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聶耳墓

座標24°57′41″N 102°37′58″E / 24.96140°N 102.63290°E / 24.96140; 102.6329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聶耳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
座標24°57′41″N 102°37′58″E / 24.96140°N 102.63290°E / 24.96140; 102.63290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980年
編號3-41
認定時間1988年

聶耳墓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西山森林公園內太華寺與三清閣之間,是中國著名音樂家聶耳的墓地。1935年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意外溺水身亡後,其骨灰被帶回昆明安葬,1954年重修,1980年遷於現址,1985年修繕完成。該墓面朝滇池,整體呈提琴狀,墓碑由郭沫若題寫,墓前有一座漢白玉的聶耳雕像。1988年,聶耳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聶耳,原名聶守信,雲南玉溪人,1912年出生於雲南昆明。作曲家,1930年在上海從事音樂活動,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其與田漢合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於1982年正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935年7月17日下午2點,聶耳在日本藤澤市的鵠沼海濱意外溺水身亡[a],時年24歲[2]:258-259。1936年,聶耳的好友張天虛將聶耳的骨灰用瓷瓶裝殮,並放於木盒中,帶至上海鄭易里的家中。1937年,聶耳的三哥聶敘倫從上海將聶耳的骨灰帶至昆明。返回時骨灰瓶出現破損,遂由聶家人用自家藥店的瓷瓶重新裝殮,罐外用紅漆寫好「青年音樂家聶耳」等字樣,並用紅綢包裹好。1937年,聶耳的新骨灰瓶連隨其從日本一同回國的木盒和碎瓷片,一起葬入西山高嶢山山麓[b]。初葬時墓碑上的碑文為徐嘉瑞所題「劃時代音樂家聶耳之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聶耳墓得以重修,並由郭沫若重新題寫墓碑,新墓碑的碑文為「人民音樂家聶耳之墓」。1973年3月,因原址無法擴建墓地,昆明市革命委員會在西山太華寺旁選出了面朝滇池的新墓址,但因沒有經費而作罷。1980年3月24日,因聶耳墓原址狀況堪憂,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遷墓工程。當年4月5日新墓正式開工建設,5月上旬完工,5月13日正式遷葬,並舉行了遷葬儀式。儀式上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雲南省文聯、雲南省音協、電影家協會、聶耳研究會等部門和組織均派出代表出席。陽翰笙夏衍等聶耳生前好友也贈送了花籃。聶耳的二哥聶子明在儀式上致悼詞。新落成的聶耳墓的墓碑仍採用郭沫若所題寫的文字[3]:302-304[4]:17-18。1985年初,新聶耳墓開始了二期建設工程。在該工程中墓地前移1.5米,以保護周邊的樹木;墓上新增了一座漢白玉花圈,另在墓前修建了聶耳的漢白玉雕像;此外還建設了相關的配套建築,並在周邊規劃了控制地帶。當年7月,建設工程全部完工。1988年,聶耳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00[6]:966

結構

[編輯]

聶耳墓的墓園整體呈提琴狀,佔地面積1100平方米。墓葬位置相當於提琴的發聲孔處,整體呈圓形,直徑3.8米,用大理石堆砌而成,上方安置有一座漢白玉花圈,花圈正中刻有銅字燙金「1912-1935」字樣。花圈後方為一塊墨石墓碑,正面雕刻有郭沫若所撰「人民音樂家聶耳之墓」字樣,背面為郭沫若所撰墓志銘[c]。墓後建有弧形屏風,屏風上刻有《義勇軍進行曲》曲譜、長城及群眾形象的浮雕。墓前有一座聶耳雕像。該聶耳像高3.2米,漢白玉材質,身着西服,呈低頭沉思狀。墓前設有7塊花壇,象徵7個音階。墓地自墓葬至墓前有24級台階,象徵聶耳的享年。[3]:304[8]:441[5]:200[6]:966[4]:17[9]

註釋

[編輯]
  1. ^ 關於聶耳的死,還有人懷疑是暗殺,但並無充足證據佐證這一觀點。[1]
  2. ^ 該墓在建成之後一度被誤傳為衣冠冢。[2]:259
  3. ^ 墓志銘原全文為:「聶耳同志,中國革命之號角,人民解放之聲鼙鼓也。其所譜《義勇軍進行曲》,已被選為代用國歌,聞其聲者,莫不油然而興愛國之思,莊嚴而宏志士之氣,毅然而同趣於共同之鵠的。聶耳呼,巍巍然,其與國族並壽,而永垂不朽呼!聶耳同志,中國共產黨黨員也,一九一二年二月十四日生於風光明媚之昆明,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七日溺死於日本鵠沼之海濱,享年僅二十有四。不幸而死於敵國,為憾無極。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猶未能明焉! 」1983年,考慮到中日已經建交,聶耳墓的墓志銘在雲南省文化局的要求下作出修改,刪去了帶有「敵國」的最後兩句。這種做法引發了遊人的不滿和抗議。[3]:303[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聂耳是否死于暗杀?. 北方新報電子版. 2018-10-29 [2019-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 2.1 雲南日報編輯部調研組 (編). 云南概况.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0-05-01: 336. CSBN 3116·390. 
  3. ^ 3.0 3.1 3.2 《聶耳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 聂耳全集 下 资料编 增订版.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1-11-01: 591. ISBN 978-7-5039-5067-4. 
  4. ^ 4.0 4.1 王海濤. 昆明文物古迹.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9-03-01: 260. ISBN 7-222-00414-9. 
  5. ^ 5.0 5.1 國家文物局主編;雲南省文化廳 (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 云南分册. 昆明: 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01-01: 564. ISBN 7-5416-1120-4. 
  6. ^ 6.0 6.1 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 (編). 中国名胜词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10-01: 1192. CSBN 17187·51. 
  7. ^ 徐慶全. 郭沫若题聂耳墓志铭改动经过. 郭沫若學刊. 2003-3: 74–79. 
  8. ^ 施之厚主編;《雲南辭典》編輯委員會 (編). 云南辞典.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3-05-01: 736. ISBN 7-222-01264-8. 
  9. ^ 杜達山. 纪念性建筑物的数字艺术. 黨史文匯. 1995-4: 74–79.