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Allervous/沙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使用者:Allervous/沙盒/0 使用者:Allervous/沙盒/1 使用者:Allervous/沙盒/2 使用者:Allervous/沙盒/3

何西·殷理基·羅多
José Enrique Rodó
出生(1871-07-15)1871年7月15日
 烏拉圭蒙特維多
逝世1917年5月1日(1917歲—05—01)(45歲)
 意大利巴勒莫
職業作家、政治家
國籍 烏拉圭
體裁隨筆
代表作愛麗兒西班牙語Ariel (ensayo)
施影響於法蘭西斯科·加西亞·卡爾德隆西班牙語Francisco García-Calderón Rey

何西·殷理基·卡米洛·羅多·皮涅伊羅(西班牙語:José Enrique Camilo Rodó Piñeyro,1871年7月15日—1917年5月1日),通稱何西·殷理基·羅多,是烏拉圭政治人物、作家、文化評論者。烏拉圭900一代的主要成員之一,亦為拉丁美洲現代主義文學在散文領域的代表作家。

生平

[編輯]

羅多於1871年7月15日出生在烏拉圭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何西·羅多·哈內爾,祖籍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1],羅多四歲時在其姐的教導下開始識字讀書,隨即進入首都蒙特維多埃爾比奧·費南迪斯學校英語Elbio Fernández School學習[2],在校期間,羅多對歷史、文學等科目感興趣,開始出版自己製作的報紙,亦參與編輯自己學校的校報[3]:84。後來,他父親經商失敗,家道中落,羅多不得不轉學到公立中學,並在14歲輟學工作;而除了一些小詩和散文,他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幾乎沒有保存下來[4]:335。成年的羅多仍然熱衷於文學創作,1895年,他創辦《文學和社會科學國民雜誌》(Revista Nacional de Literatura y Ciencias Sociales),並開始透過雜誌發表自己的文學批評,在烏拉圭文壇嶄露頭角[5]。雖然羅多並未完成大學學業,但憑藉自修得到的文學素養,他在1898年被國內唯一的大學共和國大學聘任為文學系教授[4]:335。1900年,羅多還代理擔任了兩個月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一職[3]:87

1902年,羅多加入了政治強人何西·巴特列·奧多涅斯領導的紅黨,他隨後當選為烏拉圭國會眾議員,代表蒙特維多選區,連任三屆[6]。1906年,在佩德羅·迪亞斯的提議下,巴特列政府決定禁止在公立醫院懸掛十字架,但羅多卻發表《自由主義與雅各賓主義西班牙語Liberalismo y jacobinismo》表示反對,他認為耶穌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拆除十字架的做法是極端的[7]。後來,因為不滿巴特列奉行激進的反教權政策,羅多最終與後者分道揚鑣[6]

1916年,羅多成為阿根廷文學雜誌《面與面具西班牙語Caras y Caretas (Argentina)》的通訊記者[8],其後前往歐洲,相繼遊歷了西班牙瑞士意大利等國,但在意大利西西里島巴勒莫旅行期間患病,同年5月1日病重不治,享年45歲,而他的遺體則在三年後被運回烏拉圭[4]:336,並安葬在蒙特維多中央公墓西班牙語Cementerio Central de Montevideo的先賢祠內[9]。為了紀念他的貢獻,烏拉圭索里亞諾省的一個城鎮於1924年被命名為何西殷理基羅多西班牙語José Enrique Rodó (ciudad)[10],烏拉圭國內還有多個以他命名的公園[11]

  1. ^ Clemente Pereda. Rodo's Main Sources. San Juan, PR., U.S.: Impr. Venezuela. 1948: 48 [2024-08-17]. OCLC 9419300 (英語). 
  2. ^ Ex Alumnos de Honor o Destacados. Escuela y Liceo Elbio Fernández. [202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西班牙語). 
  3. ^ 3.0 3.1 Gustavo San Román. Money, Culture, and Enterprise in José Enrique Rodó.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9-01, 104 (1): 83–105 [2024-08-17] (英語). 
  4. ^ 4.0 4.1 4.2 John F. Garganigo. Huellas de las literaturas hispanoamericana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2 [2024-08-17]. ISBN 9780130618573 (西班牙語). 
  5. ^ 張世軼. 罗多,J.E.. 《中国大百科全书》. 北京市: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3-02-13 [2024-08-17]. ISBN 9787500079583. 
  6. ^ 6.0 6.1 Pablo Romero. 15 de julio de 1871 Los motivos de Rodó. Revista LA ONDA (Uruguay). [2024-08-18] (西班牙語). 
  7. ^ Arena de Debates: Liberalismo y Jacobinismo. Ministerio de Educación y Cultura, Uruguay. 2021-11-23 [2024-08-18] (西班牙語). 
  8. ^ Varias actividades por los 100 años de la muerte de José Enrique Rodó. La Diaria. Uruguay. 2017-05-25 [2024-08-17] (西班牙語). 
  9. ^ María de los Ángeles Orfila. El descanso eterno de los héroes: los secretos del Panteón Nacional. El País (Uruguay: El País S.A.). 2022-04-12 [2024-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2) (西班牙語). 
  10. ^ 焦震衡. 《拉丁美洲地名考察》. 北京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 343. ISBN 9787509797983. 
  11. ^ Cecilia Arias. La imagen y las ideas de José Enrique Rodó en el espacio público montevideano. Análisis del monumento localizado en el Parque Rodó de Montevideo. SciELO Uruguay. Uruguay. 2021-11-01 [2024-08-17]. doi:10.25185/11.4 (西班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