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喬治·帕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喬治·潘萬 Georges Painvin
身着法國軍裝的喬治·潘萬 (Georges Painvin) 1914 年
出生1886 年 1 月 28 日
巴黎
逝世巴黎
國籍法國
教育程度理工大學
巴黎礦業學院
職業密碼學家, 數學家, 工程師
知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密碼破譯; 特別是德國 ADFGX/ADFGVX 密碼
軍事生涯
效命France
服役年份1914-1918
軍銜Captain
部隊Artillery
參與戰爭First World War
獲得勳章Grand Offic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
Paris Chamber of Commerce
任期
January 1944—October 1944

喬治·讓·潘萬 (Georges Jean Painv) ; 1886年1月28日至1980年1月21日)是一位法國地質學家實業家,最著名的身份是密碼分析師,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功破解了德國人使用的ADFGX/ADFGVX密碼系統[1]

潘萬出生於一個數學家家庭,他的父母畢業於南特理工學院。他除了出色的科學成績外,年輕的潘萬還熱衷於演奏大提琴,1902年他在南特音樂學院中獲得了大提琴演奏一等獎。 [2]

1905年,潘萬通過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在他大學第二年,他選擇加入礦山軍團,並在那裏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然而,在法國服兵役,使他職業暫時中斷。 1907 年 9 月 7 日,潘文被任命為預備役少尉,並被分配到第 33 炮兵團,這是他第三年的義務兵役。 1909 年和 1911 年,他只參加了為期幾天的短期兵役。直到1908年,潘萬才進入國立高等礦業學院學習三年,在班上6名學生中,他排名第四。完成學業後,Painvin 畢業成為工程師[2]

1911 年,潘萬成為了聖艾蒂安礦業學院古生物學的教授,並從 1913 年起擔任巴黎礦業學院古生物學教授。 1911 年 9 月 1 日,潘萬在兵役中進一步晉升為中尉,並於次年被調往第 53 炮兵團。 1913 年 10 月,潘萬還在法國陸軍戰爭學院完成了試用期,並於 1914 年 4 月 6 日被分配到參謀部門[2]

不幸的是,潘萬的教學生涯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中斷。戰爭爆發後,潘萬被召回法國軍隊。 [2]

潘萬被分配到莫努里將軍的第六集團軍參謀部,並在該集團軍中擔任勤務軍官。在莫努里將軍的領導下,潘萬特別參加了烏爾克戰役。然而,潘文的職位給了他相對的自由,讓他對密碼學和密碼產生了興趣。在與法國陸軍上尉保利爾成為朋友後,他向潘萬介紹了電報和通信系統,潘萬後來為法國戰爭工作進行了密碼分析。潘文沒有受過密碼學方面的訓練,但對這些「密碼」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2] [3]

潘文要求將入侵的德意志帝國截獲的密碼交給他。沒過多久,佩恩文就在密碼分析領域嶄露頭角。他被分配到「黑色內閣」,這是一個法國黑室,他一直佔據這個房間直到戰爭結束。加密的電報信息將包括軍事和外交通信,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在柏林和君士坦丁堡之間傳輸。在那裏,他專注於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密碼,然後是奧匈帝國海軍的密碼,在他加入之前,這些密碼仍然完全無法理解。他成功破解了密碼,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搜尋德國潛艇( U 型潛艇)。 1915 年 1 月 21 日,Painvin 提出了一種方法,即 ARC 系統,該方法使得通過單個文本發現用於加密的密鑰成為可能。 [1] [2]

德國軍隊使用了多種密碼系統,但這並沒有讓潘萬泄氣,相反。在奧利瓦里上校的陪同下,潘文開始攻擊三字 ABC 密碼。經過兩周的工作,儘管德國人自願發送了虛假信息,但這兩名密碼分析員還是成功地重建了加密信息。特別是加密外交通信的一條路徑導致了間諜瑪塔·哈里的揭發;在戰爭的頭幾個月里,潘文的工作使我們能夠快速追蹤這個敵人形象的演變。 [2]

1917年,德國人引入了KRU字段密碼。更為複雜的是,每個軍隊單位都有一個加密密鑰,但它仍然是佩恩萬和吉塔德上尉進行細緻分析的主題。

「勝利的放射線照片」[編輯]

1918年春天,巴黎不斷受到德國哥達G.IV轟炸機和重型火炮的轟炸。法國人無法破解德國人自 1918 年 3 月 1 日起使用的新推出的ADFGX 密碼(德意志帝國陸軍指定為「Geheimschrift der Funker 1918」,簡稱:GedeFu 18),因此無法預測他們的攻擊。 1918 年 4 月 5 日,德國人發起春季攻勢後不久,潘萬發現了用於新 ADFGX 密碼的兩個密鑰,並能夠破譯新的德國密碼系統。他依靠它來獲取 4 月 1 日以來的消息。

1918 年 6 月,德意志帝國陸軍正準備向西線發起最後的進攻,覆蓋距巴黎100 公里的地區。盟軍需要知道德國的進攻將來自哪裏。但是,在戰爭最嚴重的階段,德國密碼系統從 5 月 30 日起變得更加複雜,在早期的 ADFGX 密碼方法中添加了字母「V」(ADFGVX 密碼)。

1918年6月1日,艾菲爾鐵塔頂上的法國監聽站首次截獲了一條德國無線電消息,其中不僅包含字母A、D、F、G和X,還包含字母V。來自貢比涅北部雷莫吉斯地區的德國軍隊前哨基地,內容如下:

潘文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正確地得出結論:德國人將波利比烏斯方陣從 5×5 擴大到 6×6,現在能夠編碼總共 36 個字符,而不是之前的 25 個字母。他還正確地懷疑使用了 26 個字母表加上 10 個數字(0 到 9),並基於這個假設進行了密碼分析。經過大約 26 個小時的緊張工作,直到體力耗盡,他成功地重建了用於加密的網格和排列,並於 1918 年 6 月 2 日破譯了截獲的消息。真實的德文明文消息如下:

