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25年3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存檔:

(現由機械人創建每月存檔。過往存檔請參見存檔頁

2025年3月1日[編輯]

2025年3月2日[編輯]

萊比錫號護衛艦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萊比錫級護衛艦首艦,1877年6月交付使用。其僅有的姊妹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作為德國「炮艦外交」的重要工具,也是德國殖民政策下眾多事業的參與者,萊比錫號在服役生涯期間曾進行過三次重大的海外巡航,每次都完成了環球航行。1893年開始返回歐洲。回到德國後,軍方認為將萊比錫號改裝成訓練艦的成本太高,因此該艦僅被用作宿營廢船,直到1919年意外沉沒。它於1921年被打撈上岸,隨後在同年拆解報廢。

2025年3月3日[編輯]

2025年3月4日[編輯]

2025年3月5日[編輯]

阿瑪宗號小巡洋艦德意志帝國於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級小巡洋艦的六號艦。自1901年入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她在波羅的海的分遣支艦隊作戰。1916年初,該艦被降格擔任用於魚雷測試的靶艦,後於1917年初被解除武裝並改裝成一艘宿營船。1921-1923年進行現代化改造並重新武裝後,投入新組建的魏瑪國家海軍服役。1930年退役後,該艦再度淪為宿營用的廢船,並擔任此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自1951年起,阿瑪宗號便再無運用,最終於1954年成為同級中最後被拆解的成員。

2025年3月6日[編輯]

2025年3月7日[編輯]

2025年3月8日[編輯]

萊比錫級護衛艦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代建造的兩艘蓋甲板護衛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首艦萊比錫號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共同組成。萊比錫級實際上是以早期的阿里阿德涅級為基礎設計,但要大得多、配備更強大的武器,且採用鐵製結構艦體,使它們成為德國海軍第一批用鐵建造的護衛艦

2025年3月9日[編輯]

2025年3月10日[編輯]

2025年3月11日[編輯]

神鷲號巡洋艦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艦,為六艘鵟級巡洋艦的四號艦,1892年12月交付使用。神鷲號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過,1890年代被派駐德屬東非,1914年3月返回德國,並撤出現役。1916年,它被改裝成貯存水雷的廢船並運用至戰爭結束。該艦最終於1921年遭廢棄並拆解。

2025年3月12日[編輯]

2025年3月13日[編輯]

2025年3月14日[編輯]

阿科納號護衛艦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卡羅拉級護衛艦的六號艦,1886年12月竣工。阿科納號完工後一直被閒置到1892年,然後才獲啟動完成了長達七年的海外部署。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阿科納號及其兩艘姊妹艦被調往東亞,組成東亞分艦隊的核心,並由阿科納號擔任旗艦。1899年初,它被召回德國,至同年6月退役,然後於1902年1月更名為墨丘利號,最終於1906年拆解報廢。

2025年3月15日[編輯]

2025年3月16日[編輯]

2025年3月17日[編輯]

瞪羚級小巡洋艦德意志帝國海軍在20世紀之交建造的十艘小巡洋艦船級。它們是以1886-96年度和1897-1900年度的計劃任務為依據,以「四等巡洋艦」或「小型防護巡洋艦」的代號進行開發,並採用縱橫鋼結構建造。它們是帝國海軍的首項現代輕巡洋艦方案,並為所有未來在德國入役的小巡洋艦提供了基本模式。所有十艘同級艦在首次入役時都與艦隊共同服役,其中有幾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十年間在海外基地服役。大部分艦隻於戰爭初期都被用作岸防艦

2025年3月18日[編輯]

2025年3月19日[編輯]

2025年3月20日[編輯]

Z-14「弗里德里希·伊恩」號德國國家海軍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該艦於1935年5月30日開始在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鋪設龍骨,1936年11月15日下水,至1938年4月6日交付使用。1939年末至1940年初,Z-14號在英國海岸附近佈設了多個進攻性雷區,造成18艘商船和1艘敵對驅逐艦沉沒。戰後,倖存的德國軍艦被盟軍瓜分,Z-14號最終被分配予蘇聯,並更名為敏捷號。它可能在1960年代的某個時候遭到拆解報廢

2025年3月21日[編輯]

2025年3月22日[編輯]

2025年3月23日[編輯]

2025年3月24日[編輯]

2025年3月25日[編輯]

2025年3月26日[編輯]

2025年3月27日[編輯]

2025年3月28日[編輯]

2025年3月29日[編輯]

2025年3月30日[編輯]

2025年3月31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