27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16 mbarhPa

7月23日,有東風波與上層低氣壓相互作用,在伊斯帕尼奧拉島附近發展出深層對流區[35]。系統總體向西北偏北方向前進,其中發展出中到下層環流,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根據地面和衛星觀測數量估計系統於UTC7月25日中午12點在佛羅里達州戴通納海灘以東約95公里海域發展成第七號熱帶低氣壓。系統所受環境由高氣壓佔主導地位,行經洋面水溫較低[35],同時還受到不利的上層風影響,所以風力時速始終未能超過55公里[36]

7月26日清晨,低氣壓登陸佐治亞州聖嘉芙蓮島St. Catherines Island),然後在陸地上空逐漸減弱,於7月27日消散。氣象部門從未預測系統會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所以也就沒有發佈任何熱帶風暴警告或觀察預警。[35]不過佐治亞州和南卡羅萊納州大部分地區都發佈了洪災預警[37]。佛羅里達州到北卡羅萊納州沿海地區出現小到中雨,其中以佐治亞州的薩凡納降雨量最高,有131毫米。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在25到76毫米之間[38]。沒有任何報道表明低氣壓有造成任何破壞或人員傷亡[35]

颶風埃里卡[編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14日-8月17日
強度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6 mbarhPa

8月9日,百慕達以東約1860公里海域出現一片不含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系統與上層低氣壓相聯,起初快速向西南移動,之後又轉至向西,在此期間沒有得到發展。8月13日,系統對流在途經巴哈馬期間增長,並且經過佛羅里達州時還有環流在表面形成,估計系統於8月14日在佛羅里達州麥爾茲堡西南偏西方向約140公里洋面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埃里卡」(Erika)。強烈的高壓脊令風暴繼續快速向西移動,系統逐漸強化,組織結構也得到改善。風暴前進速度到8月15日已有放緩,對流因此得以組織成弧形雨帶,並在當晚開始發展出眼狀特徵UTC當天上午10點30分左右,埃里卡在登陸塔毛利帕斯州期間達到颶風標準,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由於缺乏數據而沒有及時將系統歸類為颶風。風暴在墨西哥東北部山區上空行進,風力急劇減弱,氣旋於8月17日清晨消散[39]

颶風沿途降下小到中雨,在部分地區引起洪災,新萊昂州蒙特莫雷洛斯Montemorelos)有兩人被洪水捲走後遇難。墨西哥爆發多場泥石流,許多公路堵塞或無法通行。德克薩斯州南部出現的風力較小,受到輕度破壞,不過沒有出現美國境內人員傷亡的報道[39]

第九號熱帶低氣壓[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8月21日-8月22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8月14日,一股強烈的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40]穩步向西移動,於8月18日組織出良好的對流區[41]。系統經過小安的列斯群島,然後於8月21日在波多黎各以南海域發展成第九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很快顯示出組織跡象,氣象學家預計系統會發展成強烈熱帶風暴[42]。但是,系統上空意外出現強烈的西南向風切變,導致熱帶低氣壓於8月22日晚在多明尼加最東端以南洋面退化成東風波[40]

低氣壓的殘留給多明尼加共和國帶去小到中雨,引發洪災和河流泛濫,有上百套房屋被淹,還有農作物受損[5]。該國當時已遭受持續數月的乾旱,風暴帶來的降水緩解了旱情[43]牙買加東部也出現洪災,但經受的損失程度不明[5]

颶風法比安[編輯]

4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27日-9月8日
強度145 mph(230 km/h)(一分鐘) 
939 mbarhPa

8月25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並且兩天後已經發展出足夠對流,成為第十號熱帶低氣壓。由於行經海域水溫較高,並且風切變也很少,低氣壓於8月28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法比安」(Fabian)。8月30日,氣旋強化成颶風,並迅速增強,於當晚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注 2],再於9月1日達到風力時速230公里的最高強度。費邊轉向北上並逐漸減弱,於9月5日以風速每小時180公里強度從百慕達以西約23公里洋面經過。系統加速向東北方向前進,行經水域不利於熱帶氣旋發展,於9月8日轉變成溫帶氣旋,再於兩天後與格陵蘭南部和冰島之間的另一場溫帶風暴融合[44]

