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6號驅逐艦
歷史 | |
---|---|
納粹德國 | |
艦名 | Z-36號 |
下訂日 | 1941年2月17日 |
建造者 | 不萊梅德希馬格威悉船廠 |
船廠編號 | 1006 |
動工日 | 1941年9月15日 |
下水日 | 1943年5月15日 |
服役日 | 1944年2月19日 |
結局 | 1944年12月12日在芬蘭灣觸雷沉沒 |
技術數據 | |
艦級 | 1936級驅逐艦 |
艦型 | 1936B型 |
排水量 |
|
全長 | 127米 |
全寬 | 12米 |
吃水 | 4.32米 |
動力輸出 | 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
速度 | 36節(67公里每小時;41哩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2,600海里以19節 |
乘員 | 11名軍官、320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Z-36號(德語:Z 36)是納粹德國海軍於二戰期間建造的五艘1936B型驅逐艦之一。它自1941年9月15日開始在不萊梅的德希馬格威悉船廠鋪設龍骨,1943年5月15日下水,至1944年2月19日交付使用。入役後,該艦於戰爭期間一直在波羅的海執行護航德國艦船、佈設水雷和炮擊地面部隊等任務。1944年12月12日,當Z-36號準備在愛沙尼亞海岸附近的芬蘭灣布雷時,因導航錯誤而誤入德國雷區。它撞上了其中一枚水雷後沉沒,艦上全體官兵遇難。艦隻殘骸則於1994年被尋獲並進行了考察。
設計
[編輯]1936B型驅逐艦保留了先前1936A型的艦體設計和動力方案,但是恢復到1936型較輕的主武器配置以減輕頂部配重和改善耐波性。其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121.9米和127米,有12米的舷寬以及最大4.32米吃水深度;艦隻的設計排水量為2,519噸,滿載時則可達3,542噸。它由兩台改良型瓦格納-德希馬格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35米的三葉螺旋槳。過熱蒸汽則由六台瓦格納水管鍋爐供應,其運行壓力為70標準大氣壓(7,093千帕斯卡),溫度450℃。動力裝置可輸出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的功率,使該艦的設計航速達到36節(67公里每小時);並得益於最多835噸的燃料油貯量,它還能夠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2,600海里(4,800公里)。[1]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11-15名軍官和305-320名水兵。[2]
艦隻的主炮為五門127毫米34式速射炮,架設在帶有炮擋的單裝炮座上。其中艦艛的前部和後部各有兩門以疊加方式安置,第五門則設於在後甲板室的頂部,並從前到後編為1至5號。該艦的防空武器則由安裝在與後部煙囪並排的一對雙聯裝炮座上的四門37毫米30式速射炮和十五門20毫米38式高射炮(分別安裝在三個四聯裝和三個單裝炮座中)組成。此外,Z-36號還在水上部分的兩個四聯裝動力操縱式底座上裝備有八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每個底座均各配備一對可裝填魚雷。後甲板可安裝四個深水炸彈發射器和水雷導軌,最大容量為60枚水雷。作為探測潛艇的工具,艦上也搭載有一套稱為「群聽裝置」的被動式水聽器,並可能安裝有一套主動式聲納系統。在艦橋頂部則配備了FuMo-24/25型雷達。[1][3]
歷史
[編輯]Z-36號最初是作為1938B型驅逐艦於1939年6月28日從不萊梅的德希馬格訂購,但隨後這款艦型設計被放棄,訂單取消,戰爭海軍遂將其改為1936A(動員)型重新訂購。至1941年2月17日,該訂單被進一步調整為1936B型,建造序列為1006。它於同年9月15日開始在威悉船廠鋪設龍骨,1943年5月15日下水,至1944年2月19日在海軍少校洛塔爾·弗賴赫爾·馮·豪森的指揮下交付使用。經過戰備訓練後,該艦於1944年中期被編入第6驅逐區艦隊服役。[4][5]
為了準備在芬蘭投降的情況下佔領奧蘭島的「西方冷杉行動」,區艦隊於6月28日護送裝甲艦呂措號前往於特島,但該行動被取消,艦艇只得返回港口。7月30日至8月1日夜間,Z-36號、Z-25號、Z-28號和Z-36號從圖爾庫出發駛入里加灣,炮擊沿岸的蘇聯陣地以支援陸軍行動。8月5日,它們護送重巡洋艦尤金親王號攻擊薩雷馬島的目標,8月19日至20日又一同炮擊了圖庫姆斯附近的蘇軍高地。9月16日,Z-36號和Z-28號又護送載有難民的運兵船羅莎峰號從愛沙尼亞的波羅的斯基駛往德國戈滕哈芬。區艦隊當月還為從芬蘭和雷瓦爾撤離的船隊提供掩護。從10月10日至15日,區艦隊護送呂措號和尤金親王號恢復其海岸炮擊任務,並親自轟炸目標,攻擊蘇聯在梅默爾和利鮑的陣地。次月,區艦隊與裝甲艦舍爾將軍號和尤金親王號於11月20日至24日在從薩雷馬島撤離時炮擊了瑟爾韋半島的蘇軍陣地。[6][7]
到12月中旬,此時由Z-36號、姊妹艦Z-35號和Z-43號以及魚雷艇T-23號和T-28號共同組成的第6區艦隊,奉命在愛沙尼亞海岸和稍遠海域的既有雷區之間佈設新的雷區。其中T-23號負責為其餘它艦艇護航,每艘驅逐艦則裝載68枚水雷。由於天氣惡劣,任務被推遲到12月11日至12日夜間,區艦隊於11日上午啟航。一天下來,天氣逐漸惡化,浪花和雨水使航行變得困難。由於航行過於偏北,Z-36號和Z-35號在新雷區的預定方位以北僅2.5海里(4.6公里)處誤入了己方的「犀牛」(Rhinoceros)雷區。至凌晨02:00左右,Z-36號觸雷並迅速沉沒,艦上全體官兵遇難。[6][8]
1994年,芬蘭環境部在59°38.1′N 24°20′E / 59.6350°N 24.333°E的水深50米處對Z-36號的殘骸進行了考察。[9]
腳註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2: Torpedoboote, Zerstörer, Schnelleboote, Minensuchboote, Minenräumboote. Koblenz: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3. ISBN 3-7637-4801-6.
- Koop, Gerhard & Schmolke, Klaus-Peter.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978-1-59114-307-9.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Third Revised.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 Whitley, M. J.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1. ISBN 978-1-5575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