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張汝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汝煐(1925年10月—2018年12月24日)生於北京,祖籍廣東南海。生前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4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機械工程、航空工程雙學士學位。曾任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國家級滑翔裁判,國際航聯滑翔科學技術組織(OSTIV)會員,美國實驗飛機協會(EAA)會員。他還曾擔任過瀋陽滑翔機製造廠技術負責人,江蘇省航空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中國航空學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顧問。中國航空學會輕型飛行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學會飛行技術與應用專業學組組長,中國航空學會科教處專職顧問,中國航空協會高級會員(第一批獲批准) [1]。張汝煐因病於2018年12月24日在南京去世,享年94歲。根據本人遺囑,遺體經紅十字會捐贈給南京醫科大學做科學研究用,並不召開追悼會和舉行其它紀念儀式。

生平

[編輯]
張汝煐大約10歲時候的全家福,攝於1935年左右。前排左:母親關慧貞(關瑤楣), 中: 張汝煐,右:父親張煜全。 後排左一右一:二哥、三哥張汝經、張汝倫(雙胞胎)。後排左二:四姐張翠雯。後排右二:六哥張汝澄。 大哥張汝良當時正在美國卡爾頓學院(Carleton College)留學。

張汝煐在家中排行老七,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他在北京育英學校上的小學和中學。從小很崇拜比他年長七歲的六哥張汝澄。小時候他做了一個風箏,六哥提筆在風箏上寫下「九一八,勿忘國恥」。六哥高中畢業後,為了抗日,投筆從戎,1936年考入空軍軍官學校第十期驅逐組,張汝澄官校畢業後,編入空軍第四大隊第二十二中隊,任中尉三級飛行員,駐守四川。他在1942年11月24日升至高空時,因戰機故障,失事墜落,犧牲時年僅二十四歲。國民政府向張汝澄的父母頒發了烈屬證書。張汝澄北京匯文中學畢業的十多名抗日航空烈士之一。他的名字鐫刻在南京航空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

六哥犧牲後,張汝煐立志航空救國,報考了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是中國第一個設立航空專業的大學,在交大搬回上海之後,他立即從機械系轉入航空系,為此他多上了一年,並獲得機械工程和航空工程雙學士學位。上大學時他曾經是上海交大航空模型研製會(ASC)會長並多次參加全國比賽並獲獎。1948年畢業後加入中美合資的中國航空公司,擔任飛行員。1949年參加「兩航起義」從香港回到了內地,起初當民航飛行員,後來在天津飛行學院當教員。此後他被調去以總工程師的身份,1954年參加籌建亞洲最大的中國人民滑翔機製造廠(後改成瀋陽滑翔機製造廠),和1965年負責籌建成都滑翔機製造廠,生產了國內最先採用玻璃鋼新工藝的載人滑翔機,曾獲得市級科技大會獎。1971年調到南京汽車製造廠,獲廠「六五」建設功臣獎。德國滑翔機歷史學者Peter F. Selinger曾稱張汝煐為中國滑翔機之父並邀請他為世界滑翔機歷史雜誌撰稿介紹中國滑翔機歷史。

張汝煐先後發表論文及文章103篇。他在1989年於奧地利召開的OSTIV 第21屆大會宣讀發表了三篇論文: 「China’s sailplanes and mortorgliders - An overview」 [2],「Gliding activities in China」 (中國的滑翔機和動力滑翔機綜述) [[3]],和 「Optimization of glider development for mass production」 (大批量生產類滑翔機的優化發展,其中有「HU-11型『世界級』高級滑翔機設計方案」)[4];提出<<早期航空航天教育方案>>(「金字塔」)的概念;推動<<早期航空航天國防教育實施工程研究>>課題的立項;在「中國通用航空發展論壇」上發表<<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系統工程發展的探討>>;並在江蘇電視台拍攝的紀念抗日航空烈士的電視紀錄片<<血灑長空>>中擔任顧問。

他退休後更是全力以赴做「義工」,自己花錢花時間到處奔走,做航空講座,辦航空知識技能比賽,舉辦青少年航空夏令營等早期航空教育和科普,並協助創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把自己享受的國務院特殊津貼以及他的稿費都捐給了重修及新建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和抗日航空紀念館。2011年的清明,已是86歲高齡的張汝煐照例出席南京各界在航空烈士公墓祭奠航空烈士的活動,並在烈士石碑他六哥張汝澄烈士名下靜默、獻花;新華社記者拍下了他獻花的照片,並做了專題報道[5]


家庭

[編輯]

父親張煜全(祖籍廣東南海),曾任清華學校校長[6], 北洋時期外交部參事,司長等職。

母親關慧貞(關瑤楣),祖籍廣東南海,父親關蔚宸, 伯父關蔚煌是光緒二年舉人;三個堂兄弟關應麟、關慶麟(關霽)、關賡麟分別為北京大學教授;北洋時期外交部司長;和京漢鐵路局長、交通大學校長等 [7]

妻子汪愛麗,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共育有兩個兒子。

  1. ^ 张汝煐.《我的航模,航空亲历》,《航空模型》2018年,第8期,38-41页. 
  2. ^ Zhang Ruyingand Ma Lungzhang, “China’s sailplanes and mortorgliders - An overview,” Technical Soaring, Vol. 15(2),56-60 (1991).. 
  3. ^ Zhang Ruying, “Gliding Activities in China”, Technical Soaring, Vol. 15(2),61-64 (1991).. 
  4. ^ Ruying Zhang, “Optimization of glider development for mass production”, Technical Soaring, Vol. 15(2),34-41 (1991).. 
  5. ^ 南京各界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祭奠-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2023-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2). 
  6. ^ 历任领导-清华大学. www.tsinghua.edu.cn. [2023-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7. ^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81册,关蔚煌的《慎独斋在七十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