風暴產生的強烈海浪對百慕達沿海造成大範圍破壞[5],瀕臨滅絕的百慕達海燕也受到威脅,有十處巢穴被摧毀[45]。聖佐治斯堂區和聖大衛島之間的堤道有兩輛車被費邊產生的風暴潮所困,其中一輛車上載有三名警察,另一輛載有一位平民,之後強大的海浪將兩輛車都衝進了卡斯特港(Castle Harbour[46],估計4人全部喪生[44]。狂風導致島上2萬5000人失去供電,還對植被構成重創[5]。百慕達有許多建築物的屋頂因狂風受損或被毀[47]。全島共計受到價值3億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4.77億美元)的破壞。此外,颶風產生的大浪還致使北卡羅萊納州一名男子淹死,紐芬蘭以南的紐芬蘭大淺灘有漁船沉沒,船上三人喪生[44]

熱帶風暴格雷斯[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8月30日-9月2日
強度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8月19日,一股強勁東風波伴隨低氣壓系統離開非洲海岸快速向西移動,這此期間沒有顯著發展,於8月29日在墨西哥灣發展出低氣壓區。對流繼續組織,東風波於8月30日在德克薩斯州聖體市東南偏東方向約540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迅速增強成熱帶風暴格雷斯,但由於附近的上層低氣壓影響而無法進一步強化。8月31日,格雷斯從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島登陸,在陸地上區快速弱化。風暴轉向東北,於9月2日在俄克拉何馬州最東面被冷鋒吸收[48]

受風暴影響,德克薩斯州到美國東部普降小到中雨,其中又以德克薩斯州東部降雨量最高,達263毫米[49]。格雷斯登陸前就導致低洼地區被淹,還造成輕度海灘侵蝕[50]。風暴殘留令俄克拉何馬州和密蘇里州南部出現局部洪災[51][52]。沒有報道表明格雷斯有造成人員喪生,並且總體破壞程度也很輕微[48]

熱帶風暴亨利[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3日-9月8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97 mbarhPa

8月22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其結構雜亂無章,於9月1日進入墨西哥灣東部。9月3日,有熱帶擾動在佛羅里達州坦帕以西約480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系統向東移動,於9月5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亨利」(Henri),雖然受強烈風切變影響,但風暴還是在當天晚上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95公里的最高強度。氣旋隨後迅速減弱,以熱帶低氣壓強度襲擊佛羅里達州西海岸。9月8日,低氣壓在北卡羅萊納州近海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53],然後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附近登岸[54],系統穿越中大西洋地區,最終於9月17日在紐英倫上空消散[55]

受亨利影響,佛羅里達州多地有局部暴雨,但造成的破壞程度很輕[53]。風暴殘留給特拉華州賓夕凡尼亞州帶去強降水,造成價值1960萬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3023萬美元)的破壞[56][57]。特拉華州的河流洪災創下新紀錄,紅土溪(Red Clay Creek)部分河段洪水屬500年一遇水平[58]。風暴對這些地區的影響還因接下來一周里來襲的颶風伊莎貝爾而嚴重加劇。

颶風伊莎貝爾[編輯]

5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6日-9月19日
強度165 mph(270 km/h)(一分鐘) 
915 mbarhPa

9月1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並於9月6日清晨在佛得角群島西南部海域發展成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系統迅速增強成熱帶風暴伊莎貝爾[59]。由於所處海域水溫較高,風切變很少,風暴繼續增強[60],於9月7日成為颶風,再於次日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接下來幾天裏,氣旋從小安的列斯群島北部經過,其強度出現波動,再於9月11日達到風力時速270公里的最高強度,成為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唯一一場五級颶風。經過四天的強度波動後,颶風因風切變的不利影響而逐漸減弱。9月18日,伊莎貝爾以風速每小時165公里強度從北卡羅萊納州的了望岬(Cape Lookout)和奧克拉科克島Ocracoke Island)之間登陸。系統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先是在賓夕凡尼亞州西部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於9月19日被安大略上空的另一個各大規模風暴吸收[59]

