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江離齋江雪舟/文化產品
外觀
本草稿尚未提交審核
提交前,請先查閱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下常見錯誤。 要讓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滿足以下要求:
我們強烈不鼓勵您創建與您自己、您所在的組織、其對手或其產品相關的條目。如果您仍要這麼做,請申報利益衝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後,本模板出現在頁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文化產品
[編輯]文化產品,是一個常用於社會科學中的概念,尤見於人類學、[1] 民族學[2] 以及社會學[來源請求]。它泛指任何提供了關於某種文化的創造者及其受眾的人工物。 「文化產品」是一個指向相對寬泛的術語。比如,它可能包括從考古遺址中挖掘出的文物,但也可能包括現代和早期現代社會中的物品,或者社會工件。在人類學的背景下,各種尋常的物件,例如一台17世紀的車床, 一片陶器,抑或一台電視,都可以算作文化產品。因為這些東西都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使人們得以借而了解它們被製造出來並使用時的時代,包括有關技術過程、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等屬性的內容。
分類
[編輯]- 基礎文化產品:直接用於生產生活的物品/工具(如榔頭、筷子、枱燈和相機);
- 間接文化產品:與基礎文化產品有一定關聯的物品(比如相機的一本用戶手冊);
- 三級文化產品:間接文化產品的表示(如一張相機用戶手冊的圖片)。
社會工件和考古文物的不同在於,它們不一定要以物理形式存在(例如所謂虛擬文物),也不一定要有任何歷史價值(幾秒鐘之前創造出的物品就可以被認為是社會工件了)。
參考文獻
[編輯]- ^ Richard J. Watts. The pragma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xts. Gunter Narr Verlag. 1981. ISBN 978-3-87808-443-3.
- ^ Rob Amery. Warrabarna Kaurna!.
- ^ Wartofsky, Marx W. (1979). Models: Representation an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Rei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