“Munitionierung beschleunigen Punkt Soweit nicht eingesehen auch bei Tag”

翻譯成英文:「加快彈藥供應。如果白天看不到的話」。

該消息立即被轉發給費迪南德·福煦元帥的法國司令部,並讓他確信德軍正在計劃對貢比涅前線進行大規模進攻。福煦將他最後的後備部隊集中在這座城市周圍,這意味着不久之後發生的德軍進攻可以被擊退。

破解德國 ADFGVX 密碼對 Painvin 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損害,在消息傳遞後不久,他因所有的努力而筋疲力盡地倒下了。停戰後,潘萬因這些年的身心疲憊而疲憊不堪,被迫進入長期康復期。在法國方面,德國無線電消息從此被稱為「Le Radiogramme de la Victoire」。 [2]

由於潘萬的艱苦努力和決心,他於 1918 年 7 月 10 日被授予軍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然而,在他晚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無法披露或談論他的工作成就,因為直到 1962 年,許多法國政府部門的活動都處於軍事機密的掩蓋之下,不向公眾公開[2] 1962 年 12 月,法國將軍 Desfemmes 描述了潘萬在密碼解密領域對戰爭的貢獻。 [4] 1973年12月19日,潘萬被晉升為榮譽軍團大軍官。

ADFGX/ADFGVX密碼的發明者,德國通信兵軍官Fritz Nebel​(德語 ,直到1967年才得知Painvin的成就。近五十年後的 1966 年,弗里茨·內貝爾 (Fritz Nebel) 得知他的系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破壞,並表示他最初提出雙柱轉置作為其方法的第二階段。然而,他的提議在上級的討論中被拒絕,出於實際原因,他們決定支持(密碼學上明顯較弱的)簡單的列換位。 [5]兩年後,也就是1968年,內貝爾和潘文親自見面,內貝爾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說昨天的敵人今天的朋友見面。潘文強調,如果按照內貝爾的建議去做,他肯定無法破解加密。 [5]

美國密碼學家赫伯特·亞德利 (Herbert Yardley)《美國黑室》中這樣評價佩恩文:   戰後,潘文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恢復並繼續兼職教學活動。他還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長,並參與了烏吉內電化學、電冶金和電弧爐鋼廠(簡稱SECEMAEU​(法語公司的強勁發展。 )在 20 年代,他於 1922 年被任命為總幹事。

在開發了 Ugine-Perrin 工藝的法國發明家兼實業家 René Marie Victor Perrin(1893-1966 年)的幫助下,該公司採用了新的電化學方法,以實惠的價格大規模生產了第一批不鏽鋼。 40 年後,隨着羅納河附近大型 Fos-sur-Mer 鋼鐵廠的落成,該公司仍處於技術前沿。

除了烏吉內鋼鐵廠外,Painvin 還於 1941 年至 1944 年間擔任法國商業信貸銀行 (Crédit Commercial de France)主席。從1934年起,他還為巴黎證券交易所的重組做出了貢獻,並從1940年開始主持該交易所。他還擔任化學工業組織委員會主席以及巴黎商會主席(自 1944 年 1 月起)。 [2]有幾篇文章研究了德國軍事佔領法國期間(1940-1944 年)潘萬的活動。潘文被認為是「一位大型實業家,他非常真誠地為德國服務部門工作」; [6]並且,「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潘文先生被視為親政權」。 [7] [3]

由於法國平民在德國佔領法國期間的合作行為,根據塞納河法院和國家跨專業淨化委員會 (CNIE) 的兩項解僱指示,潘萬辭去了烏吉內總統和行政長官的職務1945 年 12 月 12 日,鋼鐵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潘文決定退出並放棄大部分職能。 [2]

1948 年,Painvin 移居卡薩布蘭卡,並於 1950 年受命擔任工業、金融和服務集團Omnium Nord-Africain的總裁,同時兼任Société Chérifienne d'Exploitation d'Ouvrages MaritimesSociété Chérifienne du的代表總裁。 plâtre和卡薩布蘭卡工商會成員。 [7] Category:法國軍事史 Category:1980年逝世 Category:1886年出生 Category:法國密碼學家 Category: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校友 Category: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校友

  1. ^ 1.0 1.1 The Annals of Mines: Georges Jean PAINVIN (1886-1980) (in French)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Azzola, Olivier. Bibliothèque Centrale École Polytechnique, Histoire de l'École: PAINVIN Jean (X1905) [Central Library Polytechnic School, History of the School: PAINVIN Jean (X1905)]. Paris: Directeur de la bibliothèque, des archives et du musée (法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CEP1」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3.0 3.1 David Kahn, The Codebreakers - The Story of Secret Writing, 1967, ISBN 978-0-684-83130-5, Ch. 9.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David Kahn 1967」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LE RADIOGRAMME DE LA VICTOIRE, 3 Juin 1918, Published in La Jaune et la Rouge, July-August 1976
  5. ^ 5.0 5.1 Bauer, Craig. Secret History – The Story of Cryptology. Boca Raton: CRC Press. 2013: 206–207. ISBN 978-1-4665-6186-1. 
  6. ^ H. Rousso, "Les élites économiques dans les années quarante", In: Mélanges de l'Ecole française de Rome. Moyen-Age, Temps modernes T. 95, N°2. 1983. pp. 29-49.
  7. ^ 7.0 7.1 Hervé Joly, Mobilités patronales dans l'après-guerre et impact de l'épuration. Marc Bergère, L』Épuration économique en France et à la Libération, PUR, Rennes, pp.83-10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