北卡羅萊納州到紐英倫之間地區都受到伊莎貝爾產生的狂風影響,影響範圍還向西延伸至西維珍尼亞州。由於之前的降水已經導致土壤濕軟,因此這些狂風導致沿途大量樹木倒塌、供電線路中斷,停電用戶數量一度高達600萬。沿海地區受到巨浪和強烈風暴潮的衝擊,北卡羅萊納州東部和維珍尼亞州東南部都因狂風和風暴潮受到嚴重破壞。伊莎貝爾沿途一共造成高達36億美元的巨額損失(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57.3億美元),還引起47人喪生,其中16人是直接因風暴遇難[61]

賓夕凡尼亞州、西維珍尼亞州、馬利蘭州、新澤西州和特拉華州州長宣佈全州進入緊急狀態[62]。伊莎貝爾是繼1999年9月的颶風弗洛伊德Floyd)以來第一個對中大西洋地區上南方構成威脅的大型颶風,造成的損失主要來自洪災,維珍尼亞州部分地區的受災程度是繼1972年颶風艾格尼絲以來最慘重的。超過6000萬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個數字與颶風弗洛伊德接近,但比其它近期颶風都要多[63]

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9月8日-9月10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9月6日,一股強勁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並且幾乎立即就與廣闊的表面環流關聯起來[64]。受有利的上層風影響,系統組織結構迅速改善[65],於9月8日在佛得角群島最南端的東南方向約465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64]。低氣壓起初未能保持深層對流組成的內核,形成位置附近還存在乾燥空氣,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還是認為氣旋所處環境有利於發展,可以達到颶風強度[66]

形成僅數小時後,低氣壓中心附近的對流就已消亡,帶狀特徵也已消散[67]。低氣壓上空的乾燥空氣有大幅增加,到了9月9日,國家颶風中心已認為氣旋不會達到熱帶風暴的最低標準[68]。當晚,有上層低氣壓南下到達系統西側,導致風切變增多,並使系統向西北偏北穩步前進。途經佛得角群島以西近海期間,氣旋中的環流變得拉長,並與對流分隔開來[64],雖然給群島帶去暴雨[69],但系統9月10日便已消散[64]

颶風胡安[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4日-9月29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969 mbarhPa

9月14日,一股大規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70],受不利的風切變影響,其組織結構起初雜亂無章[71]。到了9月20日,系統的對流區因與上層低氣壓關聯而激增,於9月24日在百慕達東南方向洋面發展成第十五號熱帶低氣壓。氣旋在北上期間穩步組織,於9月25日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胡安」(Juan),再於次日達到颶風強度[70]。由於水溫較高,風切變很少,胡安於9月27日在新斯科舍哈利法克斯以南約1020公里海域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的最高強度[72]。颶風加速北上,在逼近哈利法克斯海岸期間只出現小幅減弱,於9月29日以風力時速160公里強度從哈利法克斯附近登陸。風暴在穿越加拿大海洋省份期間迅速減弱,最終在聖羅倫斯灣上空被更大規模的溫帶氣旋吸收[70]

颶風胡安的風眼牆直接從哈利法克斯上空經過,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則是一個多世紀前的1893年8月,胡安也成為該市現代史上造成破壞最嚴重的熱帶氣旋之一。颶風產生的風暴潮有1.5米高,創下新的紀錄,在哈利法克斯和達特茅斯(Dartmouth)海濱引發大規模洪災。狂風導致大面積地區樹木倒塌,多條輸電線纜中斷,大量房屋受損,風暴還直接造成4人死亡,間接導致4人喪生[70]。超過80萬人失去供電。幾乎所有因風而產生的破壞都發生在氣旋路途以東,損失總額達1.5億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39億美元)[73]

颶風凱特[編輯]

3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5日-10月7日
強度125 mph(205 km/h)(一分鐘) 
952 mbarhPa

