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三十志士
外觀
本草稿尚未完成,內容未必可信。 本草稿未來可能會被移動成為正式內容。 來源搜尋:「"三十志士"」——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本草稿由CommonsDelinker(貢獻·日誌)於2個月前最後編輯。 |
三十志士(緬甸語:ရဲဘော်သုံးကျိပ်),又稱緬甸獨立軍,是一群年輕的緬甸獨立活動家的名字,他們在1940年代形成了現代緬甸軍隊的雛形。
1941年4月,一群緬甸年輕人秘密離開自己的國家接受軍事訓練,與英國人作戰,實現民族獨立。他們的領導人是昂山,他們是由Dobama Asiayone(「我緬人協會」)派來的,目的是爭取中國共產黨的支持。然而,命運使然,他們最終在廈門與日本人相遇,抵達日本,然後飛往中國海南島三亞(當時被日本佔領),接受日本軍隊的軍事訓練。他們後來出於安全原因被動員到台灣,後來與日本軍隊一起通過越南和泰國返回緬甸。
1941年12月26日,在曼谷一位緬甸醫生擁有的房子裏,大約25名同志用針筒從手臂上抽血,倒入一個銀碗中,每人喝下——這是緬甸軍事傳統的thway thauk儀式——宣誓對彼此和緬甸獨立事業的「永遠忠誠」。他們的平均年齡為24歲。
最重要的人物是緬甸軍隊創始人昂山和後來軍事政變的奈溫,2013年11月28日,30位同志的最後一位倖存者Bo Ye Htut去世,享年92歲。
參考
[編輯]Tetsuro Usui & Claire Debenh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 and Burma". As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9 April 2011. Retrieved 23 October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