颶風凱特源於9月25日熱帶大西洋中部的一股東風波。風暴向西北方向前進,但受副熱帶高壓脊出現薄弱環節的影響轉向東進。凱特增強成颶風,並在圍繞中層低氣壓移動期間突然向西大幅轉向,於10月4日強化成風力時速205公里的大型颶風。風暴之後又圍繞反氣旋邊緣急劇向北轉向並逐漸減弱,從紐芬蘭島以東經過後轉變成溫帶氣旋。這場溫帶風暴又持續了3天,最終在斯堪的納維亞附近失去蹤影[74]

凱特在颶風胡安重創新斯科舍僅一周後對加拿大大西洋省份構成威脅,但最終有驚無險,對陸地產生的影響很小,僅限於給紐芬蘭島帶去的暴雨和中等強度大風[75]聖約翰斯在10月6日記錄下45毫米降水,創下當地在每年這一天中降雨量的新紀錄[76]。此外,凱特與北面的高氣壓區相互影響,給北卡羅萊納州和紐英倫沿海帶去約1米高的海浪[77]

熱帶風暴拉里[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0月1日-10月6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3 mbarhPa

9月17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於9月27日在加勒比海西部發展出低氣壓區。9月29日,系統沿尤卡坦半島登岸,並因與基本保持靜止的鋒面天氣系統相互影響而發展成溫帶氣旋。隨着深層對流增多,系統於10月1日轉變成熱帶風暴拉里。風暴總體向南飄移,在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的最高強度後於10月5日登陸墨西哥塔巴斯科州[78],成為1973年的熱帶風暴布倫達以來首場登陸該州的風暴[79]。拉里的殘留穿過特萬特佩克地峽,逐漸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最終於10月7日在東太平洋逐漸消散[78]

拉里降下暴雨,墨西哥東南部的上華雷斯(Upper Juarez)降雨量最高,達629.2毫米[80]。降雨引發多場泥石流並造成破壞,這其中還有東太平洋熱帶低氣壓諾拉熱帶風暴奧拉夫的影響[81]。拉里一共造成5人喪生[78],經濟損失達5360萬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8527萬美元)[82]

熱帶風暴明迪[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0月10日-10月14日
強度45 mph(75 km/h)(一分鐘) 
1002 mbarhPa

10月1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向西移動[83]。10月8日,小安的列斯群島各地都出現雷雨天氣,東風波也緩慢組織[84]聖克洛伊島克里斯琴斯特德降雨量達到75毫米,龐塞附近更有181毫米[85]波多黎各東北部有約2萬9000人失去供電[86]。降水破壞了拉斯彼德拉斯瓜亞馬的多座橋樑[87][88],還引起河流泛濫、樹木倒霉,有4條道路因岩崩封閉。一輛汽車被水捲走[89],還有少量房屋被淹[90],總計經濟損失至少有4萬6000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7.32萬美元)[87][88][91]

系統轉向西北,從副熱帶高壓脊的薄弱點通過,雖受強烈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但還是於10月10日在多明尼加東部上空發展成熱帶風暴明迪,達到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75公里[83]聖地牙哥-羅利蓋茲省的降雨量為60毫米,引起洪災並導致320套房屋受損[92]。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一度預測明迪的風速會達到每小時105公里,但氣旋實際上由於風切變影響而減弱[93]。風暴中心於10月11日從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附近經過[83]大特克島上的風速只達到每小時50公里[92]。10月12日,明迪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之後因短波逼近而轉朝東面前進。深層對流消亡後,系統環流於10月14日在百慕達西南編南方向約715公里洋面消散[83]。明迪給佛羅里達州到北卡羅萊納州之間的美國東海岸帶去了0.6至0.9米的涌浪[77]

熱帶風暴尼古拉斯[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0月13日-10月23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990 mbarhPa

熱帶風暴尼古拉斯源於10月13日熱帶大西洋海域中部的一股東風波,其存在期間一直受到中層風切變影響,因此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尼古拉斯的深層對流緩慢組織,於10月17日達到風力時速110公里的最高強度。風暴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之後轉向北上,並因風切變增多而減弱。風暴再度轉向西進並有短暫增強,之後又一次轉向北上,於10月24日轉變成溫帶氣旋。成為溫帶風暴後,尼古拉斯以環狀路徑向西移動,之後一星期里,風暴前進方向很不穩定,並逐漸組織成熱帶低氣壓,再由另一片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吸收。低氣壓繼續向西移動,穿越佛羅里達州後最終於11月5日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上空消散[94]

尼古拉斯在熱帶氣旋階段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之後吸收系統的低氣壓也只產生了一些降水、陣風和大浪[95]。吸收尼古拉斯的低氣壓幾乎發展成了熱帶氣旋,但由於受到中等程度的風切變限制,系統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96]

熱帶風暴奧德特[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2月4日-12月7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3 mbarhPa

熱帶風暴奧德特於12月4日在加勒比海西南部形成,是繼1984年的颶風麗麗以來首場在12月形成的熱帶風暴。奧德特的強度有所提高,於12月6日以中等熱帶風暴強度從法爾索角(Cabo Falso)附近登陸多明尼加共和國。一天後,風暴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與冷鋒融合[97]

氣旋在多明尼加引起泥石流和山洪爆發,直接導致8人遇難,還間接造成兩人喪生,該國35%的香蕉作物毀於一旦[97]。此外,波多黎各還出現小到中雨[98]

熱帶風暴彼得[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2月7日-12月11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990 mbarhPa

12月5日,大西洋有溫帶氣旋發展形成並向南移動,與西風帶分離。中心附近有對流發展,系統於12月7日在亞速爾群島西南偏南方向約1340公里海域組織成亞熱帶風暴。氣旋在溫度較高的水域上空向西南方向前進,中心上空有深層對流繼續組織。帶狀特徵增長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12月9日宣佈位於佛得角群島西北方向約1580公里洋面的系統已成為熱帶風暴,並以「彼得」(Peter)為其命名。加上之前的熱帶風暴奧德特,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也成為1887年以來第一個在12月發展出兩場風暴的大西洋颶風季[99]。彼得還標誌着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成為有紀錄以來第8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自1950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為熱帶氣旋命名以來,命名名單使用到字母「P」開頭的名稱這一情況只出現過7次,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便是其中之一[3]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起初認為氣旋不會繼續增強[100],但彼得卻發展出了眼狀特徵,於12月9日晚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10公里強度。通常來說,具備眼狀特徵意味着風暴已達颶風標準,但這個風眼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彼得仍屬熱帶風暴。氣旋轉向北上,朝之前吸收熱帶風暴奧德特的同一鋒面系統靠近,並因強烈上層風和較低水溫的共同影響迅速減弱。到12月10日時,彼得已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在轉向東北後於次日被冷鋒吸收[99]

氣旋能量指數排名[編輯]

ACE(104 kt2)——風暴名稱
1 63.28 伊莎貝爾 9 2.76 奧德特
2 43.16 費邊 10 2.63  安娜
3 21.89   凱特 11 2.10 埃里卡
4 9.40 胡安 12 1.39 比爾
5 9.24 克勞德特  13 1.10 彼得
6 7.25 尼古拉斯 14 0.85 明迪
7 4.56 丹尼 15 0.53 亨利
8 4.15 拉里 16 0.49 格雷斯

右側的表格列出了本季所有風暴的氣旋能量指數。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對颶風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來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如伊莎貝爾和費邊),其相應指數也越高。伊莎貝爾是1950年後形成的極少數氣旋能量指數超過50(104 kt2)的颶風之一,也是僅有的7場氣旋能量指數超過60的颶風之一[3]

參見[編輯]

註釋說明[編輯]

  1. ^ 東風波指的是沿信風移動的倒置低壓槽[10]
  2. ^ 大型颶風指最大持續風速可以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達到三級或以上的風暴[10]

參考資料[編輯]

  1. ^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2. ^ Jack Beven. June 1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3. ^ 3.0 3.1 3.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3-02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6). 
  4. ^ NHC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2006-02-17 [2014-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5. ^ 5.0 5.1 5.2 5.3 5.4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Final Report of the Twenty-Sixth Session. 2004 [2008-05-28]. (原始內容 (DOC)存檔於2008-05-28). 
  6. ^ 6.0 6.1 6.2 Jack Beven. Tropical Storm An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7. ^ Bermuda Weather Service. Bermuda Weather for April 2003. 2003 [2012-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8.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Tropical Storm Ana Event Report. 2003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9. ^ Gary Padgett. April 2003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2003 [2015-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10. ^ 10.0 10.1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11. ^ 11.0 11.1 11.2 Franklin, James. Tropical Depression Two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8-06 [201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7). 
  12. ^ Lawrence, Miles. June 9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09. 
  13. ^ Franklin, James. June 9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2)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09. 
  14. ^ 14.0 14.1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Two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11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15. ^ 15.0 15.1 Pasch, Richard / Stewart, Stacy / Lawrence, Miles. June 2003 Tropical Weather Summary.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01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16. ^ Padgett, Gary.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June 2000. Australia Severe Weather. 2000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17. ^ Pasch, Richard. Tropical Depression Two Discussion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11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18. ^ Formosa, Mike. June 13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13. 
  19. ^ Avila, Lixion. June 13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13. 
  20. ^ 20.0 20.1 Avila, Lixion. Tropical Storm Bil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21.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Louisiana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2.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Louisiana (2)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3. ^ New Orlea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ropical Storm Bill Post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2003 [200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24. ^ Associated Press. Gulf Coast reeling from Tropical Storm Bill. USA Today. 2003-07-03 [2014-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7). 
  25. ^ 25.0 25.1 25.2 Jack Beve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Claudett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3-09-09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26.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at Houston/Galveston. Upper Texas Coast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2000s. 2003 [2008-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4). 
  27. ^ 27.0 27.1 Stewart, Stacy. Hurricane Danny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28. ^ 28.0 28.1 28.2 28.3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Depression Six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8-18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29. ^ Avila, Lixion. July 19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19. 
  30. ^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Six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19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31. ^ Stewart, Stacy. Tropical Depression Six Discussion Thre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6-20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32. ^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Depression Six Discussion Fou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20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33. ^ Beven, Jack. Tropical Depression Six Discussion Six.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21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34. ^ Stewart, Stacy. July 22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22. 
  35. ^ 35.0 35.1 35.2 35.3 Pasch, Richard. Tropical Depression Seve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1-30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0). 
  36. ^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Seven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7-25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37. ^ Saturday: No. 7 Unlucky For Soggy Georgia, SC. WJXT. 2003-07-26 [2011-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38. ^ Roth, David. Tropical Depression #7 - July 25-27, 2003.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8-08-04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39. ^ 39.0 39.1 Franklin, James. Hurricane Erik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1-13 [201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40. ^ 40.0 40.1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1-17 [201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41. ^ Stewart, Stacy. August 18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8-18. 
  42. ^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8-21 [201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43. ^ stormCARIB. Unofficial Reports from the Dominican Republic. 2003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44. ^ 44.0 44.1 44.2 Richard J. Pasch, Eric S. Blake, and Daniel P. Brown. Hurricane Fabia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1-19 [2014-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45. ^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Bermuda's National Bird Blown Away. 2003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46. ^ Karen Smith and Dan Rutstein. Search for the missing a difficult job. The Royal Gazette. 2003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7). 
  47. ^ The Royal Gazette. Bermuda Shorts — Fabian. 2003-09-06 [2015-04-07]. [失效連結]
  48. ^ 48.0 48.1 Stewart, Stacy. Tropical Storm Grac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1-27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49. ^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Rainfall data for Tropical Storm Grace. 2005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50. ^ Jim O'Donnel. Tropical Storm Grace Preliminary Storm Report. Jamaica Beach Weather Observatory. 2003 [2008-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5). 
  51. ^ Ty Judd. The 2003 Labor Day Weekend Heavy Rain and Flooding Event. Norman, Oklahom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3 [200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9). 
  52. ^ Paducah, Kentucky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Autumn 2003 Weather Summary. 2003 [200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53. ^ 53.0 53.1 Daniel P. Brown and Miles Lawrence. Tropical Storm Henr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54. ^ James L. Franklin.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for September 12, 2003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55. ^ David Roth. Rainfall information on Tropical Storm Henri.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6 [2013-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56.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Delaware. 2003 [200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57.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ennsylvania. 2003 [2012-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58. ^ Stefanie Baxter. Henri Visits Delaware (PDF). Delaware Geological Survey. 2003 [2013-11-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9-28). 
  59. ^ 59.0 59.1 Jack Beven & Hugh Cobb. Hurricane Isabe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4-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4). 
  60. ^ Avila, Lixion. Tropical Storm Isabel Discussion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4-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61.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Service Assessment of Hurricane Isabel (PDF). NOAA. 2004 [2014-0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03). 
  62. ^ Scotsman.com. America feels the wrath of Isabel. The Scotsman (Edinburgh). 2003-09-19 [2014-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7). 
  63.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Climate of 2003- Comparison of Hurricanes Floyd, Hugo and Isabel. 2003 [2014-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 
  64. ^ 64.0 64.1 64.2 64.3 Franklin, James. Tropical Depression Fourtee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11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65. ^ Stewart, Stacy. September 7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07. 
  66. ^ Stewart, Stacy. Tropical Depression Fourteen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08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67. ^ Stewart, Stacy. Tropical Depression Fourteen Discussion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08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68. ^ Knabb, Richard & Franklin, James. Tropical Depression Fourteen Discussion Thre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09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69. ^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Fourteen Public Advisory Eigh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10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70. ^ 70.0 70.1 70.2 70.3 Lixion Avila. Hurricane Jua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5-12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71. ^ Lixion Avila. September 17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17 [2014-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72. ^ Lixion Avila. Hurricane Juan Discussion T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09-27 [2014-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73. ^ Chris Fogarty. Hurricane Juan Storm Summary (PDF).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Environment Canada. 2003 [2014-03-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6). 
  74. ^ Pasch, Richard J. & Molleda, Robert. Hurricane Kat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75. ^ Roussel/Bowyer. Canadian Hurricane Information Statement issued by the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of Environment Canada at 9:30 AM NDT Monday 06 October 2003.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3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76. ^ CBC news. Lots of rain, but no flooding from Kate. CBC News. 2003-10-07 [200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77. ^ 77.0 77.1 Sean Collins and the Surfline Forecast Team. Wavetraks October 2003 Newsletter (新聞稿). 2003. 
  78. ^ 78.0 78.1 78.2 Stacy Stuart. Tropical Storm Larry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79. ^ 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Tormenta Tropical "Larry" del Océano Atlántico. 2003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80. ^ David Roth. Rainfall data for Tropical Storm Larry. HPC. 2006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81. ^ Lorena Moguel,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Tropical Depression Olaf weakens after moving inland (PDF). 2003 [2015-04-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4-04). 
  82. ^ Foro Consultivo Cientifico y Technológio. Desastres mayores registrados en México de 1980 a 2003 (PDF). 2005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2-04). 
  83. ^ 83.0 83.1 83.2 83.3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Mindy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84. ^ Beven, Jack. October 8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0-08. 
  85. ^ David Roth. Rainfall Information for Tropical Storm Mindy.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5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86.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6)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87. ^ 87.0 87.1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8)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88. ^ 88.0 88.1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1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89.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3)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90.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4)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91.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11)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92. ^ 92.0 92.1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Final Report of the 2003 Hurricane Season (PDF). 2004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04). 
  93. ^ Beven. Tropical Storm Mindy Discussion Two. NHC. 2003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94. ^ Beven, Jack.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1-07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95. ^ Collins, Sean. XXL Storm of the month. Surfline Forecast Team. 2003-12-16. 
  96. ^ Padgett, Gary.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 November 2003. 2003 [2014-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97. ^ 97.0 97.1 Franklin, James. Tropical Storm Odett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2-19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98. ^ Roth, David. Tropical Storm Odette - December 3-7, 2003.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7-06-20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4). 
  99. ^ 99.0 99.1 Avila, Lixion. Tropical Storm Pe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2-17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00. ^ Avila, Lixion. Tropical Storm Peter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12-07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外部連結[編輯]

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